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Prometheus
Prometheus 是一款開源的監控系統,於2012年由 SoundCloud 開發並在2015年正式開源。
Prometheus 最初的設計目標是為了解決在 Kubernetes 上部署的多維度、多級別的服務器群集集群監控問題。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社區的壯大,現在它已經成為一款通用的監控系統,可以監控大規模的服務器、主機和應用程序。
Prometheus 通過 HTTP 協議從被監控目標收集指標數據,並儲存在具有時間序列數據庫的本地存儲中。Prometheus 使用靈活的查詢語言 PromQL 查詢所收集的指標,並使用圖表和警報規則將它們可視化並發送警報。
二、Prometheus架構詳解
Prometheus 包含以下三個核心組件:
1. Prometheus server
Prometheus server 是數據收集器和實際儲存數據的組件,它的主要功能是定期抓取並存儲指標數據,並提供了 PromQL 查詢語言接口以查詢這些數據。
2. Exporters
Exporters 是一種「橋接器」,它們可以將各種數據源(如應用程序、數據庫或操作系統)中的指標數據轉換為 Prometheus 可以接受的格式。
3. Client libraries
Client libraries 是 Prometheus 可用的各種應用程序語言的第一方庫,它們允許在應用程序中嵌入一個特定的 HTTP 請求處理程序和指標記錄器,以便應用程序可以直接將指標數據發佈到 Prometheus 實例。
三、Prometheus的中文意思
Prometheus 一詞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的智慧神,後來被認為是人類文明的創造者和啟蒙者。因此,Prometheus 被認為是「為監控而生」的一個神(Prometheus is the god for monitoring)。在人們的常規印象中,Prometheus 被認為是一種用於「剝奪」主機或應用程序內部的指標信息的工具,「盜竊」應用程序代碼並以某種方式處理和存儲這些數據,以便管理員可以更好地管理他們的應用程序。
四、Prometheus監控
Prometheus 監控核心時刻保持着時間序列數據庫。它可以對規則定義(rules)進行計算,以便生成新的時間序列並最終使用這些時間序列生成的圖形(graph)和警報(alert)。
Prometheus 能夠監控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包括:
- 應用程序監控:HTTP 請求速率和響應時間、CPU 和內存使用情況等…
- 主機監控:CPU、內存、磁盤使用率,網絡流量等…
- 容器監控:Docker、Kubernetes、雲服務等…
五、Prometheus是什麼神
在大規模應用程序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如縮放,分發和負載均衡等。因此,Prometheus 設計靈活而強大,以便應對這些需求。
Prometheus 以下列方式為用戶服務:
- 提供解決領域特定問題所需的功能,而同時又保持了高度可操控性。
- 提供易於使用的查詢語言和可視化工具,從而使數據變得使用簡單。
- 提供一個強大的查詢引擎和每個指標的時間序列數據庫,使用戶可以輕鬆查詢響應時間、成功率、負載均衡度等關鍵指標。
- 提供了一種以聲明式方式定義警報的機制,該機制可以基於定製的警報來完全自動化操作。
六、Prometheus架構
Prometheus 的架構基於經典的拉模型,通過 HTTP 協議從被監控目標收集指標數據。Prometheus server 確保收集器和實際儲存數據的工作,抓取並存儲指標數據,並提供了 PromQL 查詢語言接口讓你查詢你需要的數據。
七、Prometheus簡介
Prometheus 是一款開源監控系統,具有通用性和擴展性,其核心設計保證了有效穩定的及時數據存儲,基於 PromQL 查詢語言靈活方便地查詢儲存的數據。同時,Prometheus 提供高效的警報機制,可以提高監控通知的質量和靈敏度。
八、Prometheus官網
更多關於 Prometheus 的信息和相關資源可以在官方網站得到: https://prometheus.io/
九、示例代碼
from prometheus_client import Summary, Counter, Histogram, Gauge # 創建計時器 REQUEST_TIME = Summary('request_processing_seconds', 'Time spent processing request') # 定義裝飾函數 def process_request(request): # 計算程序運行時間 start_time = time.time() # 儲存程序計數器的數據 request_count.inc() try: # 程序處理代碼部分 return "Hello World!" finally: # 程序結束時間 end_time = time.time() request_time.observe(end_time - start_time) # 給客戶端發送指標數據 @app.route('/metrics') def metrics(): return Response(generate_latest(), mimetype='text/plain')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9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