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切片操作是在TensorFlow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操作,tf.slice函數就是專門用來進行切片操作的函數。
tf.slice函數的作用是從一個Tensor中提取出一部分數據,作為一個新的Tensor返回。
二、函數參數
tf.slice函數的函數參數非常簡潔明了,在這裡我們將分別對其中的三個參數進行介紹。
1. input_tensor
該參數表示輸入的Tensor,可以是一個常量,也可以是一個變量。
2. begin
該參數表示開始切片的位置,在這裡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一個坐標。
begin的數據類型必須是一個長度與input_tensor一樣的一維數組,數組中的每個元素代表了一個維度上的起始位置。
3. size
該參數表示切片的大小,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區域。
size的數據類型必須是一個長度與input_tensor一樣的一維數組,數組中的每個元素代表了一個維度上的切片大小。
三、代碼示例
下面我們將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來展示tf.slice函數的使用。所有的代碼示例都可以在TensorFlow1.15版本下運行。
1. 示例1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有一個形狀為[2,2,2]的Tensor a,我們要從其中取出第一個維度為0,第二個維度為1,第三個維度在前兩個維度的基礎上取0和1兩個值的數據,代碼如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a = tf.constant([[[1, 2], [3, 4]], [[5, 6], [7, 8]]]) b = tf.slice(a, [0, 1, 0], [1, 1, 2]) sess = tf.Session() print(sess.run(b)) # 輸出結果為:[[[3 4]]]
其中的[0, 1, 0]表示從第一個維度開始取第0個元素,第二個維度開始取第1個元素,第三個維度開始取第0個元素;[1, 1, 2]表示第一個維度上取1個元素,第二個維度上取1個元素,第三個維度上取2個元素。
2. 示例2
接着我們來看一個稍微複雜一些的例子,假設有一個形狀為[2,2,2]的Tensor b,我們要從其中取出第1和第2個維度全部取出來,第0個維度在前兩個維度的基礎上分別取0和1兩個值,代碼如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b = tf.constant([[[1, 2], [3, 4]], [[5, 6], [7, 8]]]) c = tf.slice(b, [0, 0, 0], [2, 2, 2]) sess = tf.Session() print(sess.run(c)) # 輸出結果為:[[[1 2] [3 4]] [[5 6] [7 8]]]
其中的[0, 0, 0]表示從第一個維度開始取第0個元素,第二個維度開始取第0個元素,第三個維度開始取第0個元素;[2, 2, 2]表示第一個維度上取2個元素,第二個維度上取2個元素,第三個維度上取2個元素。
3. 示例3
最後我們來看一個比較靈活的例子,假設有一個形狀為[2,3,4]的Tensor d,我們只需要取出第2個維度,而且第0個維度上的取值為0,第1個維度上的取值為1,代碼如下: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d = tf.constant([[[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e = tf.slice(d, [0, 1, 0], [2, 1, 4]) sess = tf.Session() print(sess.run(e)) # 輸出結果為:[[[ 5 6 7 8]] [[17 18 19 20]]]
其中的[0, 1, 0]表示從第一個維度開始取第0個元素,第二個維度開始取第1個元素,第三個維度開始取第0個元素;[2, 1, 4]表示第一個維度上取2個元素,第二個維度上取1個元素,第三個維度上取4個元素。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84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