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紹
Havel算法是一種常用的圖論算法,用於生成簡單圖。它可以通過給定的度序列,判斷該序列是否可以構成一個簡單圖。如果能夠構成,則可以使用Havel算法生成該圖。
二、算法原理
對於給定的n個頂點的度序列$d_1, d_2, …, d_n$,Havel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從$d$序列中選擇一個最大的值$d_i$,令該值減1,然後將$d_i$個度數最大的頂點兩兩連接,得到一個新的度序列。我們不斷地執行上述過程,如果最後得到一個全0的度序列,則說明原始的度序列可以構成一個簡單圖。否則,該序列不可能構成一個簡單圖。
三、算法流程
def havel(d): while True: d.sort(reverse=True) # 將度序列從大到小排序 if d[0] == 0: return True # 如果度序列全是0,則可以構成簡單圖 if d[0] > len(d) - 1: return False # 如果最大度數大於n-1,則無法構成簡單圖 for i in range(1, d[0] + 1): d[i] -= 1 d = d[1:] # 去掉最大值
四、算法示例
假設我們有一個度序列$d=[4, 3, 3, 2, 1, 1]$,現在我們使用Havel算法來判斷是否可以構成一個簡單圖。
首先,我們從$d$序列中選擇一個最大的值$d_1=4$,令該值減1,即$d=[3, 3, 2, 1, 1]$,將$d_1$個度數最大的頂點兩兩連接,得到下面這張圖:
接下來,我們繼續從$d$序列中選擇一個最大的值$d_1=3$,令該值減1,即$d=[2, 2, 1, 0]$,將$d_1$個度數最大的頂點兩兩連接,得到下面這張圖:
繼續從$d$序列中選擇一個最大的值$d_1=2$,令該值減1,即$d=[1, 1, 0]$,將$d_1$個度數最大的頂點兩兩連接,得到下面這張圖:
最後,從$d$序列中選擇一個最大的值$d_1=1$,令該值減1,即$d=[0, 0]$,$d$序列全是0,說明原始的度序列可以構成一個簡單圖。
五、算法分析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到Havel算法生成的圖不一定是唯一的,所以我們無法判斷該圖是否與原始的圖相同。
其次,Havel算法最好情況的時間複雜度為$O(n\log n)$(排序的時間複雜度),最壞情況的時間複雜度為$O(n^2)$(每次迭代都需要掃描$d$序列的所有元素,而且每次迭代$d$序列的大小都會減1,所以需要進行$n^2$次迭代),平均情況下的時間複雜度介於這兩者之間。
六、應用舉例
Havel算法可以應用於構建可靠通信網絡、社交網絡、流程控制網絡等。例如,在可靠通信網絡中,我們希望通過最小化網絡中的故障節點數,實現可靠的信息傳輸。通過使用Havel算法,我們可以構建一個最小化故障節點的網絡。
七、總結
Havel算法是一種常用的圖論算法,用於生成簡單圖。它基於給定的度序列,可以判斷該序列是否可以構成一個簡單圖,並且可以生成一個滿足要求的簡單圖。雖然該算法的時間複雜度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它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原創文章,作者:BHKF,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4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