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 關於動態數組
因為p是一個int 型指針,結果自然是1
這個辦法求不出數組的元素個數,只有靜態分配的,並且在同一個作用域下可見才可以,sizeof是編譯時求位元組,不是你的運行時求位元組
c語言分配的動態數組過大 調用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
動態數組,如果你是在結構中定義的沒有下標的數組成員。這樣的數組是動態的,但在未使用前大小是0不佔用內存。我們叫它柔性數組。
比如:typedef struct lis{
int a;
int array[];//這就是柔性數組
}LIST;
如果你用malloc申請的大小,那大小看你參數大小。看看是不是代碼在循環申請,沒有free釋放,造成內存泄露。
c語言 動態數組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int num,*p=0,i;
printf(“輸入數組元素個數:”);
/*輸入數組元素個數,保存到變量num中*/
scanf(“%d”,num);
/*動態分配數組存儲空間*/
p = (int *)malloc(sizeof(int)*num);
/*輸入數據*/
for(i=0;inum;i++)
{
scanf(“%d”,p[i]);
}
/*輸出數據*/
for(i=0;inum;i++)
{
printf(“%d “,p[i]);
}
/*刪除動態創建的數組*/
free(p);
return 0;
}
C語言是創建數組快還是動態分配內存快
動態分配內存是在堆上,直接創建數組是在棧中,雖然都是在內存,但性能還是有點區別的
棧是機器系統提供的數據結構,計算機會在底層對棧提供支持:分配專門的寄存器存放棧的地址,壓棧出棧都有專門的指令執行,這就決定了棧的效率比較高。堆則是C/C++函數庫提供的,它的機制是很複雜的,例如為了分配一塊內存,庫函數會按照一定的算法(具體的算法可以參考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在堆內存中搜索可用的足夠大小的空間,如果沒有足夠大小的空間(可能是由於內存碎片太多),就有可能調用系統功能去增加程序數據段的內存空間,這樣就有機會分到足夠大小的內存,然後進行返回。顯然,堆的效率比棧要低得多。
具體到每個場合,兩者體現出來的差異又會不同,跟場景複雜度也有很大的關係,棧勝在簡潔,堆勝在靈活
原創文章,作者:QZOY,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4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