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是Java中的一種鍵值對的數據結構,其中鍵和值都可以是任意的對象。而HashMap則是Map接口的一種實現,它使用哈希表來存儲鍵值對,可以在O(1)的時間複雜度內進行插入和查找操作。下面從各個方面來深入理解Java中的Map和HashMap。
一、Map接口的基本使用
Map接口定義了一系列常用的方法,它們可以通過鍵來訪問值。例如: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map.put("apple", 1);
map.put("banana", 2);
map.put("orange", 3);
int value = map.get("apple");
System.out.println(value); // 輸出1
for (String key : map.keySet()) {
int value = map.get(key);
System.out.println(key + " : " + value);
}
這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它展示了如何使用Map接口的put、get和keySet方法來操作鍵值對。具體來講:
- 使用put方法添加鍵值對。
- 使用get方法取出指定鍵的值。
- 使用keySet方法得到所有鍵的集合。
需要注意的是,Map中的鍵必須是唯一的,如果添加一個已經存在的鍵的話,它的值會被覆蓋。
二、HashMap的實現原理
HashMap是Map接口的一種實現,它使用哈希表來存儲鍵值對。哈希表是一種基於數組的數據結構,通過散列函數把鍵映射到數組中的一個位置上,然後把值存儲在該位置上。當我們需要查找某個鍵的值時,哈希表會根據鍵再次計算出它在數組中的位置,然後找到這個位置上的值。
HashMap的put和get方法主要依賴於哈希值和equals方法。它們的基本實現如下所示: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if (key == null) {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
return getForNullKey();
}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return e.value;
}
}
return null;
}
從上面的代碼可以看出,當插入一個鍵值對時,HashMap會先計算出鍵的哈希值,並根據哈希值找到鍵需要存儲的位置。如果該位置上已經有了鍵值對,則以鏈表的形式將新的鍵值對加入到鏈表的尾部。對於長度超過一定值的鏈表,則會轉換成紅黑樹來提高查找的效率。
當需要訪問某個鍵的值時,HashMap會先計算出它在數組中的位置,然後找到該位置上的鏈表或紅黑樹,最後在其中查找該鍵的值。
三、HashMap的擴容機制
在使用HashMap時,如果已經存儲的鍵值對的數量超過了容量(即threshold),那麼HashMap就會進行擴容。它的擴容機制主要依靠resize方法來實現,代碼如下:
void resize(int newCapacity) {
Entry[] oldTable = table;
int oldCapacity = oldTable.length;
if (old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
Entry[] newTable = new Entry[newCapacity];
transfer(newTable);
table = newTable;
threshold = (int)Math.min(newCapacity * loadFactor, MAXIMUM_CAPACITY + 1);
}
void transfer(Entry[] newTable) {
Entry[] src = table;
int newCapacity = newTable.length;
for (int j = 0; j < src.length; j++) {
Entry<K,V> e = src[j];
if (e != null) {
src[j] = null;
do {
Entry<K,V> next = e.next;
int i = indexFor(e.hash, newCapacity);
e.next = newTable[i];
newTable[i] = e;
e = next;
} while (e != null);
}
}
}
從上面的代碼可以看出,當HashMap需要擴容時,它會先將原來的數組複製到一個新的數組中,並根據新的容量重新計算所有鍵的位置。也就是說,擴容是非常耗費時間和空間的操作,需要儘可能避免頻繁的擴容。
四、HashMap和ConcurrentHashMap的區別
HashMap和ConcurrentHashMap的最大區別在於線程安全。HashMap是非線程安全的,如果在多線程環境下使用它,可能會導致數據出現錯誤。而ConcurrentHashMap是線程安全的,它使用不同的鎖來控制不同的桶,從而保證多個線程同時訪問它時不會出現問題。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它展示了HashMap在多線程環境下的問題: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for (int i = 0; i < 10; i++) {
new Thread(() -> {
for (int j = 0; j < 100000; j++) {
map.put("key", j);
}
}).start();
}
Thread.sleep(5000);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 99999
從上面的代碼可以看出,雖然我們在10個線程中添加了100000個鍵值對,但是最終結果中只有99999個鍵值對。這是由於在多個線程同時調用HashMap的put方法時,可能會出現數據競爭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使用ConcurrentHashMap: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for (int i = 0; i < 10; i++) {
new Thread(() -> {
for (int j = 0; j < 100000; j++) {
map.put("key", j);
}
}).start();
}
Thread.sleep(5000);
System.out.println(map.size()); // 1000000
從上面的代碼可以看出,通過使用ConcurrentHashMap,我們可以避免數據競爭的問題,保證最終的結果是正確的。
五、總結
本文從多個方面介紹了Java中的Map和HashMap。首先,我們介紹了Map接口的基本使用,包括插入、查找和遍歷的操作。其次,我們介紹了HashMap的實現原理,包括哈希表、鏈表和紅黑樹等內容。然後,我們介紹了HashMap的擴容機制,以及它和ConcurrentHashMap的區別。最後,我們需要重點關注HashMap自身的實現和使用,從而保證程序在使用中不會出現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JDRI,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4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