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 S20值得買嗎?

作為機圈最懂傳統美學的品牌,vivo近些年在產品上詮釋了自己對於東方美學的理解,尤其是旗下的S系列,從顏如玉、山海青、花似錦,再到今年vivo S19的煙雨青,每一款配色都不僅是簡單的色彩呈現,也是文化與情感的細膩載體。

如今,vivo S20系列攜全新配色正式登場,我們也在第一時間上手了這次的新機,接下來咱們一起看看,這次藍廠在vivo S20融入了怎樣的東方美學設計理念?新機的體驗如何?又值不值得入手呢?

1鳳羽金輝下的科技美學

先來看看vivo S20的外觀設計。

vivo S20的正面配備了6.67英寸的1.5KOLED柔性直屏,分辨率為2800×1260,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同時,採用了京東方Q10發光器件,不僅功耗降低10%、色偏改善50%、拖影減輕15%,顯示效果細膩且色彩飽滿,還具備一系列護眼功能。

vivo S20評測

在屏幕保護方面,S20採用金剛盾雙抗玻璃,這是vivo與德國特種玻璃廠商肖特聯合研發的成果,其抗摔性能相較於上一代玻璃材料提升了150%,並且能夠經受住2500次鋼絲絨刮擦而表面不留痕。此外,屏幕還具備IP64滿級防塵、12小時抗雨淋、濕手觸控、油手觸控等功能,適應多種使用環境。

vivo S20評測

來到機身背面,我們這次收到的是vivo S20鳳羽金配色。官方稱整體以鳳凰羽毛為設計靈感,通過金絲鳳羽紋理,將約1000萬道閃光線條疏密有度地排列組合,模擬出鳳凰羽毛柔軟又華麗的特質,織綉出絨羽豐盈的質感。同時,採用光刻織綉工藝,將線條寬度精確控制在1μm,垂直高度為7μm,並在線條縱深處橫切出1024階反光切面,利用不同線條組合的幾何結構和切面角度,實現明暗對比細膩過渡的光影變化,再藉助等離子拋光技術,使紋理亮度進一步提升近15%,讓每一根鳳羽都充滿靈動的生命力,在陽光照射下隱現漸變光澤。

vivo S20評測

鏡頭模組部分則是延續了上代產品「日出東方、美出東方」的設計理念,採用簡約大方的嵌套環形,延續層次分明的雲階鏡組。這種設計不僅使攝像頭區域看起來更加美觀,還增加了手機背面的整體層次感。

vivo S20評測

手機的側邊按鍵布局簡潔合理,中框保留直邊設計,在滿足直屏愛好者對利落乾脆手感需求的同時,也方便用戶握持。

右側從上到下分別是音量鍵和電源鍵;

vivo S20評測

底部分別是揚聲器、Type-C接口、麥克風以及SIM卡卡槽;

vivo S20評測

頂部為麥克風孔位。

vivo S20評測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vivo S20的頂部我們沒有看到紅外傳感器,但根據產品詳情頁顯示,vivo S20的紅外傳感器位於影像模組中,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在機身頂部減少開孔,同時放置在機身背部也更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

配色方面,vivo S20除了我們收到的鳳羽金配色外,還提供了玉露白和松煙墨可供選擇。鳳羽金配色華麗而富有質感;玉露白配色純凈素雅,展現出簡潔清新的氣質;松煙墨配色沉穩大氣,彰顯低調內斂的風格。

vivo S20評測

手感方面,vivo S20的尺寸為160.35×74.18×7.19mm,重量僅187g(玉露白為186g)。如此輕薄的機身設計,搭配上機身邊角圓潤的設計,手感確實很不錯。

S系列作為vivo美學旗艦,vivo S20以獨立審美理念從傳統文化元素中汲取靈感,鳳羽金配色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詮釋,細節之處盡顯藍廠對於美學的追求。

2藍廠詮釋移動人像新境界

接下來咱們看看vivo S20在影像部分的表現。

眾所周知,vivo S系列向來憑藉優秀的人像拍攝實力,深受年輕用戶的喜愛。而vivo S20系列更是在傳承經典的基礎,注入了AI能力,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拍攝體驗。

首先在前置部分,vivo S20配備了5000萬像素三星JN1傳感器,且具備防畸變柔光自拍功能,支持0.8x至2X自由變焦。無論是想要拍攝精緻的特寫、優雅的半身照,都能輕鬆拿捏。

vivo S20評測

逆光作為手機拍攝的實際難題,這次在vivo S20上也得到了解決。自研的AI 3D虛擬補光技術,不僅能使人物膚色更加明亮、通透,還能在逆光環境下精準還原細節,從而確保每一張自拍的質量。

vivo S20評測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滿足用戶前置自拍的需求,vivo S20的前置鏡頭的等效焦距來到了20mm,基本算得上是一枚超廣角鏡頭了。眾所周知,超廣角鏡頭雖然可以容納下更多的畫面內容,但同時也會帶來畫面畸變的副作用,這對於前置人像拍攝簡直是災難級的問題。因此vivo帶來了自研的AI臉型矯正算法,能夠有效改善前置自拍臉型畸變問題,讓自拍呈現出接近50mm標準鏡頭的專業人像效果。

通過我們的實拍來看,即使手機的距離和人臉有較大的距離,人物的面部依舊保持着自然的比例和形態。

vivo S20評測

來到後置部分,vivo S20的主攝是採用了獨家定製的索尼IMX921仿生大底傳感器,擁有1/1.56"的超大底和藍廠自研VCS人眼仿生技術,帶來更自然的色彩和細膩的畫質。配備自研OIS超級防抖技術,採用分離式防抖設計,實現CIPA4.5相機級防抖,在拍攝照片和視頻時能有效減少模糊,確保各種場景下都能獲得清晰穩定的影像。

我們也上手用vivo S20拍攝了幾組人像樣張:

vivo S20評測

vivo S20評測

vivo S20評測

vivo S20評測

vivo S20評測

憑藉軟硬件調校與優化,vivo S20在人像拍攝方面展現出極為出色的體驗。

其一,樣張清晰度不錯,人物面部妝容的細微之處、每一根髮絲以及衣服上的紋理皆能清晰呈現。再者,人像膚色得到顯著提升,氣色顯得更為紅潤白皙,五官也更加立體分明。尤為值得一提的是,vivo S20能夠極為精準地將人像從背景中分離,塑造出可與專業單反媲美的人像虛化效果。

此外,vivo S20後置影像模組下方環繞着一圈柔光燈環,支持1800-5000K智能色溫調節。物理補光和自研AI3D虛擬補光雙管齊下,實現如專業攝影般的立體布光效果。

vivo S20評測

因此我們也在暗光環境下,拍攝一組人像樣張:

vivo S20評測

vivo S20評測

vivo S20評測

vivo S20評測

可以看到,不論是在光線較差的環境還是光線複雜的地方,vivo S20都有不錯的人像拍攝表現,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在暖色的燈光下,vivo S20通過對人物膚色的優化,巧妙地使膚色避免呈現出過度的黃調,從而讓拍攝出的人像膚色更趨自然與美觀,進一步彰顯其在人像拍攝功能上優勢。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9057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1-30 09:08
下一篇 2024-11-30 09:08

相關推薦

  • 外星人AW2725QF評測

    不同於以往幾年,近期許多玩家在選擇遊戲PC的時候提出了更多個性化的要求。例如面對《CS2》這樣的FPS競技類遊戲時,1080p分辨率就可以,400、500FPS遊戲幀率都不嫌低。但…

    2025-04-14
  • 泰坦軍團P2711V顯示器評測

    最近忽然發現,現在的顯示器這麼便宜了嗎。僅一千出頭就能擁有一台27英寸4K144Hz的IPS面板顯示器,更是支持一鍵切換到1080P288Hz的雙模模式。在FPS遊戲中享受一秒一波…

    2025-04-14
  • 優派VX27G81評測

    隨着玩家PC性能的逐步提升,對於顯示器畫面的表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在遊玩3A遊戲時擁有超高分辨率,有希望在玩類似CS2這類競技型FPS遊戲時擁有足夠高的刷新率,為此在去年就有…

    2025-04-14
  • RX9070顯卡首發評測

    從2022年底AMD RDNA 3架構發佈以及Radeon RX 7900系的首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年多,在這兩年多的時間內,AMD其實一直在對RDNA 3架構的產品進行各種&ld…

    2025-04-14
  • 萬麗星際GeForceRTX5070評測

    相比RTX5080/RTX5090這些旗艦顯卡,RTX5070的用戶關注度更高一些,畢竟四千元價位型號才是主流選擇,更適合還在用RTX20系/RTX30系的老玩家升級。 本文和大家…

    2025-04-14
  • 狼蛛HERO68HE評測

    今年鍵盤圈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無疑是“磁軸”。與傳統機械軸體不同,磁軸鍵盤的工作原理基於霍爾效應,通過磁場變化來觸發按鍵信號。當按鍵按下時,內置磁鐵靠近霍爾傳…

    2025-04-11
  • 咪鼠MK87評測

    相信日常接觸過AI的小夥伴都會對它的印象非常深刻,而在實際的工作又或是生活當中有了AI的應用後一些事情就變得簡單了許多,比如說我們常使用的外設產品-鍵盤,有了AI功能後可以說是如虎…

    2025-04-11
  • 森海塞爾初音未來禮盒版評測

    如果要提一下今年以來令人印象深刻的真無線TWS耳機,森海塞爾MOMENTUM True Wireless 4一定可以算上其中一檔,愈發完善的設計和連接的穩定性,以及優化的單元結構和…

    2025-02-24
  • 金士頓內存評測

    隨着DDR5內存速度的不斷攀升,制約內存速度的已經不再是顆粒體質,而是時鐘信號在傳輸過程的衰減、抖動和信噪。為應對這一挑戰,JEDEC(內存標準化組織)於2023年正式公布了JES…

    2025-02-24
  • 亦逍遙DDR5評測

    雖然目前DDR5高頻內存已經相當普及了,但還是有一些用戶始終對頻率不怎麼敏感。他們追求更為親民的裝機成本,對超頻了解也有限,單純希望內存可以做到穩定兼容,到手即用。對於這類用戶來說…

    2025-02-24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