1,要麼做19歲以下生的生意,要麼做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生意。因為小縣城工廠少,工作機會有限,大部分青壯年都外出務工了,留在縣城的要麼是有條件的,要麼是體制內行政部門,企事業單位的人。你看那些開店失敗的人大多是沒有找到適合的消費群體,沒有一個人群的定位,所以生意才會越來越差。
2,大的地方開小店,小的地方開大店。店裏面要儘可能寬敞明亮,有地方放那些沙發茶几和桌椅,你要牢記,小縣城的消費者他的生活節奏大都不快,沒有那麼著急,相比那些一二線大都市的生活快節奏,縣城的消費者更注重消費體驗和感覺。你的裝修和服務是第一位的;產品和質量是第二位的;位置和客流是第三位的。只要你能在當地做出名氣,我願意開車跑遠點去你那裡消費。回想一下每個縣城是不是有很多老字號小店,是不是每天都有很多捨近求遠跑去消費的人群。縣城本來地方就不大,騎個電車一會兒就環城一周了,你們還在乎什麼位置客流么?真正應該在乎的是口碑傳播。
3,熟人替你宣城非常重要。比如飯店,健身房,服裝店,理髮店,修理店,網吧等各行各業,你要儘可能地把每一個過來的客人,不管有沒有消費都變成你的朋友,最好能給予一些蠅頭小利的好處就夠了。人性的貪婪,愛佔小便宜,有些時候就是一顆能食用的雞蛋,而不是一張今天無法使用毫無用處的優惠券。優惠券回家就扔,小贈品小實惠則是就在眼前,誘惑更大,效果更好。留電話加微用處不大。你只要你來了,我就送你點東西,你來了我就讓你嘗到點好處,嘗到點甜頭,他就會持續地來。這也是營銷學中最簡單的「客戶依賴」。小地方人情味濃,人好面子,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這樣做人待客很快生意就能做大。還有比如打廣告千萬不要花很多錢找什麼廣告公司,儘可能找當地的的士,公交車公司,你只要給那些司機一點好處,他們就會幫你實實在在得宣傳。比你正常打廣告效果強十倍。再比如你的產品如果不適合做外賣,就不要上什麼某團,某社區團,因為扣去平台的抽點提成你根本沒多少利潤。
4,小縣城做生意一定想法叫賣,學會叫賣。留在小縣城的消費群體,大多數觀念很陳舊,一般來說會叫賣的店都是活得很好的店。舉個例子,比如你路過兩家炒貨店,有一家店員工或喇叭喊着賣十塊送兩快,免費品嘗,另一家店沒有喊,這兩家店哪家更吸引你呢?肯定是那家叫賣的炒貨店!另一家想喊,對不起沒機會了。因為顧客已經買過了,那家炒貨店已經快速地佔有了先機,你再想喊已經來不及了!人家掌握了一個東西叫主動權,他培養了客戶一個東西叫消費路徑。
5,你店裡賣得上價錢的東西,價值感一定要突出醒目,且一定要肉眼能看見。比如你牆上掛的產品宣傳單,當客戶進店,第一件事一定是環顧四周,一份水煮魚的魚肉一定要做得令人垂涎三尺,各種炒貨要拍的顆粒飽滿有光澤,宣傳單上要把商品的各種營養價值標出來,讓人在四米開外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這一塊兒叫客戶的「眼球經濟」,特別適合縣級城市小店。
6,縣城開店營銷活動千萬不要太複雜,簡單粗暴,一個月就一次。別一搞就一個月,那樣的話客戶一點感覺都沒有。搞活動跟沒搞沒啥區別。只要你的成本划得來,給你個最好的建議,每個月就搞一次,搞就搞買一送一,效果是最好的;這一塊培養的是客戶的」消費印象」。每個月或是每個月的月初你家搞活動,都願意來你家佔便宜。當你家有了客戶時,消費依賴,消費感覺,消費路徑,你家的店不可能在當地做不好。
五句話送給你:環境好,價格低,性價比高,佔領市場先機,營銷簡單。你就可以在四五線的城市把店開得紅紅火火!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