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golang父進程通過管道向子進程傳遞數據
golang父進程通過管道向子進程傳遞數據
這裡例子裏面父進程launch一個子進程,然後通過管道(stdin)向子進程傳遞文本串。
父進程:
子進程:
golang中的傳值或傳引用
按數據類別有以下幾種數據類型:
按存儲方式也有兩大類數據類型:
值類型:變量直接存儲值。值類型的數據存儲在棧內存空間中,棧在函數調f返回後,內存會被釋放。
引用類型:變量存儲的是一個地址,這個地址存儲最終的值。引用數據類型的數據存儲在堆內存空間中,通過 GC 回收。
函數調用時申明的基礎類型均為值傳遞,如int,string,數組等,數據傳入函數後會重新copy一份,函數內的修改不會影響外面的變量,外部變量的修改也不會影響函數類的變量。
func main () {
myvar := [ 4 ] string {” test0 “, ” test1 “, ” test3 “, ” test4 “}
go Test (myvar)
for i := 1 ; i
golang獲取postman傳遞數據的方法
http.request的三個屬性Form、PostForm、MultipartForm:
Form:存儲了post、put和get參數,在使用之前需要調用ParseForm方法。
PostForm:存儲了post、put參數,在使用之前需要調用ParseForm方法。
MultipartForm:存儲了包含了文件上傳的表單的post參數,在使用前需要調用ParseMultipartForm方法。
獲取Get參數
用postman測試,提交,服務端輸出 :[111],提交: ;uid=222。服務端輸出:[111 222]
小結:r.Form是url.Values字典類型,r.Form[「id」]取到的是一個數組類型。因為http.request在解析參數的時候會將同名的參數都放進同一個數組裡。
golang中interface如何傳參?
Golang的interface,和別的語言是不同的。它不需要顯式的implements,只要某個struct實現了interface里的所有函數,編譯器會自動認為它實現了這個interface。
SICP里詳細解釋了為什麼同一個接口,需要根據不同的數據類型,有不同的實現;以及如何做到這一點。在這裡沒有OO的概念,先把OO放到一邊,從原理上看一下這是怎麼做到的。
先把大概原理放在這裡,然後再舉例子。為了實現多態,需要維護一張全局的查找表,它的功能是根據類型名和方法名,返回對應的函數入口。當我增加了一種類型,需要把新類型的名字、相應的方法名和實際函數入口添加到表裡。這基本上就是所謂的動態綁定了,類似於C++里的vtable。對於SICP中使用的lisp語言來說,這些工作需要手動完成。而對於java,則通過implements完成了這項工作。而golang則用了更加激進的方式,連implements都省了,編譯器自動發現自動綁定。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