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ava中 return詳細解釋
return大部分是用在方法中的。比如定義如下方法:
public
String
test(){
return
“test”;
}
當調用該方法時,如:
String
test
=
s.test();
如果test方法體中沒有那個return
“test”,在下面的s.test()調用就不會取到值,那麼賦值給String
test時就會出錯。所以,如果一個方法是要求有返回值的,就必須在方法體中有
return。
Java中return的用法
一、return語句總是用在方法中,有兩個作用。
一個是返回方法指定類型的值(這個值總是確定的)。
一個是結束方法的執行(僅僅一個return語句)。
二、實例1 。
返回一個String。
private String gets(){
String s = “qw789” ; return s ;
}
實例2 — 結束程序
private void gets(String s ){
if ( s == null ){ return ;
}
System.out.println( “haha” ) ;
}
擴展資料:
eturn 表示把程序流程從被調函數轉向主調函數並把表達式的值帶回主調函數,實現函數值的返回,返回時可附帶一個返回值,由return後面的參數指定。
return通常是必要的,因為函數調用的時候計算結果通常是通過返回值帶出的。
如果函數執行不需要返回計算結果。也經常需要返回一個狀態碼來表示函數執行的順利與否(-1和0就是最常用的狀態碼),主調函數可以通過返回值判斷被調函數的執行情況。
如果實在不需要函數返回什麼值,就需要用void聲明其類型。
補充:如果你函數名前有返回類型定義,如int,double等就必須有返回值,而如果是void型,則可以不寫return,但這時即使寫了也無法返回數值。
例如:
1、非void型
int f1(){int i=1;return 1;//return(i); //這樣也可以
}
2、void型
void f2()
{int i=1;//return;//這樣也可以,不要這一句也可以}
有時即使被調用函數是void類型 被調函數中的return也不是毫無意義的。
舉例:
#include “stdio.h”
void function(){printf(“111111”);return;printf(“222222”);}main(){function();}
運行結果為:屏幕上只輸出一串數字1 而沒有2。 但是如果去掉function函數中的return語句 就可以同時輸出一串數字2。
這裡的return其實還有個退出該程序的作用,也就是說在printf(“111111”)。後面加了個return,就表示結束該函數,返回主函數中去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return
java中return的作用?
return的常用作用有以下兩種:一種是返回參數所用的關鍵字,假如一個有返回值的方法執行完了之後需要返回一個參數,示例:public string functionTest(){String a = “abc”;return a;}那麼這個方法被調用之後就會返回一個值為abc的字符串,stringresult = functionTest();第二種用法是,代碼執行到此處終止。比如當代碼執行到某個地方會出現幾種結果,然後其中一種結果就不能執行後續代碼,這時候在那裡加上一個return就可以終止後面的代碼執行。
Java中關鍵字continue,break和return的區別
return用於返回一個值給函數,或者直接使用,結束函數;break用於結束循環,即從循環中退出;continue用於結束當次循環,直接進行下次循環。如有疑問請繼續追問,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