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800坐標和2000坐標什麼情況?
800坐標和2000坐標可以轉換,具體情況如下:
解釋分析:首先我們必須要找到80坐標系中同樣的位置的參考,稱為轉換控制點。在CAD中這個轉換點就需要一個就可以了,在arcgis中越多越好,轉換精度更高。
複製80坐標系中的參考圖斑,然後切換到2000坐標系CAD中,粘貼原坐標,然後選擇2000坐標系中的其他圖斑,使用MOVE命令,使2000和80系的共同對應。最後移動完成,我們的圖斑的位置坐標就近視與西安80系的坐標了。
之所以要採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
參心坐標系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較多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國家大地坐標系之間的轉換存在測繪成果的精度損失,不同坐標系下相鄰地形圖的拼接誤差較大。
1954年北京坐標系和1980西安坐標系均為參心坐標系,由於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所採用的坐標系原點、坐標軸的方向等,均與採用現代科技手段測定的結果存在較大差異,其原點與地球質量中心有較大的偏差,坐標系下大地控制點的相對精度僅為10-6。
這導致先進的對地觀測技術所獲取的測繪成果在使用時有一定的精度損失,無法滿足當今氣象、地震、水利、交通等部門對高精度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要求。因此,參心大地坐標系已不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國家2000坐標數據如何轉換成西安80的啊?
國家2000坐標數據不能轉換成西安80坐標系的,但西安80坐標系可以和北京54坐標系轉換。
採用系統轉換加平差改正數的方法實現北京54坐標繫到西安80坐標系的轉換。根據理論推導和實際計算,各種比例尺地形圖的高斯平面坐標改正量只需要使用一個圖廓角點的改正量即可,現統一使用各圖幅左下角圖廓點的改正量;
即每幅圖採用左下角圖廓點的坐標改正數進行東西和南北方向的平移,實現北京54坐標繫到西安80坐標系的轉換。計算公式為:
X80=X54+DX;Y80=Y54+DY。其中DX,DY為坐標改正量。
擴展資料:
西安80是為了進行全國天文大地網整體平差而建立的。根據橢球定位的基本原理,在建立西安80坐標系時有以下先決條件:
(1)大地原點在我國中部,具體地點是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
(2)西安80坐標系是參心坐標系,橢球短軸Z軸平行於地球質心指向地極原點方向,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於格林尼治平均天文檯子午面;X軸在大地起始子午面內與 Z軸垂直指向經度 0方向;Y軸與 Z、X軸成右手坐標系;
(3)橢球參數採用IUG 1975年大會推薦的參數,因而可得西安80橢球兩個最常用的幾何參數為:
長半軸a=6378140±5(m)
短半軸b=6356755.2882(m)
扁 率α=1/298.257
第一偏心率平方 =0.00669438499959 第二偏心率平方=0.00673950181947
橢球定位時按我國範圍內高程異常值平方和最小為原則求解參數。
(4)多點定位;
(5)基準面採用青島大港驗潮站1952-1979年確定的黃海平均海水面(即1985國家高程基準)。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安80坐標系
西安80坐標轉國家2000坐標公式是什麼?
西安80坐標轉國家2000坐標公式,也要使用到公共參數的,而且使用公式容易出錯,最好使用坐標轉換軟件,可以批量換算坐標數據
rtk上怎麼將80坐標轉換為國家2000坐標系
一、1980西安坐標系下1:2.5-1:10萬DLG數據庫轉換
依據相應比例尺分幅進行區域劃分,不考慮橢球體變換,直接利用對應的比例尺圖幅區域的X、Y坐標平移量進行坐標平移;然後按照1954年北京坐標系下DLG數據庫轉換的b~f對應步驟進行。
二、1980西安坐標系下1:2.5-1:10萬DRG數據庫轉換
獲取圖幅對應比例尺圖幅圖廓角點的X、Y坐標平移量,根據平移量計算圖幅定位坐標,修改數據頭文件;然後按照1954年北京坐標繫到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的1:2.5-1:10萬DRG數據庫轉換的b~e步驟進行。
轉換後數據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坐標、1980年西安坐標系分幅。
三、1980西安坐標系下1:2.5-1:10萬DEM數據庫轉換
(1)按照相應比例尺對應圖幅分塊,在需補充內容的鄰接邊各增加一個相應比例尺圖幅;
(2)依據相應的比例尺圖幅的X、Y坐標平移量,進行圖幅坐標平移,並參考像素分辨率確定起算坐標完成數據重採樣;
(3)d按1954年北京坐標系1:2.5-1:10萬DEM數據庫轉換的d、e步驟進行。
四、1:25萬DLG數據庫轉換
(1)將1:25萬分幅的平面坐標平移量轉換為對應的經、緯度平移量或直接獲取對應圖幅的經、緯度平移量;
(2)根據1:25萬分幅的經、緯度平移量,完成1:25萬經緯度數據到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經緯度數據的轉換(1954年北京坐標系需同時考慮橢球體變化和平移量);
(3)依據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下對應的1:25萬標準分幅圖廓進行數據裁切,區域邊緣圖幅中的數據空白區利用相鄰圖幅數據進行補充;
(4)數據後處理,包括:圖廓更改、新格網層添加、數據編輯、數據接邊、拓撲重建、數據入庫等;
(5)更改元數據文件。
五、1:25萬DEM數據庫轉換
(1)利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對應的DLG數據層,重新內插生成DEM;
(2)依據新的DEM更改元數據文件。
擴展資料:
點位坐標轉換方法:
一、模型選擇
全國及省級範圍的坐標轉換選擇二維七參數轉換模型;省級以下的坐標轉換可選擇三維四參數模型或平面四參數模型。對於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與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的聯繫可採用平面四參數模型或多項式回歸模型。坐標轉換模型詳見本指南第六部分。
二、重合點選取
坐標重合點可採用在兩個坐標系下均有坐標成果的點。但最終重合點還需根據所確定的轉換參數,計算重合點坐標殘差,根據其殘差值的大小來確定,若殘差大於3倍中誤差則剔除,重新計算坐標轉換參數,直到滿足精度要求為止;用於計算轉換參數的重合點數量與轉換區域的大小有關,但不得少於5個。
三、模型參數計算
用所確定的重合點坐標,根據坐標轉換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計算模型參數。
四、精度評估與檢核
選擇部分重合點作為外部檢核點,不參與轉換參數計算,用轉換參數計算這些點的轉換坐標與已知坐標進行比較進行外部檢核。應選定至少6個均勻分佈的重合點對坐標轉換精度進行檢核
五、數據庫中點位坐標轉換模型參數計算的區域選取
對於1980西安坐標系下的數據庫,採用全國數據計算的一套模型參數可滿足1:5萬及1:25萬比例尺數據庫轉換的精度要求;採用全國數據計算的六個分區的模型參數可滿足1:1萬比例尺數據庫轉換的精度要求。
對於1954年北京坐標系下的數據庫的轉換,採用全國數據計算的六個分區的模型參數可滿足1:5萬及1:25萬比例尺數據庫轉換的精度要求;按(2°×3°)進行分區計算模型參數可滿足1:1萬比例尺數據庫轉換的精度要求。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
百度百科——西安80坐標系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5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