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餘弦退火(Cosine Annealing)算法,是基於模擬退火(Simulated Annealing)算法的一種優化算法。該算法於2017年由Ilya Loshchilov和Frank Hutter提出,用於部分超參數調整的優化問題。
餘弦退火算法基於餘弦函數的形狀來控制學習率的變化,使學習率隨着訓練輪數的增加,逐漸減小並在中途進行周期性的重啟,從而增加了算法的收斂速度和準確性。
二、核心思想
餘弦退火算法通過餘弦函數控制學習率變化的速率,使學習率在訓練開始時較大,隨着訓練輪數的增加而逐漸減小,直到最小值,之後進行輪數重啟。重啟時會將學習率再次調至初始值,並開始一輪新的周期,而這一周期包含了若干個學習率減小到極小值的過程。
使用餘弦函數的形狀來控制學習率的變化,是因為餘弦函數在前期隨着訓練輪數增加而減小,但在後期開始逐漸上升,從而避免了學習率過早收斂的情況。
餘弦退火算法的重啟,使得學習率在訓練過程中有周期性的變化,從而增加了算法的收斂速度和準確性。
三、算法流程
餘弦退火算法的核心流程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 設置相關參數 total_epochs = 50 steps_per_epoch = 100 lr_max = 0.01 lr_min = 0.001 T_max = total_epochs * steps_per_epoch T_cur = 0 # 創建模型和優化器 model = create_model() optimizer = tf.keras.optimizers.Adam(lr_max) for epoch in range(total_epochs): for step in range(steps_per_epoch): # 計算學習率 lr = lr_min + 0.5 * (lr_max - lr_min) * (1 + np.cos(T_cur * np.pi / T_max)) T_cur += 1 # 更新學習率 optimizer.lr.assign(lr) # 訓練模型 model.fit(train_data, train_label) # 重啟 if epoch % 10 == 0: T_cur = 0
其中,設置相關參數包括:
- total_epochs:總的訓練輪數
- steps_per_epoch:每輪訓練中的步驟數
- lr_max:初始的最大學習率
- lr_min:最小學習率
- T_max:總的訓練步驟數
- T_cur:當前的訓練步驟數
在訓練過程中,根據當前的訓練步驟數,計算出學習率,並更新優化器的學習率。每輪訓練結束後,如果輪數可以被10整除,則進行一次重啟並將當前的步驟數清零。
四、優缺點
優點
- 通過餘弦函數控制學習率的變化,算法的收斂速度較快
- 通過周期性地重啟來增加算法的收斂速度和準確性
缺點
- 只適用於部分超參數調整的優化問題,對於其他優化問題可能效果不佳
- 需要進行大量的超參數調整,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五、總結
作為一種基於模擬退火算法的優化算法,餘弦退火算法通過餘弦函數控制學習率的變化,從而增加了算法的收斂速度和準確性,特別是在處理部分超參數調整的優化問題時效果顯著。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51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