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n()函數的介紹
在Python中,len()函數是一個非常常用的函數,它用於獲取一個字符串、列表、元組等對象的長度。具體來說,len()函數會返回對象中元素的個數,也可以說是對象的長度,因此它適用於獲取任何可迭代的對象的長度。
len(object)函數的語法如下:
len(object)
其中,object參數是需要獲取長度的對象,它可以是任何可迭代的對象。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演示如何使用len()函數來獲取字符串的長度:
str = "Hello, World!" print(len(str))
這個程序的輸出為:
13
這裡使用len()函數獲取字符串”Hello, World!”的長度,因為字符串中有13個字符,所以輸出的結果是13。
二、使用len()函數獲取不同類型對象的長度
除了字符串外,len()函數還可以用於獲取其他類型的對象的長度,包括列表、元組、集合和字典。
1. 獲取列表的長度
列表是Python中最常用的數據結構之一,它可以容納任何類型的元素,包括數字、字符串、對象等等。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len()函數獲取列表的長度:
list = [1, 2, 3, 4, 5] print(len(list))
這個程序的輸出為:
5
這裡使用len()函數獲取列表[1, 2, 3, 4, 5]的長度,因為列表中有5個元素,所以輸出的結果是5。
2. 獲取元組的長度
元組是Python中另一種常用的數據結構,它和列表很相似,也可以容納任何類型的元素,不同之處在於元組是不可變的,也就是說,一旦創建了元組,就無法修改其中的元素。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len()函數獲取元組的長度:
tuple = (1, 2, 3, 4, 5) print(len(tuple))
這個程序的輸出為:
5
這裡使用len()函數獲取元組(1, 2, 3, 4, 5)的長度,因為元組中有5個元素,所以輸出的結果是5。
3. 獲取集合的長度
集合是Python中用於存儲唯一元素的數據結構,它和列表、元組不同,集合中的元素是無序的,並且每個元素都是唯一的。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len()函數獲取集合的長度:
set = {1, 2, 3, 4, 5} print(len(set))
這個程序的輸出為:
5
這裡使用len()函數獲取集合{1, 2, 3, 4, 5}的長度,因為集合中有5個唯一元素,所以輸出的結果是5。
4. 獲取字典的長度
字典是Python中用於存儲鍵值對的數據結構,它類似於一個映射表,在字典中,每個鍵都有一個對應的值。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展示如何使用len()函數獲取字典的長度:
dict = {'a': 1, 'b': 2, 'c': 3, 'd': 4, 'e': 5} print(len(dict))
這個程序的輸出為:
5
這裡使用len()函數獲取字典{‘a’: 1, ‘b’: 2, ‘c’: 3, ‘d’: 4, ‘e’: 5}的長度,因為字典中有5個鍵值對,所以輸出的結果是5。
三、小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Python中len()函數的使用方法,它可以用於獲取字符串、列表、元組、集合和字典等數據結構的長度,其語法非常簡單,只需在函數名後面加上需要獲取長度的對象即可。在實際編程中,len()函數應用非常廣泛,如果您剛開始學習Python編程,建議您先熟練掌握len()函數的使用方法,這對於之後的編程工作將會非常有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PLHC,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49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