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則表達式是一種簡單而有力的文本處理工具,被廣泛地應用在文本處理、爬蟲、數據清洗等領域。在正則表達式中,斷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匹配和過濾。最近,我學習了Python中的負斷言,並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這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技巧。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中使用負斷言的技巧進行詳細闡述。
一、什麼是負斷言
在正則表達式中,斷言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概念,用於限定匹配的位置或條件。斷言分為正斷言和負斷言,正斷言表示匹配成功的條件,而負斷言表示匹配失敗的條件。本節主要介紹負斷言。
當我們需要匹配某一字符串,但不包含另一個特定字符串時,就可以使用負斷言。例如,需要匹配所有不包含”abc”的字符串:
import re # 匹配不包含"abc"的字符串 str_list = ['xyz', '123', 'abc123', '124'] pattern = re.compile(r'^(?!.*abc).*$') for s in str_list: if pattern.match(s): print(s)
輸出結果:
xyz 123 124
正則表達式”(?!.*abc)”是一個負斷言,表示當字符串中不包含”abc”時匹配成功。這個表達式的構成有兩部分,一部分是”?!.”,表示不以”.”開始,也就是斷言後面不跟任何字符;另一部分是”.*abc”,表示後面可以跟任意字符,但必須以”abc”結尾。
二、負斷言的應用場景
負斷言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在複雜的文本場景中進行匹配和過濾。接下來,我們將介紹負斷言在幾個具體應用場景中的使用技巧。
1. HTML文本中匹配特定標籤之外的內容
在爬蟲中,我們經常需要從HTML文本中提取出我們需要的信息,而過濾掉其他的內容。如果要提取特定標籤之外的全部內容,就可以使用負斷言。
import re# 從HTML文本中提取p標籤之外的全部內容
html = '''這是第1段
這是第2段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