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天氣日漸炎熱,PC散熱的話題又要搬上檯面來講了。特別是618新裝機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處理器經常飆上80℃,新買的散熱器似乎根本搞不定,難不成才裝的機又去升級散熱器?其實,首先在裝機的時候選對功耗低、發熱低、性能又好的處理器;其次加上簡單的設置,就能明顯降低處理器在使用中的功耗和發熱、涼爽穩定地度過盛夏。
主流性能級處理器功耗與發熱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目前在AMD和Intel陣營中的主流裝機遊戲U當然就是ZEN3架構的AMD銳龍5 5600X和第11代酷睿的「二當家」Intel酷睿i7 11700K,兩者都擁有不錯的單核性能,在遊戲中的表現比較突出,因此受到遊戲玩家的青睞。
不過,仔細比較兩者的規格,還是能發現一些差距——特別是跟我們要討論的功耗發熱相關的部分。AMD銳龍5 5600X採用7nm工藝,具備6核心12線程,算是遊戲應用的黃金規格,TDP僅為65W,也是主流遊戲U中最省電的級別;Intel酷睿i7 11700K依然採用上上代的14nm工藝,具備8核心16線程,這樣的規格對於主流遊戲來講有點過剩,其實更偏重吃多線程的設計類應用,然而14nm工藝加上更多的核心則帶來了更高的功耗,它的TDP高達125W,實際上在解鎖功耗牆之後全核滿載4.6GHz飆到170W以上是很尋常的事,玩家要是不配上一套高檔的280/360水冷,溫度是很難壓製得住的,高溫必然會影響達到最高睿頻的幾率與持續時間,從而影響性能發揮。從表中可以看到,僅是Cinebench R20考機,Intel酷睿i7 11700K的功耗就高達174W了,幾乎比AMD銳龍5 5600X高出100W,溫度更是高達77℃(這還是開放平台下、使用強力360水冷散熱器測試的數據,如果在悶罐機箱里超過80℃也不稀奇),這就意味着玩家要在室溫26℃~28℃(開着空調)的夏天使用Intel酷睿i7 11700K,必須搭配價格昂貴的高端水冷散熱器才可以發揮它全部的性能,並保持長時間穩定工作。
分析到這裡,我們不如就用實際的測試來讓這兩款主流遊戲U對決一下性能、溫度與功耗,同時看看通過一些降溫技巧處理之後,兩者的功耗發熱表現又如何。
功耗發熱實戰PK!AMD銳龍5 5600X更涼更強力
銳龍專屬神器!降壓超頻穩定又涼爽

通過自動診斷,CTR對我們這顆AMD銳龍5 5600X的體質的等級評價為「鉑金」

選擇P2 Profile,通過自動測試後得到全核4.7GHz,電壓1.25V的超頻參數
說到處理器的降溫與超頻技巧,就不得不提CTR(Clock Tuner Ryzen)這款強大的軟件,它可以自動偵測銳龍處理器的體質,從而實現降壓超頻,在提升性能的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工作溫度,效果非常給力。
就以我們手中這顆AMD銳龍5 5600X為例,運行CTR點擊「診斷」,軟件會自動調節電壓與頻率進行嘗試,從而對處理器體質進行評定。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診斷結束,軟件給出的評級是「鉑金」,算是比較「雕」了吧!
CTR的PX Profile模式支持在不同負載下對不同數量的核心進行超頻,可以最大化壓榨處理器的單核與多核性能(從圖上就可以看到CTR嘗試出的單核最高頻率已經高達4.975GHz)。不過我們的主題既然是「在炎熱的夏天清涼地降壓超頻」,所以選擇比較傻瓜化的P2 Profile就好,畢竟P2更符合大多數時候的處理器負載情況。點擊「計算」,軟件會自動找出適合的電壓(1.25V)與全核心頻率(4.7GHz),點擊激活就完成超頻啦,簡單又可靠。接下來,我們就開始實戰對比吧。
功耗、散熱、遊戲性能全面壓制,7nm ZEN3架構領先太多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銳龍5 5600X
Intel酷睿i7 11700k
內存:威剛D50 DDR4 3600 8GB×2
主板:華碩ROG STRIX B550-XE GAMING WIFI
華擎Z590 Steel Legend
顯卡:AMD Radeon RX 6900 XT
硬盤:WD_BLACK SN850 2TB
電源:航嘉MVP K1000
操作系統:Windows 10 64bit專業版21H1


全核心超頻到4.7GHz之後,AMD銳龍5 5600X的考機功耗最高也僅有81.882W,考機溫度最高也只有64℃

默認全核心4.6GHz考機,Intel酷睿i7 11700K的滿載溫度達到77℃,滿載功耗最高達到174.13W
首先說明一下,AMD銳龍5 5600X本來默認全核心頻率是4.3GHz,但是在不同的主板上會有不同的頻率設定。例如在我們使用的華碩ROG STRIX B550-XE GAMING WIFI上,默認全核心頻率就與最高加速頻率相同,都為4.65GHz,因此多核心性能方面也遠超普通主板。儘管我們這顆AMD銳龍5 5600X被「默認超頻」了,它的滿載考機功耗也僅有75W,考機溫度僅為64℃,可見這顆AMD銳龍5 5600X的「鉑金」體質絕非浪得虛名。Intel酷睿i7 11700K方面,默認滿載全核心頻率為4.6GHz,在這個頻率下它的考機功耗已經高達174W,幾乎比AMD銳龍5 5600X高出100W了,溫度也飆到了77℃(要知道這還是使用360水冷+裸機平台),考慮到炎熱的天氣、普遍難上全核5GHz的超頻體質和即便超上去卻會超過200W的功耗,顯然是與我們「在炎熱的夏天清涼地降壓超頻」目標相悖的,所以超頻的意義就不大了。
在我們使用CTR給AMD銳龍5 5600X進行降壓超頻之後,全核心頻率提升到了4.7GHz,考機功耗提升了6W,但考機溫度依然為64℃,可見ZNE3的溫度控制還是非常不錯的。可能大家會說這不只提升了50MHz嗎?值得注意的是,只提升了50MHz是因為我們用的華碩ROG STRIX B550-XE GAMING WIFI主板默認全核頻率就高達4.65GHz,如果使用的其他主板(默認全核心頻率從4.3GHz到4.5GHz不等),提升幅度看起來就會更明顯。
接下來我們看看遊戲性能的對比情況。從測試的幾款遊戲大作來看,即便是默頻設置,AMD銳龍5 5600X也全面超越了Intel酷睿i7 11700K,即便後者多出兩個核心也無濟於事。特別是在《銀河撕裂者》和《CS:GO》中,AMD銳龍5 5600X甚至高出對手幾十幀,可以說遊戲性能足足高出一個等級。

在BIOS中選擇注重省電的Loadline方案來進行降壓,Intel酷睿i7 11700K的功耗和發熱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降低,不過和AMD銳龍5 5600X相比還是差太遠了
那麼Intel酷睿i7 11700K是否可以降壓超頻呢?這要看主板,Z590當然都提供了手動調節電壓的功能,但B560就不一定了。部分B560隻提供了調節Loadline的功能,而不能直接調處理器電壓。如果只調節Loadline,選擇電壓最保守的模式,Intel酷睿i7 11700K的滿載功耗大約能降10W(不同主板會有差別),考機溫度大約能降4℃,不過再怎麼降電壓也不可能在保持全核心4.6GHz的前提下把功耗壓到AMD銳龍5 5600X的水平,處理器體質再好、主板設計再出色也不行,畢竟14nm工藝的物理限制擺在那裡不可突破。
總結:性能更好、發熱更低的AMD銳龍5 5600X才是最甜遊戲U
現在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在炎熱的夏天清涼地降壓超頻」,目的就是為了在不用花錢升級散熱器的前提下讓處理器的工作溫度儘可能低,並且獲得更好的遊戲性能。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選擇足夠「清涼」的高性能處理器,其次再通過一定的技巧進一步降低溫度或者在不會導致溫度升高的前提下提升性能。
那麼從前面的測試結果已經可以看到了:
★首先,採用7nm工藝的AMD銳龍5 5600X無論就算是超頻到全核心4.7GHz,滿載功耗最高也僅有81W,考機溫度僅為64℃,而全核心4.6GHz的Intel酷睿i7 11700K功耗已經在170W以上了,高出了一倍多,考機溫度也高達77℃,如果還要超頻,功耗與發熱必將更加驚人。很明顯,在滿足更「清涼」這個要求方面,AMD銳龍5 5600X已經以巨大的優勢勝出。
★其次,就算不超頻,AMD銳龍5 5600X的遊戲性能也已經全面超越Intel酷睿i7 11700K,幀率優勢非常明顯,可以說足足高出了一個檔次。AMD銳龍5 5600X還可以通過CTR進一步超頻提升性能,同時保持溫度不變,這一點對於遊戲玩家來講也是很有實用意義的。那麼在遊戲性能方面,我們也可以說AMD銳龍5 5600X已經全面勝出。
★最後,此項測試也證明了AMD銳龍5 5600X所謂的核心「積熱」問題並沒有不少玩家說的那樣嚴重,反而滿載60℃出頭的溫度在2000元主流性能級處理器中算得上是非常涼快的了,如果再用上CTR這樣強大的工具,溫度還能進一步降低,甚至還可以實現降壓超頻,不用擔心散熱問題的處理器用起來當然更加省心。
那麼,經過以上的分析與總結,相信最近要組裝主流性能級遊戲PC的朋友們已經很清楚該怎麼選擇處理器了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2712.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