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如何讀JAVA源碼
- 2、我是java初學者,拿到一個做好的java項目代碼,我該如何分析這個代碼結構和採用了什麼java框架技術。
- 3、java代碼解析
- 4、java源碼分析,最好的解答,應該最好逐句解答,這句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不哪樣寫,看的人一樣就看懂了。
- 5、什麼是java源代碼 怎麼查看
如何讀JAVA源碼
本來不想回答,翻到下面那些答覆實在看不過去,就花點功夫整理下吧,希望對有人心能有幫助。
閱讀分析源代碼,一些有效的方法是:
1、閱讀源代碼的說明文檔和API文檔。
2、如果源代碼有用法示例或嚮導,先閱讀這個。
3、了解整個項目的模塊結構,可以按模塊進行閱讀。
4、隨時使用查找功能(或超鏈接)閱讀關聯類或關聯方法。
5、對於有疑問的地方,不妨寫幾行單元測試。
6、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多閱讀優秀的開源項目,代碼閱讀水平會突飛猛進。
我是java初學者,拿到一個做好的java項目代碼,我該如何分析這個代碼結構和採用了什麼java框架技術。
1、拿到代碼查看項目當中是否有readme這樣的文件,如果沒有查看是否有文檔之類的
2、代碼當中沒有文檔,那麼就想你的同事或者其他人要這個框架的介紹或者資料
3、先請教別人這個框架的大體思路
4、自己獨立去按照文檔或者其他人說的思路去看代碼
5、不懂的地方全部記錄下面,一次行去問,有的時候很多問題在你看到後面的東西的時候就自然明白了
6、看懂了代碼之後自己嘗試着寫一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就這麼多了。
java代碼解析
一樓的說的夠全面了,不過稍有誤解.
再來表示抱歉,我對編程語言中的中文名詞非常不了解,所以如果以下的回復對你的閱讀或者理解造成困難,請見諒.
1.首先,要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了解call (pass) by value 和 call (pass) by reference 的區別.簡單來說:
call by value通常是複製這個parameter的值去另外一塊內存里,然後傳給function, 所以在method/function裡邊對這個變量的所有變更,實際上都是對複製過來的鏡像進行操作,不會對原本的variable有任何影響.
call by reference是將parameter的reference傳給function,簡單點理解就是直接把variable傳給function.所以說這個variable的值是可以被function改變的.這個用法在c/c++中非常常見,用法是variable_name.
2.再來,在Java裡邊,你可以很簡單的理解為: Java中只有call by value, 也就是說,所以所有傳給function的parameter本身都不會被改變. (這是最簡單直白的理解,當然也有另一種常從sun的人那邊聽到的說法:Java是call by value + call by reference by value)
3.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為什麼第二個結果是2了. 首先說一下sun官方的解釋: 對於reference type在作為parameter/argument的時候,也是call by value, 但是在你擁有足夠權限時(比方說那個變量是public的, 不是final的等等各種符合的情況),可以修改這個object中fields的值(也就是屬於這個object(嚴謹點講是an instance of the object) 內部的變量, 在你的例子中, ko 裡邊的 a 就是一個field, 所以update(ko)會使ko.a變成2).
4.如果你是一個有過c/c++學習經驗的人或者你以上的解釋很難理解,以下這種說法或許更適合你 (當然了,這只是大多包括我在內有c經驗的人的一種理解方式)
這裡可以引入一個新的概念,pointer. 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變量,它內部所儲存的東西,其實只是另外一個變量的內存地址. 如果對內存沒有概念,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是風箏的線軸,雖然看它本身看不出什麼端倪,但是順着摸過去總會找到風箏,看到它是什麼樣子. 以pointer方式理解Java的人,通常會說: Type variable = new Type(); 這個過程中,最後生成的這個variable其實就是一個pointer,而不是instance本身.
在Java中, 有c/c++經驗的人通常認為Java是call by value.同時,當一個變量用在儲存reference type的時候,實際上儲存的是它的pointer,這也一樣可以解釋為什麼ko.a會有2這個結果,因為雖然pointer被傳到function裡邊時,本身是call by value,無法被改變.但這並不影響function本身對這個pointer指向的object的內容做任何改變. 當然,再次聲明,這只是一種幫助有c/c++經驗的人理解的方法. Sun本身嚴正聲明Java裡邊沒有pointer這個東西的存在.
5. 再來解釋一下為什麼說樓上所說的(或者說樓上引用的)理解略有偏差.
引用”我們上面剛學習了JAVA的數據類型,則有:值類型就是按值傳遞的,而引用類型是按引用傳遞的” 這句話很明顯的有兩點錯誤. 第一點,如果我上面所說的,Java是沒有call by reference的.
第二點,暫且假設Java裡邊是有call by reference的, 這句話依然不成立.
Java中的變量有兩種類型: primitive types 和 reference type.
primitive type包括byte, short, int, long, char, boolean, float和double.
而這8種之外的所有的,都是reference type.
下面是一段對你的貼上來的code的一點延伸,希望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Java中的argument / parameter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
Koo koo = new Koo();
Object o = new Integer(1);
Koo newKoo = new Koo();
update(a);
update(koo);
update(o);
update(newKoo);
newUpdate(newKoo);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koo.a);
System.out.println(o);
System.out.println(newKoo.a);
}
static void update(int a) {
a++;
}
static void update(Koo koo) {
koo.a++;
}
static void update(Object o) {
o = (int) (Integer.parseInt(o.toString()) + 1);
}
static void newUpdate(Koo koo) {
koo = new Koo();
}
}
class Koo {
int a = 1;
}
/*
o = (int) (Integer.parseInt(o.toString()) + 1); 這一行中的(int)純粹是多餘的,是否有這個casting對code本身沒有任何影響. 如果你高興也可以用
o = new Integer(Integer.parseInt(o.toString()) + 1);
或者乾脆
o = Integer.parseInt(o.toString()) + 1;
*/
以上這些code運行之後會得到1 2 1 2的結果. 後面兩個結果可以很好的說明, 即使對objects (reference type variables) 來看, Java所應用的也並不是call by reference. 否則的話,以上code運行結果應該是1 2 2 1
希望你可以真正理解這個新的例子中,產生1212這個結果的原因,從而對Java中的arguments有一個系統全面的認識.
圖片是相關資料的鏈接,知道里貌似不能加網址
java源碼分析,最好的解答,應該最好逐句解答,這句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不哪樣寫,看的人一樣就看懂了。
但是如果連程序最基本的元素——標識符、關鍵字、……等等的都沒有了解的話,那麼最先開始看實例是比較困難的,哪怕是逐句解釋。當然了,可以把概念放到實例中講解,但是這樣一來大量概念和其它信息的相互關聯,未必能讓初學者在一開始就理解實例程序。
我也覺得結合實例的基礎講解比價好,只是不能一味全部是實例,當然也不能全部是概念,要相互結合,適當地概括和總結。
什麼是java源代碼 怎麼查看
你說的java源代碼是指編譯成的class文件前的java文件。
當我們運行.java文件時,它會被系統編譯成.class文件,例如Test.java編譯之後就是Test.class,
源文件就是指Test.java文件,
一般部署項目時,有.class文件就可以發佈運行了,但是如果想修改這個系統,.class是不能修改的,要有.java文件才能修改
也可以上網去下反編譯軟件,就是能把.class文件大部分還原成.java文件的工具,但不是100%還原,而且如果不是正版的,小心有毒啊,什麼的。
原創文章,作者:AJGM,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49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