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魔10Pro+測評

10月底,在高通方面發佈全新的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台時,我們曾對它的理論性能、遊戲能效,以及跑分功耗進行過非常詳細的測試。

紅魔10Pro+測評

驍龍8至尊版能效大幅升級,電競手機會更強嗎

當時我們發現,驍龍8至尊版在絕大多數的單項理論性能和遊戲測試中,平均能耗相比過往都有着顯著的下降。但如果有意地將其“拉滿”,那麼這一新款旗艦SoC在“全力全開”時的峰值功耗,其實是沒有那麼低的。

這就很自然地讓我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於驍龍8至尊版來說,其實會同時利好於更輕薄的旗艦機,以及那些性能更極致的電競手機。因為前者會受益於它更低的“日常功耗”,後者則有望在長時間、高畫質的遊戲場景帶來更穩定的幀率表現。

紅魔10Pro+測評

不過稍有些意外的是,今年的驍龍8至尊版“電競手機”來得比往年要更早一些。11月13日,全新的紅魔10 Pro系列率先亮相,成為了首批搭載驍龍8至尊版的機型中,產品定位最偏“極致性能”和“硬核電競”的存在。它自然也就激起了我們極大的興趣,在堆滿了性能和散熱配置之後,它究竟會有多麼強?

配置分析:不減配的內存,310萬分領跑行業

作為新一代硬核電競手機的代表,紅魔10 Pro+理所當然搭載了驍龍8至尊版平台。這就意味着它擁有高通最新的第二代Oryon自研CPU架構、具備高達4.32GHz的峰值CPU主頻,同時配備高通新一代的自研GPU方案Adreno 830。

紅魔10Pro+測評

不過在SoC之外,紅魔10 Pro+在硬件配置上有兩個小細節是必須要提到的。其一是它全系標配頻率為9600MT/s的LPDDR5X Ultra內存,而且最高提供24GB的版本。要知道剛剛亮相的新款旗艦機型,要麼為了降低成本、要麼為了搶上市進度,用的還是8533MT/s內存方案。相比之下,紅魔10 Pro+這種“既快又好”的配置選擇,很直觀地展現了紅魔對於玩家負責的態度,以及這個品牌如今在供應鏈層面的實力。

同時,紅魔10 Pro+還全系標配UFS4.1 Pro閃存。根據官方說法,它的性能比早期的UFS4.0方案高出30%以上。考慮到如今大型手遊動輒數百GB,在運行過程中的數據加載壓力必然不會低,因此紅魔這種主動配備更高級別閃存的做法對於遊戲玩家來說,自然也會有着很現實的體驗提升作用。

紅魔10Pro+測評

開啟“競技鍵”之後,紅魔10 Pro+能直接拉滿CPU全核的頻率

不過除了SoC、內存、閃存的“滿配鐵三角”之外,相比於其他旗艦機型,紅魔10 Pro+的散熱系統自然更是它與眾不同的底氣。

根據官方透露的信息,紅魔10 Pro+的“ICE X魔冷散熱系統”使用了總計10層的材料堆砌,其中包括行業首發的複合液態金屬、新升級的23000轉/分“風火輪”高速離心風扇、銅合金貫穿式風道、12000平方毫米的3D冰階VC等。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此次首發的新型相變液金,它在常溫下呈現固體形態,在高溫環境下才會軟化、吸熱發生相變。如此一來,既避免了傳統液態金屬導熱材料流動性過強、易滲漏的問題,再配合紅魔獨有的內置風道主動式散熱設計,也能夠實現更快速地將機身內部熱量主動“排出”的效果。

紅魔10Pro+測評

此外,紅魔10 Pro+還配備了一枚“紅芯R3”遊戲芯片。它是此前紅魔自研芯片“紅芯R1/R2”的後續型號,具備獨立進行遊戲超分、超幀處理的能力。換句話說,紅魔電競手機現在也有“外 掛 獨顯”芯片了,而且還是自研方案。這也不得不讓我們對它的實際遊戲表現,有了更高的期待。

紅魔10Pro+測評

從實測成績來看,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紅魔10 Pro+全系標配UFS4.1 Pro閃存,它的持續讀、寫性能均達到目前行業里的頂尖水準,同時隨機讀取速度當下也是數一數二的。從遊戲工況的需求來說,只要隨機讀取足夠快,理論上就能帶來顯著的加載/切圖速度優勢。更何況紅魔10 Pro+還有着比同期許多機型都要高出12.5%的內存帶寬,這種IO性能方面的優勢在實際遊戲中自然會更加放大。

紅魔10Pro+測評

我們手頭一台頂配24GB+1TB版本的紅魔10 Pro+在常溫環境下,安兔兔評測取得了310萬2960分的綜合成績。很顯然,從這個成績大家就不難看出紅魔10 Pro+所擁有的硬件“底氣”之強了。

遊戲實測:輕負載遊戲更省電,“4K 120FPS”真能扛

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實際的遊戲測試,來對紅魔10 Pro+進行真正的“考驗”。

紅魔10Pro+測評

《王者榮耀》 極致畫質 平均幀率120.3 平均功耗2840.4mW

紅魔10Pro+測評

《永劫無間》 精緻畫質 平均幀率60.1 平均功耗3505.5mW

紅魔10Pro+測評

《三角洲行動》 高清畫質 平均幀率115.9 平均功耗4562.9mW

首先是三款負載不那麼高,但相當主流的電競向遊戲。可以看到,紅魔10 Pro+在這三款遊戲中都能很輕鬆地跑到滿幀(《三角洲行動》死亡後會自動降幀,屬於無法避免的機制)。同時在這些游戲裏,紅魔10 Pro+的平均功耗也非常低、部分遊戲甚至不到3W。

紅魔10Pro+測評

《原神》 全高畫質 平均幀率59.7 平均功耗4290.5mW

紅魔10Pro+測評

《原神》 僅超幀 平均幀率115.9 平均功耗6258.2mW

紅魔10Pro+測評

《原神》 僅超分(1684*3724) 平均幀率58.9 平均功耗6277.4mW

接下來,我們測試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原神》,並用它來考驗紅魔10 Pro+內置的超分超幀功能。

紅魔10Pro+測評

《原神》 超幀+超分(1684*3724) 平均幀率116.8 平均功耗7550.9mW

紅魔10Pro+測評

超幀+超分狀態下機身正面溫度分佈

紅魔10Pro+測評

超幀+超分狀態下機身背部溫度分佈

此時可以很明顯地看到,雖然用了紅芯R3進行輔助,但紅魔10 Pro+的超分、超幀更像是運行在GPU渲染層面、而非屏幕顯示層面。這也就意味着與“通常”的外 掛 芯片超分超幀相比,它有着更低的畫面延遲、但也會有更高的功耗。

好在紅魔10 Pro+在《原神》的默認情況下本身功耗就很低,再加上它本身又有內置主動散熱這一“Buff”,所以哪怕是在開啟超幀超分之後,遊戲實際幾乎已經跑到了接近4K、120FPS的水平,但紅魔10 Pro+依然能頂着壓力幾乎跑滿。很顯然,它確實符合我們此前對於“驍龍8至尊版利好電競手機”的判斷。

紅魔10Pro+測評

《鳴潮》 全高畫質 平均幀率59.5 平均功耗4952.3mW

紅魔10Pro+測評

《鳴潮》 全高+超幀+超分(1620*3576) 平均幀率116.2 平均功耗8427.7mW

接下來我們追加測試了《鳴潮》在紅魔10 Pro+的全高畫質表現,以及它開啟超幀+超分之後的效果。

紅魔10Pro+測評

超幀+超分狀態下機身正面溫度

紅魔10Pro+測評

超幀+超分狀態下機身背部溫度

很顯然,在驍龍8至尊版本身強大的性能,以及紅魔10 Pro+強橫硬件配置的加持下,即便是曾經以“優化差”著稱的《鳴潮》,也呈現出了一道平直的幀率曲線。甚至在將超幀、超分全部打開之後,雖然此時平均功耗已經達到了接近8.5W,但紅魔10 Pro+也沒有因此“撐不住”。

總結:硬核電競手機的遊戲體驗,普通設備還真比不了

不難發現,無論是從理論性能、還是實際遊戲幀率的測試結果來看,都能充分感受到紅魔10 Pro+作為“硬核電競手機”的獨特魅力。

紅魔10Pro+測評

從理論性能來看,紅魔10 Pro+可以跑出驚人的、堪稱目前業界最強的成績。這充分證明了電競手機更激進的調校策略既滿足了性能愛好者,同時也為紅魔10 Pro+更流暢的日常使用,以及更長久的“設備壽命”打好了基礎。

紅魔10Pro+測評

到了實際遊戲環節中,紅魔10 Pro+的表現就更有意思了。在默認情況下,它的遊戲功耗其實要比我們預期的更低一些。也就是說,哪怕是紅魔,該省電的時候也會通過調度提高能效比、同時延長續航時間。

紅魔10Pro+測評

但是在刻意地加大負載到極限狀態後,紅魔10 Pro+就真正顯示出了它的價值。哪怕是在接近4K渲染分辨率與120FPS的設置下,紅魔10 Pro+依然可以將高負載遊戲跑到接近滿幀,而這種對於極限遊戲享受的滿足,可以說正是硬核電競手機之於普通旗艦機最大的魅力所在。

當然,由於紅魔10 Pro+值得講的內容實在太多,僅僅一篇專項評測不足以完整地呈現它的魅力。所以在今天這篇內容我們僅僅只是測試了它的性能和實際遊戲表現,對於這款遊戲重器的其他方面,大家不妨期待後續的評測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84189.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1-25 09:08
下一篇 2024-11-25 09:08

相關推薦

  • 藍戟Intel銳炫B570顯卡測評

    Intel在2024年12月3日終於正式發佈了代號Battlemage的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距離第一代銳炫A系列上市已經過去了2年9個月的時間,第二代銳炫B系列顯卡首發銳炫B58…

    2025-04-14
  • RTX4070S和RX7900XT對比測評

    伴隨着CES2025的正式開啟,皮衣男也如約帶來了RTX50系顯卡。當時看到價格表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RTX4070系列及以下型號應該要降價了,至於RTX4080及以上規格的顯卡…

    2025-04-14
  • GeForceRTX5070MASTER顯卡測評

    隨着NVIDIA GeForce RTX 5070的正式發佈,各大AIC廠商紛紛推出對應產品。其中,一位“熟悉的陌生人”——AORU…

    2025-04-14
  • RTX5090D水雕顯卡測評

    作為NVIDIA RTX 50系列的“最強王者”,RTX 5090D不但為玩家們提供了當下最強勁的遊戲性能,同時32GB顯存也為生產力和AI提供了新動力。技…

    2025-04-14
  • 銘瑄B860M終結者測評

    適配英特爾酷睿 Ultra 200 系列的 800 系主板已經正式上市,相較上代,800 系主板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它擁有更多的 PCIe 通道,支持更高頻率的 UDIMM DD…

    2025-04-12
  • 微星MPGB850主板測評

    電腦玩家都知道,AMD和Intel每一代的主板都會有低中高三個檔位系列,每個系列之間會有一定的差異,比如Intel的高端Z系列就支持CPU超頻,而中端的B系列則不支持。AMD則相對…

    2025-04-12
  • 銘凡BD795iSE測評

    自己日常使用的電腦是小主機+顯卡塢,最近感覺性能,主要是CPU的性能弱了一些,加上裸露安置總是有灰塵落在上面,於是又有了改進的心思。沒有地方安置台式機龐大的身軀,ITX小電腦是我所…

    2025-04-12
  • 銘凡BD795M測評

    自從銘凡率先搞起了AMD的MODT之後,感覺已經越來越“喪心病狂”了——在如今7950X還要3000左右的時候,銘凡直接整了個大活:…

    2025-04-12
  • 華南金牌B760M測評

    圈內的人都知道,裝機大佬在給普通用戶裝機時,通常會選用像華南金牌的主板,一是做工紮實,性能很強,二是價格便宜,經濟實惠。並且售後有保障。 前幾天,在給一粉絲組裝電腦時,主板用的就是…

    2025-04-12
  • 華南金牌X99主板測評

    如今的各種軟件是越來越大型,對於配置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我在公司的電腦還在用着I3-4130,主板也是同時期的產品,年代久遠,小毛病特別多,但是質量沒得說,就是不徹底趴窩。經過我…

    2025-04-12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