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f語句介紹
在編程領域中,if語句可謂是一個最基礎的條件語句。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據給定的條件表達式的真假來決定是否執行某段代碼。它的語法形式如下:
if 條件表達式: 代碼塊
其中,條件表達式可以是任何類型的表達式,只有在表達式的結果為True的時候,代碼塊才會被執行。在Python中,任何非零、非空、非空列表、非空元組或非空字典都會被認為是True。而對於數值0,空字符串、空列表、空元組或空字典等則會被認為是False。
二、基本的if語句
基本的if語句通常被用於判斷某個變量是否符合給定的條件。例如: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成年人")
上述代碼的意思是,如果age變量的值大於或等於18,則輸出「成年人」這個字符串。如果age小於18,則代碼塊不會被執行。
三、if-else語句
除了if語句之外,我們還可以用if-else語句來實現根據條件的不同執行不同的代碼塊。其語法形式如下:
if 條件表達式: 代碼塊1 else: 代碼塊2
在上述代碼中,如果條件表達式的值為True,則執行代碼塊1。否則,執行代碼塊2。
例如,我們可以根據成績給出不同的評價:
score = 86 if score >= 90: print("優秀") else: print("良好")
如果score的值大於等於90,則輸出「優秀」,否則輸出「良好」。
四、if-elif-else語句
有時候,我們需要根據不同的條件執行不同的代碼塊。這時候,我們可以使用if-elif-else語句。其語法形式如下:
if 條件表達式1: 代碼塊1 elif 條件表達式2: 代碼塊2 else: 代碼塊3
在上述代碼中,如果條件表達式1的值為True,則執行代碼塊1。否則,如果條件表達式2的值為True,則執行代碼塊2。最後,如果都不滿足,則執行代碼塊3。
例如,我們可以根據分數段給出不同的成績等級:
score = 75 if score >= 90: print("優秀") elif score >= 80: print("良好") elif score >= 70: print("中等") else: print("不及格")
在上述代碼中,如果score的值大於等於90,則輸出「優秀」。否則,如果score的值在80到89之間,則輸出「良好」。如果score的值在70到79之間,則輸出「中等」。最後,如果score的值小於70,則輸出「不及格」。
五、嵌套的if語句
在實際的編程中,我們有時候需要在if語句的代碼塊中嵌套另一個if語句。例如:
age = 18 if age >= 18: print("成年人") if age >= 60: print("老年人") else: print("未成年人")
在上述代碼中,如果age的值大於等於18,則輸出「成年人」。如果age的值大於等於60,則輸出「老年人」。否則,如果age的值小於18,則輸出「未成年人」。
六、總結
if語句是Python中用於條件判斷的最基礎的語句之一。在實際的編程中,我們通常需要根據不同的條件執行不同的代碼塊。在Python中,我們可以使用if語句、if-else語句、if-elif-else語句和嵌套的if語句來實現這個目的。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5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