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種子相信大家都接觸過,BT種子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快速下載網絡上的大文件,相比傳統的下載方式,BT下載具有更高的下載速度和更廣泛的使用範圍。
本質上BT種子只是一個下載鏈接,因此如果需要下載BT種子對應的文件,還需要藉助第三方下載工具。BT彗星、迅雷、utorrent等軟件都是BT種子下載工具,其中國人用的最多的就是迅雷。
但你知道嗎?BT下載方式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距離BT誕生,現在才僅僅過了20年之久,今年7月2日是BT誕生的20歲生日。
一、BT的誕生
BT正式名稱為BitTorrent,俗稱比特洪流、BT下載,是基於P2P技術的一種文件傳輸通信協議,最早由美國程序員布萊姆·科亨於2001年4月時發佈,並於2001年7月2日首次正式應用。

BT下載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用戶越多,下載同一文件的人越多,下載該文件的速度就越快,這也是為什麼部分冷門BT資源下載沒有速度的原因。
二、什麼是P2P
P2P是為Point To Point的簡稱,也就是點對點,與傳統下載方式相比P2P下載優勢明顯。
傳統下載方式採用服務器直接傳文件給電腦,服務器寬帶和配置很有限,如果同時下載文件的用戶太多,勢必會影響服務器的傳輸效率,每個下載文件的用戶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因此這也催生了P2P傳輸方式的誕生,P2P採用分工下載的方式,不同下載用戶下載對應文件的不同部分,下載完成之後下載器將各自下載的文件組合起來互相傳輸,這樣一來不僅減輕了服務器的壓力,也能加快每個人的下載速度。

在P2P傳輸模式下,用戶下載文件時既在下載也在上傳,同時下載的用戶越多,那麼該資源下載速度就會越快,俗稱「熱門資源」。
使用到P2P技術的下載器有很多,比如我們非常熟知的迅雷以及百度網盤的」用戶激勵計劃「等。


三、BT下載的原理
BT種子後綴名是torrent,本質上是一個包含各種信息的文本文件,包括Tracker信息和文件信息兩部分。
Tracker信息包含下載中需要用到的Tracker服務器地址和針對Tracker服務器的設置,文件信息則是根據對目標文件的計算生成。
下載文件內容,首先需要得到對應文件的BT種子,BT下載器下載文件時,會首先解析種子得到Tracker地址,然後連接Tracker服務器。

緊接着Tracker服務器會提供其它下載者的IP,不同下載者之間互相連接並交換文件數據,便最終形成了P2P關係。
一般來說,由於BT下載到最後時需要校驗文件,因此會出現短暫停頓的現象,但不會很久。國人使用迅雷下載文件時時常出現停留在99.9%然後卡住不動的情況,也是這個原因,但如果時間過長,更有可能是迅雷正在拿你的寬帶給其他VIP用戶提供下載。
四、BT和磁力鏈的區別
除了BT,磁力鏈也是用戶經常使用的一種下載方式,那麼磁力鏈和BT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磁力鏈和BT本質上原理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磁力鏈下載不包含Tracker服務器,因此也無法提供其它下載者的IP,用戶想要知道另一用戶,只能通過正在同時下載該資源的其他用戶構成的關係網來慢慢「摸索」。
那麼為什麼用某些下載器進行磁力鏈下載時,這些下載器會先將磁力鏈轉化為BT種子呢?
這是因為這些軟件為了提升下載速度,會把自帶的一些Tracker信息結合磁力鏈封裝成BT種子,減少下載器「摸索「關係網的時間。
五、有關BT的爭議
BT種子的出現,不僅為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文件分享方式,更使得全世界的人們下載盜版內容變得更加容易。
網絡上出現的盜版視頻、軟件、音樂幾乎都以BT的形式在全世界傳播,全球最大的盜版資源網站海盜灣也是存儲的BT種子文件。
蘿蔔哥認為,技術本無罪,創新本身是值得鼓勵的行為,我們只需要對不正確的運用加以矯正,而不應該去打壓創新行為,這樣創新才能真正地為人類造福!
你還記得你使用BT下的第一個資源是什麼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5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