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Python多線程總結
在實際處理數據時,因系統內存有限,我們不可能一次把所有數據都導出進行操作,所以需要批量導出依次操作。為了加快運行,我們會採用多線程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 以下為我總結的多線程批量處理數據的模板:
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共分4部分對多線程的內容進行總結。
先為大家介紹線程的相關概念:
在飛車程序中,如果沒有多線程,我們就不能一邊聽歌一邊玩飛車,聽歌與玩 遊戲 不能並行;在使用多線程後,我們就可以在玩 遊戲 的同時聽背景音樂。在這個例子中啟動飛車程序就是一個進程,玩 遊戲 和聽音樂是兩個線程。
Python 提供了 threading 模塊來實現多線程:
因為新建線程系統需要分配資源、終止線程系統需要回收資源,所以如果可以重用線程,則可以減去新建/終止的開銷以提升性能。同時,使用線程池的語法比自己新建線程執行線程更加簡潔。
Python 為我們提供了 ThreadPoolExecutor 來實現線程池,此線程池默認子線程守護。它的適應場景為突發性大量請求或需要大量線程完成任務,但實際任務處理時間較短。
其中 max_workers 為線程池中的線程個數,常用的遍歷方法有 map 和 submit+as_completed 。根據業務場景的不同,若我們需要輸出結果按遍歷順序返回,我們就用 map 方法,若想誰先完成就返回誰,我們就用 submit+as_complete 方法。
我們把一個時間段內只允許一個線程使用的資源稱為臨界資源,對臨界資源的訪問,必須互斥的進行。互斥,也稱間接制約關係。線程互斥指當一個線程訪問某臨界資源時,另一個想要訪問該臨界資源的線程必須等待。當前訪問臨界資源的線程訪問結束,釋放該資源之後,另一個線程才能去訪問臨界資源。鎖的功能就是實現線程互斥。
我把線程互斥比作廁所包間上大號的過程,因為包間里只有一個坑,所以只允許一個人進行大號。當第一個人要上廁所時,會將門上上鎖,這時如果第二個人也想大號,那就必須等第一個人上完,將鎖解開後才能進行,在這期間第二個人就只能在門外等着。這個過程與代碼中使用鎖的原理如出一轍,這裡的坑就是臨界資源。 Python 的 threading 模塊引入了鎖。 threading 模塊提供了 Lock 類,它有如下方法加鎖和釋放鎖:
我們會發現這個程序只會打印「第一道鎖」,而且程序既沒有終止,也沒有繼續運行。這是因為 Lock 鎖在同一線程內第一次加鎖之後還沒有釋放時,就進行了第二次 acquire 請求,導致無法執行 release ,所以鎖永遠無法釋放,這就是死鎖。如果我們使用 RLock 就能正常運行,不會發生死鎖的狀態。
在主線程中定義 Lock 鎖,然後上鎖,再創建一個子 線程t 運行 main 函數釋放鎖,結果正常輸出,說明主線程上的鎖,可由子線程解鎖。
如果把上面的鎖改為 RLock 則報錯。在實際中設計程序時,我們會將每個功能分別封裝成一個函數,每個函數中都可能會有臨界區域,所以就需要用到 RLock 。
一句話總結就是 Lock 不能套娃, RLock 可以套娃; Lock 可以由其他線程中的鎖進行操作, RLock 只能由本線程進行操作。
python 怎麼實現多線程的
線程也就是輕量級的進程,多線程允許一次執行多個線程,Python是多線程語言,它有一個多線程包,GIL也就是全局解釋器鎖,以確保一次執行單個線程,一個線程保存GIL並在將其傳遞給下一個線程之前執行一些操作,也就產生了並行執行的錯覺。
Python多線程是什麼意思
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都支持同時運行多個任務,一個任務通常就是一個程序,所有運行中的任務都對應一個進程。即當一個程序進入內存運行時,即變成一個進程。進程就是處於運行過程中的程序,並且具有一定的獨立功能。進程是系統進行資源分配調度的一個獨立單位,當一個程序運行時,內部可能包含多個順序執流,每個順序執行流就是一個線程。
1、線程在程序中是獨立的,並發的執行流,劃分尺度小於進程,所有多線程程序的並發性高;
2、進程在執行過程中擁有獨立的內存單元,而多個線程共享內存,可以極大地提高進程程序的運行效率;
3、線程比進程具有更高的性能,由於同一個進程中的線程都有共性,多個線程共享同一個進程的虛擬空間,可以很容易實現通信。操作系統在創建進程中,必須為該進程分配獨立內存空間,分配大量相關資源,但創建線程則簡單得多。
python多線程幾種方法實現
Python進階(二十六)-多線程實現同步的四種方式
臨界資源即那些一次只能被一個線程訪問的資源,典型例子就是打印機,它一次只能被一個程序用來執行打印功能,因為不能多個線程同時操作,而訪問這部分資源的代碼通常稱之為臨界區。
鎖機制
threading的Lock類,用該類的acquire函數進行加鎖,用realease函數進行解鎖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lock = threading.Lock() def add(self):
self.lock.acquire()#加鎖,鎖住相應的資源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lock.release()#解鎖,離開該資源
return num
n = Num()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將num加1,並輸出原來的數據和+1之後的數據
print(self.item,value)for item in range(5):
t = jdThread(item)
t.start()
t.join()#使線程一個一個執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當一個線程調用鎖的acquire()方法獲得鎖時,鎖就進入「locked」狀態。每次只有一個線程可以獲得鎖。如果此時另一個線程試圖獲得這個鎖,該線程就會變為「blocked」狀態,稱為「同步阻塞」(參見多線程的基本概念)。
直到擁有鎖的線程調用鎖的release()方法釋放鎖之後,鎖進入「unlocked」狀態。線程調度程序從處於同步阻塞狀態的線程中選擇一個來獲得鎖,並使得該線程進入運行(running)狀態。
信號量
信號量也提供acquire方法和release方法,每當調用acquire方法的時候,如果內部計數器大於0,則將其減1,如果內部計數器等於0,則會阻塞該線程,知道有線程調用了release方法將內部計數器更新到大於1位置。
import threadingimport timeclass Num:
def __init__(self):
self.num = 0
self.sem = threading.Semaphore(value = 3) #允許最多三個線程同時訪問資源
def add(self):
self.sem.acquire()#內部計數器減1
self.num += 1
num = self.num
self.sem.release()#內部計數器加1
return num
n = Num()class jdThread(threading.Thread):
def __init__(self,item):
threading.Thread.__init__(self)
self.item = item def run(self):
time.sleep(2)
value = n.add()
print(self.item,value)for item in range(100):
Python多線程是什麼意思?
多線程能讓你像運行一個獨立的程序一樣運行一段長代碼。這有點像調用子進程(subprocess),不過區別是你調用shu的是一個函數或者一個類,而不是獨立的程序。
程基本上是一個獨立執行流程。單個進程可以由多個線程組成。程序中的每個線程都執行特定的任務。例如,當你在電腦上玩遊戲時,比如說國際足聯,整個遊戲是一個單一的過程。,但它由幾個線程組成,負責播放音樂、接收用戶的輸入、同步運行對手等。所有這些都是單獨的線程,負責在同一個程序中執行這些不同的任務。
每個進程都有一個始終在運行的線程。這是主線。這個主線程實際上創建子線程對象。子線程也由主線程啟動。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