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是在Linux系統中管理磁盤分區的常用命令之一。它提供了一些列與磁盤分區相關的功能,包括查看分區表、創建、更改、刪除分區等。本文將會從以下幾個方面對fdisk命令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基本使用
使用fdisk需要root權限。命令格式為:
fdisk [選項] [設備]
選項:
-l
或--list
:顯示系統中所有可用的磁盤分區-t type
或--type=type
:設置磁盤分區的類型,其中type為分區類型碼-u
或--unit=unit
:設置顯示的單位-v
:顯示版本信息-h
或--help
:顯示幫助信息
設備:
/dev/sda
:表示第一塊硬盤/dev/sdb
:表示第二塊硬盤- 以此類推
比如要查看系統中所有的分區,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fdisk -l
二、磁盤分區類型碼
在創建一個分區時,需要為其指定一種類型碼,以便操作系統識別其用途。簡單常用的分區類型碼如下:
83
:Linux文件系統82
:Linux交換分區fat16
:FAT16文件系統fat32
:FAT32文件系統ntfs
:NTFS文件系統
比如,在創建一個Linux文件系統分區時,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fdisk /dev/sda
#輸入n,依次輸入分區編號、起始塊、結束塊,最後輸入83來指定分區類型為Linux文件系統。
三、分區表類型
分區表是用來記錄磁盤上分區信息的表格,常見的分區表類型為MBR和GPT。
MBR(Master Boot Record)是傳統的分區表類型,不支持大於2TB的分區,同時由於MBR只有64位元組的空間,可以記錄的分區信息有限。另外,MBR只能記錄4個主分區或3個主分區和1個擴展分區。
GPT(GUID Partition Table)是一種新的分區表類型,支持大於2TB的分區,同時記錄分區信息的方式更加靈活,提供了128個分區項。但由於部分老舊的計算機還不支持GPT,因此在使用前需要檢查計算機的硬件是否支持。
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來查看磁盤的分區表類型:
fdisk -l
其中,MBR類型的分區表會顯示為Disklabel type: dos
,而GPT類型的分區表會顯示為Disklabel type: gpt
。
四、分區的創建與刪除
fdisk命令提供了創建、修改、刪除分區等相關功能。在這些操作中,需要在分區表中指定空閑分區區域的起始塊和結束塊,並指定分區類型和大小等信息。
在創建一個分區時,我們需要按照下面的順序輸入分區的編號、起始塊、結束塊,以及類型:
fdisk /dev/sda
#輸入n
Partition type
p primary (0 primary, 0 extended, 4 free)
e extended (container for logical partitions)
Select (default p): p
Partition number (1-4, default 1):
First sector (2048-20971519, default 2048):
Last sector, +sectors or +size{K,M,G,T,P} (2048-20971519, default 20971519):
Created a new partition 1 of type 'Linux' and of size 10 GiB.
在刪除一個分區時,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fdisk /dev/sda
#輸入d,然後輸入需要刪除的分區編號即可。
總結
fdisk是Linux中常用的磁盤分區管理工具,提供包括查看分區表、創建、更改、刪除分區等的功能,並支持多種分區類型及不同分區表類型。掌握fdisk命令的使用方法,對於管理員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