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用什麼編譯器
; c語言可以用的編譯器有很多,包括MicrosoftVisualC++、MyEclipse、TurboC和gcc編譯器等。
1、MicrosoftVisualC++是微軟公司的免費C語言編程軟件,是用戶在安裝VisualC++庫時必須安裝的運行時組件,可以完美解決在系統運行一些軟件時會遇到缺少DLL的情況,使用戶可正常運行VisualC++開發的應用程序。
2、myeclipse是款優秀的JAVA開發工具,MyEclipse功能強大,運用廣泛,尤其是對各種開源產品的支持十分不錯,能夠大大提高開發人員的工作效率。
3、TurboC是一款功能快捷高效的C語言編輯器,主要是用來編寫C/C++程序,無需獨立地編輯、編譯和連接程序就能建立並運行C語言程序,軟件體積非常的小巧,並且對於電腦方面沒有特別的系統要求,功能上也十分的強大。
4、gcc編譯器是款專業的c語言編輯工具,可用於c語言、c++、java、object-C等語言程序中去,支持交叉編譯器,交叉語言設計,提供交叉編譯環境,通過在命令列下鍵入一些命令參數,讓編程更有效率。
總結
c語言可以用的編譯器有很多,包括MicrosoftVisualC++、MyEclipse、TurboC和gcc編譯器等。
C語言編譯器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C語言編譯器目前主要有VC++、dev-C++、C-Free、win-TC、TC 2.0等等。
其中比較經典的VC++,微軟的產品,編譯器,鏈接器,運行,調試等功能於一體的強大開發工具,特點是功能十分強大,對於新手來說需要一段時間去摸索。
dev-C++是windows下一款開發c/c++的開發環境,使用gcc為編譯器,遵循標準,功能比較強大,語法高量,可以進行單步調試(這對排除錯誤很重要),進行斷點設置等功能,遵循C標準,是一款很強大的開發工具。
C-Free是一款支持多種編譯器的專業化C/C++集成開發環境(IDE)。利用C-Free,使用者可以輕鬆地編輯、編譯、連接、運行、調試C/C++程序。
TC 2.0:Borland公司的產品,在dos界面下編譯運行,小巧、靈活,但是不能使用鼠標。
win-TC:在tc2.0的基礎上加上了界面,能夠使用鼠標,具有語法高量,可以嵌入彙編等特點,對新手一些,拜託了不能用鼠標的困難。
編譯器,簡單講,就是將「一種語言(通常為高級語言)」翻譯為「另一種語言(通常為低級語言)」的程序。一個現代編譯器的主要工作流程:源代碼 (source code) → 預處理器 (preprocessor) → 編譯器 (compiler) → 目標代碼 (object code) → 鏈接器(Linker) → 可執行程序 (executables)。
c語言用什麼軟件編寫?
學c語言可以用的軟件推薦如下:
1、TurboC是由美國Borland公司開發的一套C語言程序開發工具,Borland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軟件開發、研製的大公司。該公司相繼推出了一套Turbo系列軟件,如TurboBASIC、TurboPascal、TurboProlog,這些軟件很受用戶歡迎。TurboC集成了程序編輯、調試、鏈接等多種功能。
2、WIN-TC是一個TC2WINDOWS平台開發工具。該軟件使用TC2為內核,提供WINDOWS平台的開發界面,因此也就支持WINDOWS平台下的功能,例如剪切、複製、粘貼和查找替換等。
現在學習c語言都是用什麼編譯器
初學者用的一般是TC編譯器。
名詞解釋
c語言
C語言是一種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屬高級語言範疇。它既具有高級語言的特點,又具有彙編語言的特點。它可以作為工作系統設計語言,編寫系統應用程序,也可以作為應用程序設計語言,編寫不依賴計算機硬件的應用程序,代碼清晰精簡,十分靈活。
C語言,是一種通用的、過程式的編程語言,廣泛用於系統與應用軟件的開發。具有高效、靈活、功能豐富、表達力強和較高的移植性等特點,在程序員中備受青睞。最近25年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編程語言。
C語言是由UNIX的研製者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於1970年 由 肯·湯普遜(Ken Thompson)所研製出的B語言的基礎上發展和完善起來的。目前,C語言編譯器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中,例如UNIX、MS-DOS、Microsoft Windows及Linux等。C語言的設計影響了許多後來的編程語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語言是1972年由美國的Dennis Ritchie設計發明的,並首次在UNIX操作系統的 DEC PDP-11 計算機上使用。它由早期的編程語言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發展演變而來,在1970年,ATT貝爾實驗室的Ken Thompson根據BCPL語言設計出較先進的並取名為B的語言,最後導致了C語言的問世。 而B語言之前還有A語言,取名自世界上第一位女程序員Ada(艾達)。
隨着微型計算機的日益普及,出現了許多C語言版本。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 使得這些C語言之間出現了一些不一致的地方。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美國國家標準研究所(ANSI)為C語言制定了一套ANSI標準,成為現行的C語言標準。
註: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也制定的C語言的標準,目前被很多編譯器所採用,如:GCC等。
C語言是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廣泛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之一。[2]
在操作系統和系統使用程序以及需要對硬件進行操作的場合,用C語言明顯優於其它高級語言,許多大型應用軟件都是用C語言編寫的。
C語言繪圖能力強,具有可移植性,並具備很強的數據處理能力,因此適於編寫系統軟件,三維,二維圖形和動畫。它是數值計算的高級語言。
常用的編譯軟件有Microsoft Visual C++,Borland C++,gcc(linux系統下最常用的編譯器),Watcom C++ ,Borland C++, Borland C++ Builder,Borland C++ 3.1 for DOS,Watcom C++ 11.0 for DOS,GNU DJGPP C++, Lccwin32 C Compiler 3.1,Microsoft C,High C等。
同時也是中國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中計算機二級考試下的一個考試科目。
C語言編譯器是什麼?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計算機編程語言,與C++、Java等面向對象編程語言有所不同。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僅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C語言描述問題比彙編語言迅速,工作量小、可讀性好,易於調試、修改和移植,而代碼質量與彙編語言相當。C語言一般只比彙編語言代碼生成的目標程序效率低10%~20%。因此,C語言可以編寫系統軟件。[2]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國家標準局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給C語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國國家標準語法,稱為ANSI C。作為C語言最初的標準。[3]2011年12月8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佈的C11標準是C語言的第三個官方標準,也是C語言的最新標準,該標準更好的支持了漢字函數名和漢字標識符,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漢字編程。
C語言編譯器普遍存在於各種不同的操作系統中,例如Microsoft Windows, Mac OS X, Linux, Unix等。C語言的設計影響了眾多後來的編程語言,例如C++、Objective-C、Java、C#等。
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world!”);
return 0;
}
編譯運行將輸出: Hello,world!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