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組織行為學的特徵
2、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
3、看這類書的現實價值
之前不小心又提到了組織行為學,這個學科挺好的,能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讀懂周圍、洞悉組織,今天來簡單介紹介紹。
·
所謂組織,比個人大一些,比社會又小一些,是在一個共同目標的指引之下,互相協作結合形成的一個集體或是團體。比如公司可以算是一個組織,社團可以算是一個組織,恐怖組織也算是一個組織,讀書會也可以算是一個組織。所謂組織行為學就是對組織裏面的個人、小群體、組織的結構等方面進行研究的一個學科。
·
1、組織行為學的特徵
·
關於這個學科,研究者很多,眾說紛紜,有同有異,根據史蒂芬·羅賓斯的觀點,組織行為學是一個研究領域,它探討個體、群體以及結構對於組織內部行為的影響,以便應用這些知識來改善組織行為的有效性。
·
以此為切入,綜合其他學科,可以總結出組織行為學的一些特性,比如關注微觀、介於理論和應用之間、跨學科攻擊、偏應用等,這裡拿前三個特性來舉例進行說明。
·
- 關注微觀方面:組織行為學更多的是研究工作當中人類的行為、人群的行為,經常會研究一些比較細節的東西,比如說工作崗位呀、缺勤呀、員工流動啊、生產率啊、績效管理啊等等;
·
介於組織理論和組織理論的應用之間:大部分學科都可以劃分為三大模塊——理論、應用、工具,通常三者也都並非涇渭分明的,而是彼此配合,相互交叉,組織行為學也一樣,總的來說是介於理論和應用之間,但是更為微觀一些,兼具理論和實操性特點,弗雷德·詹姆斯就畫了一個組織行為學和相關相關學科的關係圖,說明其微觀特性,如下;

·
- 再者,它是跨學科攻擊的學科,其實說得嚴謹一些,不能叫「跨學科攻擊的學科」,而要叫「邊緣學科」,或叫「交叉學科」,就是指這個學科融合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裏好幾個學科的知識,生成的一個新的系統學科。
·
組織行為學就是這樣一個學科,它融合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甚至是統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形成一個交叉學科。
·
比如說他的研究方法裏面,就是多種研究方法並用的,有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社會學、統計學的統計調查方法;有生物學的實驗法;有人類學的觀察法;有政治學的邏輯推演法等等,是一門融合性的「邊緣學科」(很多學科都是邊緣學科)。
·
2、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
·
簡單而言,它主要研究三個層面發生的事情,個體層面、群體層面、組織層面。當他專註於個體層面的時候,會研究一個人的行為、心理狀態、需求狀態等;當專註於群體層面的時候,會研究群體的特徵、心理、行為等。當專註於組織層面的時候,會研究領導力、組織結構、組織文化、組織變革等方面,這兒不深挖了。

3、看這類書的現實價值
·
你說,我又不考研,看這個書幹什麼,其實這就錯謬了,你不知道啊,市場上某些牛人抖出的方法、給出的信條、所謂的個人寶貴經驗,其實都有它原始的來源,事實上,實話告訴你吧,很多人知識和經驗的來源其實恰好就是一些專業學科的理論、學科的方法、甚至是工具。
·
如果我們偶爾讀一兩本專業書的話,認真讀兩遍,頂的上好幾本暢銷書了,會讓你對周邊發生的事情有更深的體察,更全面的認知。組織行為學這本書也是一樣的,能給我們了解自己、熟悉群體、融入組織等方面提供一些理論上的假設、方法上的參考。
·
- 在了解自己方面,你與其去看那些牛人的知識分享,去看他們的文章,還不如系統的看一遍專業書,看一下在科學的世界裏,人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人的知覺模型是什麼樣子的,每一個講述都乾貨滿滿,誨人至深。
·
讀這類書籍,你就可以知道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人怎樣把事情的原因和結果進行思考、人的歸因模型是怎樣的,你就知道該怎樣進行學習、什麼樣的學習是識時務的、什麼樣的學習會讓自己效益更高。
·
- 在熟悉群體方面,所謂群體嘛,就是那種因為各種需求而結合起來的多人組合,當你知道了群體相關的一些知識、一些理論的時候,你就會不經意間深思,群體為什麼會產生、群體怎麼樣發生髮展、群體的凝聚力是怎樣形成的、群體運作要靠哪些東西支撐、群體溝通要怎麼樣達成等等,這個部分的知識就會幫助你在群體生活方面打牢一個很好的知識基礎。
·
- 而關於融入組織的方面,在這樣的書里,你可以看到關於組織文化的講述、關於領導力的講述、個體和組織的關係、如何一起共同發展等等諸多方面。
·
所以,讀一下組織行為學,對我們很有好處的,能讓我們了解自己、讀懂周圍、洞悉組織,甚至還有其他附加效果,而關於《組織行為學》,我很早就整理了另一本書的筆記,你在公眾號里回復 6 ,就把筆記推送給你。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3490.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