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n函數概述
len()是Python內置函數,用於計算容器中元素總數或字符串的長度。當參數為一個序列時,len()返回序列中元素的個數。
# 示例1 str = "Hello, world!" print(len(str)) # 13 # 示例2 list = [1, 2, 3, 4, 5] print(len(list)) # 5
除了字符串和序列,len()還可以用來統計字典中鍵值對的數量。
# 示例3 dict = {'name': 'John', 'age': 25, 'city': 'New York'} print(len(dict)) # 3
二、使用len函數計算文件內容
在讀取文件時,可以使用len()函數計算文件的行數。
# 示例4 file = open("example.txt", "r") print(len(file.readlines())) file.close()
這裡使用了readlines()方法將文件內容讀取到一個字符串列表中,然後使用len()函數計算列表長度即為行數。
三、使用len函數計算對象大小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sys模塊的getsizeof()函數查看一個對象的大小。而在某些情況下,len()函數也可以用來計算對象的大小。
# 示例5 import sys str = "Hello, world!" print(sys.getsizeof(str)) # 58 print(len(str)) # 13
在上面的示例中,通過sys.getsizeof()函數計算字符串str佔用的內存空間為58位元組。而通過len()函數計算字符串長度,除了字符串本身所佔空間外,還要考慮一些額外的細節(例如編碼方式、結尾符等),在這個例子中要算上這些額外的空間,字符串總長度為13個字符。
四、使用len函數處理異常
在Python中,當處理異常時,可以使用len()函數判斷是否有異常信息可以讀取。如果在異常信息中有錯誤消息,len()函數將返回其長度。
# 示例6 try: a = 1 / 0 except Exception as e: if len(str(e)) > 0: print("Caught an exception with message: ", e)
在上面的示例中,如果有異常被捕捉到,就會通過len()函數判斷異常消息的長度,如果不為0就輸出異常信息。
五、總結
通過本文,我們學習了Python內置函數len()的基本概念和用法。我們了解了如何使用len()函數來計算字符串、序列、字典中的元素個數,以及對象的大小,並且知道如何在處理異常時使用len()函數。
每一個程序員都應該掌握len()函數的方法,因為它是一個常用的函數,可以幫助我們很方便地完成各種任務。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8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