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1端口概述
111端口是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Protocol)端口,它是與服務相關的通用端口。RPC是一種用於不同程序之間通信的協議,它允許程序在另一台計算機上運行,並像本地程序一樣調用函數或過程。RPC可以通過網絡、本地或遠程進程間通信。
即,RPC允許在網絡上通過調用遠程服務來使用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功能,111端口就是為此而生的。在Unix/Linux上,rpcbind服務會為RPC程序提供111端口的通信。
二、111端口應用
111端口應用廣泛。在Unix/Linux上,很多應用程序都使用RPC,比如NFS、NIS、OpenLDAP等,它們都需要111端口支持。在Windows上,無法遠程登陸Linux服務器,這時可以通過Telnet、SSH等協議連接,但是傳輸速度相對較慢、安全性較差等問題,所以可以使用RPC協議,使用111端口連接。
三、111端口安全性
由於RPC協議使用111端口與應用程序進行通信,所以111端口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如果開發者沒有對RPC程序進行良好的認證和授權,並且沒有對111端口進行限制,那麼攻擊者很容易通過111端口找到並利用系統漏洞攻擊系統。
目前,有很多方式可以保護111端口的安全性,如firewall、iptables等。開發者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對111端口進行限制,以保證系統的安全性。
四、111端口使用案例
/* 示例1:RPC連接Linux主機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HOSTIP "192.168.1.1"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LIENT *cl;
char **result;
char buf[1024];
cl = clnt_create(HOSTIP, SERVICE, VERSION, "tcp");
if (cl == NULL) {
printf("ERROR: Failed to create client handle\n");
exit(1);
}
result = rpc_func_1(NULL, cl);
if (*result == NULL) {
printf("ERROR: Failed to get the result\n");
exit(1);
}
strcpy(buf, *result);
printf("Result: %s\n", buf);
clnt_destroy(cl);
return 0;
}
/* 示例2:RPC實現加法運算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HOSTIP "192.168.1.1"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CLIENT *cl;
int *result;
cl = clnt_create(HOSTIP, SERVICE, VERSION, "tcp");
if (cl == NULL) {
printf("ERROR: Failed to create client handle\n");
exit(1);
}
result = rpc_add_1(&n1, &n2, cl);
if (result == NULL) {
printf("ERROR: Failed to get the result\n");
exit(1);
}
printf("Result: %d\n", *result);
clnt_destroy(cl);
return 0;
}
五、111端口總結
111端口是RPC通信協議所使用的端口,在Unix/Linux上,rpcbind服務為其提供通信。111端口應用廣泛,如NFS、NIS等服務都需要它的支持。
開發者需要注意111端口的安全性,保護系統免受攻擊。同時,RPC與111端口的連接也是很多程序實現功能的必要條件,如加法運算、連接遠程Linux主機等。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8331.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