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的學習方法
- 2、怎樣才能學好C語言?
- 3、學會C語言的好方法
- 4、有什麼學習C語言的好方法
c語言的學習方法
如果剛開始接觸c語言,聽不懂也正常,不要有畏懼的心理,有些小夥伴可能看到部分同學什麼都會,自己就很氣餒,因為這部分同學很可能接觸編程比較早,即使小孩學走路也有一個過程,剛開始有走路慾望-學會站立,腿部有力量-嘗試走路,不斷練習-學會走路。所以不要慌。
學C語言與走路一樣,剛開始一定要有學習的慾望,然後,再制定計劃,不斷練習,量變會引起質變,堅持下去就發現原來這麼簡單。
歡迎關注 公眾號:c語言與cpp編程
1、學習資料
書本推薦:《c primer plus》難得的好書。老譚的書可看可不看,但是這本藍皮的c primer plus是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後面還有完整的c99標準庫,所以適合當個參考書。注意區分一下《c++ primer》和《c primer plus》
如果覺得這幾本書還是有點難,那就先看《C語言程序設計》
有了經驗後要去看看,例子很經典。後來進階可以看看三劍客《c和指針》《c陷阱與缺陷》《c專家編程》
剛學C語言的話可以結合看下C語言編程經典100例;
編譯器:VS,DevC++,VC++,CodeBlocks,C-Free,Turbo C。關於它們的特點網上介紹很多了,就不贅述了。講真,入門和基礎階段你用哪個無所謂,還是選自己喜歡的,不過對於初學者我們推薦Dev C++。可能現在大學課堂用的還是VC++,剛入門自己習慣就行。
視頻推薦:有同學曾經說過,視頻這麼好,上課就不用聽講了,這個是完全錯誤的,視頻是課堂補充,上課還是一定要好好聽講的,視頻可以查缺補漏,系統的學習一下。
上面提到的一些資料整理好了,可以下載:
鏈接:
提取碼:1234
學習方法:
1、過:學習一門新的語言,第一步就是把它所涉及的基礎知識大體過一點,不求深解,只求了解——第一遍:無需了解太過深入的理論,大體知道這門語言是什麼樣的,主要面向哪些場合,一些基本的語法格式是什麼樣的就可以了。
2、抄代碼:剛開始寫代碼,沒有多少人一上來就能立刻自己寫一個很完善很強大的代碼,甚至連基本的語法都會寫錯,這時候抄代碼就很關鍵了,從書上抄,從例子里抄,邊抄邊想,邊想邊回憶語法。
3、模仿改:自己會抄寫一些簡單的代碼,熟悉了一遍此語言的簡單語法後,但還不太清楚怎樣下手寫一個完整的代碼模塊,所以這一步要仿寫了,仿照給出的代碼寫一個屬於自己的代碼
4、勤調試:沒有人能一下子寫出完全正確的代碼,自己試着寫一些代碼,通過不斷調試來驗證自己的一些想法,繼續思考,再次驗證,來回折騰。熟悉一些基本的調試工具以及調試方法。
5、看n遍:出錯或遇到問題時,將代碼從頭看到尾,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快全部記住時,總能找出問題原因,相信方法總會比問題多
6、練重複2-5步三遍以上,不解釋。
7、創新拿出一個完全沒有寫過的代碼,根據要求,一步步的寫出來。如果寫不出來,或者中間一堆錯誤,請參考第六步。
8、悟:主動找到寫代碼的感覺和成就感,並保持下去,世界上最難的語言就掌握了,將成為你軟件生涯永遠的工具。
怎樣才能學好C語言?
1、學好c語言,你可以很好地應付任何一種編程工具。
2、一定要多上機練習,通過程式了解相關知識。幾經反覆方得正果。
3、不要把學習c語言當成一種任務,更不要把它看成很難完成的任務。要充滿自信,只要是一個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學好c語言。始終保持遊戲的心態,多發現其中的樂趣。當感到編程趣味無窮,那你在電腦方面將前程無量。
4、如果一個程式一時無法弄清楚最後暫時放在一邊,過一段時間你可能會從其他的程式中悟出道理。
5、c語言是一個整體,各個方面是有機聯繫的,要從總體上把握它,不要把它割裂成互不關聯的部件。
6、不要完全相信教材(包括本講義),所有結論最好都上機驗證。
怎樣學好c語言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準備工作:一個開發環境,如turbo
c
2.0、visual
c++等開發工具;一本好教材,如譚浩強主編的《c語言程序設計》(第二版)。我當時看的是他的第一版,就為它的簡潔、完美所吸引,簡直愛不釋手,用了兩個星期一口氣看完。
2.
秘密武器
初學者學習計算機語言要會「讀程序」,要對小型的應用型、遊戲型程序感興趣,並模仿去加深對c語言程序設計的理解和操作,只有不斷地寫程序、調試程序才能得到編寫程序的經驗和加深對程序的理解,這也是學習編寫優秀高級程序的秘密武器。
3.
發揚探索精神
學習c語言程序設計有點像做數學難題,只要我們善於思考,善於探索,發揚探索精神去尋找好的設計思想和方法,才能把c語言的精髓真正地掌握。
備戰c語言考試要訣
1.
了解大綱,臨陣不亂
各類筆試中,大多數考題是與大綱要求的基本內容一致的,難度不高,但內容十分廣泛,應牢固掌握c語言考試大綱要求的基礎部分。只有熟悉題型,理解語法、句法,做到心中有數,才能臨陣不亂。
2.
善於歸納,強化記憶
對於需要記憶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如果考試時因此失分就十分可惜。如:c語言中有幾種不同的數據類型?運算的優先級別是怎樣的?因此我們需要善於歸納這些計算機基礎知識,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強化記憶。
3.
重視實踐,善於調試
計算機科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對c語言考試的參加者來說,基礎理論方面要求不高,而上機試題往往是很多考生不能通過考試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勤於實踐。
4.
多做練習,查漏補缺
在認真地學完指定用書後,最好再找些試題,認真地測試一下,一則可以檢查自己的複習情況;二則可以查漏補缺;三則可以調節心理狀況,以備正式考試時沉着冷靜、萬無一失。
學會C語言的好方法
每個人在初學C語言時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疑惑,而且沒有語言基礎的朋友也不清楚怎麼學。結合我自己的經歷,給你提供一下幾點經驗:
1:必須有一本好的教材。用譚浩強的《c程序設計》
就不錯。目前在這方面是銷售量最高的。
2:必須要問!只有書的話是不夠的,畢竟很多東西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了的,一定要多問!
3:做題。《C程序設計》
的每一道題目都要做完!不會的話就請教別人,但是必須先自己思考,寫寫代碼,寫錯了要自己調試,這是一個提高的過程,不要一遇到不會的或者錯誤的代碼就立馬問別人。
4:多看別人的程序,可以上網上找那個C語言經典算法100例,把每一個代碼都研究透。
上面的都做完了,你C語言
應該是比較熟練了。
另外說一句,方法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毅力,要有學好C語言的決心!更要有信心!
不付出努力,是不會得到回報的。
有什麼學習C語言的好方法
初學C語言的朋友應該首先了解C語言關鍵的核心概念(結構化、三個執行流程、優先級、指針、文件、共用體、函數、作用域、重載等 ),只有弄明白了這些才能在今後的學習中遊刃有餘的把握C語言的精髓。這幾個概念就像邏輯線一樣,把整個C語言的體系貫穿起來,給人一種「結構化」的思想體系。下面我簡要談一下這幾個核心概念。
1、從宏觀角度來看,結構化是C語言的編程思想基礎,就是說C語言每一個功能模塊就是一個結構,每一個結構實現一個運算或一個算法,這個結構就用大括號表示「{ }」,大括號裏面的就是算法。尤其注意的是大括號的「}」括在那裡,就決定在哪裡結束算法功能。這些是初學者經常犯的錯誤,往往會把算法功能的結束點弄錯。
2、 三個執行流程就是順序流程、條件流程、循環流程。三個流程都是計算機通用的執行流程,是必須了解的流程,每一個算法都基於這三個流程執行順序。
3、 優先級是對多個函數並列時候優先算法的特權,沒有注意優先級的順序就會把算法出錯,這些優先級是必須記住的。
4、 指針是C語言的重要特點,是對運算速度加快運算的重要精髓。它是對數據地址的操作,而不是對數據的操作。
5、文件和共用體是很簡單的概念,不用多說了。文件顧名思義和日常概念一樣,學過數據軟件的都對共用體了解不是太難。
6、從微觀角度來看,函數是C語言的驅動機制,所有的語句都由函數驅動來實現的。記住函數命令和相關的配置參數,就能好好的利用C的優勢。注意的是,函數不能記錯,不然你將得出錯的結果。如果能學會調試,那就會更深一層了解函數功能的作用。
7、作用域就像使用期限一樣,說明從那裡到那裡所起的作用,在這之外的就不起作用了(過期的東西就不值錢一樣)。把握好作用域的使用方式,就能明確函數的關係,不會在巨大的函數名裏面迷失方向。
8、重載就是為了方便用戶,使用類似於調用的機制給用戶減少寫入時間的功能。就像查字典一樣,你不懂一個字,就要去查字典(相當於調用別的工具來實現你要做的事),而查字典是你已經學會的東西,就可以做這件事了。 學習C語言從大體上了解還不夠,要把各種原理在腦海里模擬一遍,實現把計算機C的功能在人腦里運作,就能從宏觀上把握C的步驟。
教了多年《C程序設計》課程,大多學生覺的這門課程難學。其實,按照我們現在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要求,只要同學們掌握一些方法,克服心理上畏難、不輕言放棄,是完全可以學好的。
《C程序設計》的內容很豐富,按照我們現在的教學大綱,教學的主要內容是基礎知識、四種結構的的程序設計、函數與數組的應用和一些簡單的算法。在學習時,同學們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這些部分,通過實踐(練習和上機調試等熟練掌握。
當然,在初學C語言時,可能會遇到有些問題理解不透,或者表達方式與以往數學學習中不同(如運算符等),這就要求不氣餒,不明白的地方多問多想,鼓足勇氣進行學習,待學完後面的章節知識,前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一方面我感覺是我們同學最欠缺,大多學不好的就是因為一開始遇到困難就放棄,曾經和好多同學談他的問題,回答是聽不懂、不想聽、放棄這樣三個過程,我反問,這節課你聽過課嗎?回答又是沒有,根本就沒聽過課,怎麼說自己聽不懂呢?相應的根本就沒學習,又談何學的好?
學習C語言始終要記住「曙光在前頭」和「千金難買回頭看」,「千金難買回頭看」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方法,就是說,學習後面的知識,不要忘了回頭弄清遺留下的問題和加深理解前面的知識,這是我們學生最不易做到的,然而卻又是最重要的。比如:在C語言中最典型的是關於結構化程序設計構思,不管是那種教材,一開始就強調這種方法,這時也許你不能充分體會,但是學到函數時,再回頭來仔細體會,溫故知新,理解它就沒有那麼難了。學習C語言就是要經過幾個反覆,才能前後貫穿,積累應該掌握的C知識。
那麼,我們如何學好《C程序設計》呢?
一.學好C語言的運算符和運算順序
這是學好《C程序設計》的基礎,C語言的運算非常靈活,功能十分豐富,運算種類遠多於其它程序設計語言。在表達式方面較其它程序語言更為簡潔,如自加、自減、逗號運算和三目運算使表達式更為簡單,但初學者往往會覺的這種表達式難讀,關鍵原因就是對運算符和運算順序理解不透不全。當多種不同運算組成一個運算表達式,即一個運算式中出現多種運算符時,運算的優先順序和結合規則顯得十分重要。在學習中,只要我們對此合理進行分類,找出它們與我們在數學中所學到運算之間的不同點之後,記住這些運算也就不困難了,有些運算符在理解後更會牢記心中,將來用起來得心應手,而有些可暫時放棄不記,等用到時再記不遲。
先要明確運算符按優先級不同分類,《C程序設計》運算符可分為15種優先級,從高到低,優先級為1 ~ 15,除第2、3級和第14級為從右至左結合外,其它都是從左至右結合,它決定同級運算符的運算順序。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說明:
(1) 5*8/4%10 這個表達式中出現3種運算符,是同級運算符,運算順序按從左至右結合,因此先計算5 *8=40,然後被4除,結果為10,最後是%(求餘數)運算,所以表達式的最終結果為10%10 = 0;
(2)a = 3;b = 5;c =++ a* b ;d =a + +* b;
對於c=++a*b來說,按表中所列順序,+ +先執行,*後執行,所以+ + a執行後,a的值為4,由於+ +為前置運算,所以a的值4參與運算,C的值計算式為4*5=20而不是3*5=15了;而對於d=a++*b來說,由於a + +為後置運算,所以a值為4參與運算,使得d的值仍為20,而a參與運算後其值加1,值為5。 這個例子執行後,a的值為5,b的值為5,c的值為20,d的值也是20;
(3)(a = 3,b = 5,b+ = a,c = b* 5)
例子中的「,」是逗號結合運算,上式稱為逗號表達式,自左向右結合,最後一個表達式的結果值就是逗號表達式的結果,所以上面的逗號表達式結果為40,a的值為3,b的值為8,c的值為40。
(4)a=5;b=6;c=a》b?a:b;
例中的a》b?a:b是一個三目運算,它的功能是先做關係運算a》b部分,若結果為真,則取問號後a的值,否則取冒號後b的值,因此c的值應該為6,這個運算可以用來代替if…else…語句的簡單應用。
二.學好C語言的四種程序結構
(1)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設計是最簡單的,只要按照解決問題的順序寫出相應的語句就行,它的執行順序是自上而下,依次執行。
例如;a = 3,b = 5,現交換a,b的值,這個問題就好象交換兩個杯子水,這當然要用到第三個杯子,假如第三個杯子是c,那麼正確的程序為: c = a; a = b; b = c; 執行結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變其順序,寫成:a = b; c = a; b = c; 則執行結果就變成a = b = c = 5,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初學者最容易犯這種錯誤。 順序結構可以獨立使用構成一個簡單的完整程序,常見的輸入、計算,輸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順序結構,例如計算圓的面積,其程序的語句順序就是輸入圓的半徑r,計算s = 3.14159*r*r,輸出圓的面積s。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順序結構都是作為程序的一部分,與其它結構一起構成一個複雜的程序,例如分支結構中的複合語句、循環結構中的循環體等。
(2) 分支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雖然能解決計算、輸出等問題,但不能做判斷再選擇。對於要先做判斷再選擇的問題就要使用分支結構。分支結構的執行是依據一定的條件選擇執行路徑,而不是嚴格按照語句出現的物理順序。分支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的關鍵在於構造合適的分支條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據不同的程序流程選擇適當的分支語句。分支結構適合於帶有邏輯或關係比較等條件判斷的計算,設計這類程序時往往都要先繪製其程序流程圖,然後根據程序流程寫出源程序,這樣做把程序設計分析與語言分開,使得問題簡單化,易於理解。程序流程圖是根據解題分析所繪製的程序執行流程圖。
學習分支結構不要被分支嵌套所迷惑,只要正確繪製出流程圖,弄清各分支所要執行的功能,嵌套結構也就不難了。嵌套只不過是分支中又包括分支語句而已,不是新知識,只要對雙分支的理解清楚,分支嵌套是不難的。下面我介紹幾種基本的分支結構。
①if(條件)
{
分支體
}
這種分支結構中的分支體可以是一條語句,此時「{ }」可以省略,也可以是多條語句即複合語句。它有兩條分支路徑可選,一是當條件為真,執行分支體,否則跳過分支體,這時分支體就不會執行。如:要計算x的絕對值,根據絕對值定義,我們知道,當x》=0時,其絕對值不變,而x《0時其絕對值是為x的反號,因此程序段為:if(x =0時,方程有兩個實根,否則(b^2-4ac =0)
{x1=(-b+sqrt(d))/2a;
x1=(-b-sqrt(d))/2a;
printf(「x1=%8.4f,x2=%8.4f\n」,x1,x2);
}
else
{r=-b/(2*a);
i =sqrt(-d)/(2*a);
printf(「x1=%8.4f+%8.4fi\n」r, i);
printf(「x2=%8.4f-%8.4fi\n」r,i)
}
③嵌套分支語句:其語句格式為:
if(條件1) {分支1};
else if(條件2) {分支2}
else if(條件3) {分支3}
……
else if(條件n) {分支n}
else {分支n+1}
嵌套分支語句雖可解決多個入口和出口的問題,但超過3重嵌套後,語句結構變得非常複雜,對於程序的閱讀和理解都極為不便,建議嵌套在3重以內,超過3重可以用下面的語句。
④switch開關語句:該語句也是多分支選擇語句,到底執行哪一塊,取決於開關設置,也就是表達式的值與常量表達式相匹配的那一路,它不同if…else 語句,它的所有分支都是並列的,程序執行時,由第一分支開始查找,如果相匹配,執行其後的塊,接着執行第2分支,第3分支……的塊,直到遇到break語句;如果不匹配,查找下一個分支是否匹配。這個語句在應用時要特別注意開關條件的合理設置以及break語句的合理應用。
(3)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可以減少源程序重複書寫的工作量,用來描述重複執行某段算法的問題,這是程序設計中最能發揮計算機特長的程序結構,C語言中提供四種循環,即goto循環、while循環、do –while循環和for循環。四種循環可以用來處理同一問題,一般情況下它們可以互相代替換,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環,因為強制改變程序的順序經常會給程序的運行帶來不可預料的錯誤,在學習中我們主要學習while、do…while、for三種循環。常用的三種循環結構學習的重點在於弄清它們相同與不同之處,以便在不同場合下使用,這就要清楚三種循環的格式和執行順序,將每種循環的流程圖理解透徹後就會明白如何替換使用,如把while循環的例題,用for語句重新編寫一個程序,這樣能更好地理解它們的作用。特別要注意在循環體內應包含趨於結束的語句(即循環變量值的改變),否則就可能成了一個死循環,這是初學者的一個常見錯誤。
在學完這三個循環後,應明確它們的異同點:用while和do…while循環時,循環變量的初始化的操作應在循環體之前,而for循環一般在語句1中進行的;while 循環和for循環都是先判斷表達式,後執行循環體,而do…while循環是先執行循環體後判斷表達式,也就是說do…while的循環體最少被執行一次,而while 循環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執行。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這三種循環都可以用break語句跳出循環,用continue語句結束本次循環,而goto語句與if構成的循環,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語句進行控制的。
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並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環中可以有分支、順序結構,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環、順序結構,其實不管哪種結構,我們均可廣義的把它們看成一個語句。在實際編程過程中常將這三種結構相互結合以實現各種算法,設計出相應程序,但是要編程的問題較大,編寫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長、結構重複多,造成可讀性差,難以理解,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將C程序設計成模塊化結構。
(4)模塊化程序結構
C語言的模塊化程序結構用函數來實現,即將複雜的C程序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都編寫成一個C函數,然後通過主函數調用函數及函數調用函數來實現一大型問題的C程序編寫,因此常說:C程序=主函數+子函數。 因些,對函數的定義、調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應用,並通過上機調試加以鞏固。
三.掌握一些簡單的算法
編程其實一大部分工作就是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再以相應的編程語言寫出代碼。這就要求掌握算法,根據我們的《C程序設計》教學大綱中,只要求我們掌握一些簡單的算法,在掌握這些基本算法後,要完成對問題的分析就容易了。如兩個數的交換、三個數的比較、選擇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這就要求我們要清楚這些算法的內在含義,其中選擇法排序和冒泡法排序稍難,但只要明白排序的具體過程,對代碼的理解就不難了。如用選擇法對10個不同整數排序(從小到大),選擇法排序思路:設有10個元素a[1]~a[10],將a[1]與a[2]~a[10]比較,若a[1]比a[2]~a[10]都小,則不進行交換,即無任何操作;若a[2]~a[10] 中有一個比a[1]小,則將其中最大的一個(假設為a)與a[1]交換,此時a[1]中存放了10個中最小的數。第二輪將a[2]與a[3]~a[10]比較,將剩下9個數中的最小者a與a[2]交換,此時a[2] 中存放的10個數中第2小的數;依此類推,共進行9輪比較,a[1]到a[10]就已按從小到大的順序存放。即每一輪都找出剩下數中的最小一個,代碼如下:
for(i=1;i《=9;i++)
for(j=i+1;j a[j]
{temp=a;
a=a[j];
a[j]=temp;
}
結語:當我們把握好上述幾方面後,只要同學們能克服畏難、厭學、上課能專心聽講,做好練習與上機調試,其實C語言並不難學。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6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