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plit函數的基本用法
Python中的字符串拆分函數是split(),該函數的主要作用是將一個字符串按照指定的分隔符進行拆分,並返回一個由拆分後的字符串組成的列表。
例如:
string = "a,b,c,d" list = string.split(",") print(list) # ['a', 'b', 'c', 'd']
我們可以看到,在上面的例子中,將字符串”abc”按照逗號作為分隔符進行拆分,得到了一個由4個元素組成的列表。
另外,split()函數還有兩個可選參數:maxsplit和sep。
maxsplit用於指定最大拆分次數,默認值為-1,表示不限制拆分次數。
sep用於指定分隔符,默認值為空格。
例如:
string = "a,b,c,d" list = string.split(",", maxsplit = 2) print(list) # ['a', 'b', 'c,d']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指定了最大拆分次數為2,因此返回的列表中只有前兩個元素被拆分出來,後面的元素仍然作為一個整體。
二、splitlines函數的用法
splitlines()函數用於將一個字符串按照行分隔符進行拆分,並返回一個由拆分後的字符串組成的列表。
行分隔符可以是”\n”、”\r”、”\r\n”等。
例如:
string = "a\nb\nc\nd" list = string.splitlines() print(list) # ['a', 'b', 'c', 'd']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使用了”\n”作為行分隔符,將原始的字符串拆分成了一個由4個元素組成的列表。
三、partition函數的用法
partition()函數用於將一個字符串按照指定的分隔符進行拆分,並返回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元組:分隔符前面的字符串、分隔符本身、分隔符後面的字符串。
如果指定的分隔符在字符串中不存在,那麼將返回一個由原始字符串、空字符串、空字符串組成的元組。
例如:
string = "a,b,c,d" result = string.partition(",") print(result) # ('a', ',', 'b,c,d')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使用了逗號作為分隔符,將字符串拆分成了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元組。
四、rpartition函數的用法
rpartition()函數和partition()函數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它從字符串的末尾開始查找分隔符,並返回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元組。
例如:
string = "a,b,c,d" result = string.rpartition(",") print(result) # ('a,b,c', ',', 'd')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使用了逗號作為分隔符,並從字符串末尾開始查找分隔符,最終得到了一個由三部分組成的元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