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概念
神經網絡是一種高度並行的算法,它基於生物神經系統對信息處理的模擬,解決了許多傳統算法難以解決的問題。Matlab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在神經網絡方面也有豐富的資源。在了解Matlab神經網絡代碼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些核心概念。
1. 神經元
神經元是神經網絡的基本單位,也稱為節點。它類似於人腦中的神經元,接收輸入信號,之後將其加權,再使用激活函數處理,最終產生輸出信號。
2. 層
神經元常常被組織到層中,一般分為輸入層、隱藏層和輸出層。輸入層接收外部輸入,輸出層產生輸出結果,隱藏層不與外部直接交互,只是完成中間計算。
3. 權重
連接上的權重是神經網絡中的重要概念。神經元的輸入會乘以對應的權重值,並加上偏置值。
二、創建神經網絡
在Matlab中創建神經網絡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使用nprtool,它能夠很方便地進行網絡的配置和訓練。另一種則是手動創建神經網絡,一般需要使用neural network toolbox。這裡介紹手動創建神經網絡的方式。
1. 初始化
net = feedforwardnet(hidden_sizes);
創建一個全向前反饋神經網絡。其中hidden_sizes表示隱藏層神經元的數量。可以通過設置hidden_sizes的不同取值,改變神經網絡的層數和每層的神經元數量。
2. 設置訓練函數
net.trainFcn = 'trainscg';
trainscg是神經網絡的自適應權重調整算法。它有很好的收斂性,適用於大規模數據的訓練。
3. 設置訓練參數
net.trainParam.epochs = 100;
net.trainParam.goal = 0.01;
epochs表示訓練的迭代次數,goal表示訓練的誤差目標值。這些參數調整需要根據實際問題進行。
4. 添加層
net = addlayer(net,layers{i},'tansig');
這個命令可以添加一個層到神經網絡中。其中layers表示一個cell數組,包含每層神經元數目。tansig是雙曲正切函數,是神經網絡中的激活函數,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激活函數。
5. 編譯神經網絡
net = configure(net,input,output);
這個命令可以編譯神經網絡。其中input和output表示輸入和輸出數據。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
6. 訓練神經網絡
net = train(net,input,output);
輸入數據input和輸出數據output經過編譯後,就可以使用train命令進行訓練。訓練過程中,神經網絡會不斷調整權值和偏置值,直到達到指定的目標誤差值或訓練次數為止。
三、應用案例
神經網絡的應用廣泛,這裡介紹一個簡單的應用案例:使用神經網絡實現手寫數字識別。
1. 準備數據
使用load命令導入Matlab自帶的手寫數字數據集mnist_test.mat和mnist_train.mat。
load mnist_test.mat
load mnist_train.mat
2. 數據處理
將手寫數字的圖片放縮到28*28的大小,並且將其轉化為灰度圖像。
Xtrain = double(reshape(train_X,28,28,[]))/255;
Xtest = double(reshape(test_X,28,28,[]))/255;
3. 設置網絡
input_layer = 28*28;
hidden_layer = 100;
output_layer = 10;
net = feedforwardnet(hidden_layer);
net.trainFcn = 'trainscg';
net.trainParam.epochs = 50;
net.trainParam.goal = 0.01;
net = addlayer(net,'output',10);
net.layers{2}.transferFcn = 'softmax';
net = configure(net,Xtrain',train_labels');
4. 訓練網絡
net = train(net,Xtrain',train_labels');
5. 測試網絡
predict = net(Xtest');
[~,I] = max(predict,[],1);
accuracy = 100*sum(I'==test_labels)/length(test_labels);
四、小結
Matlab神經網絡代碼基本上就是這樣,儘管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些步驟可能有些複雜,但是只要仔細學習,並且多加實踐,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掌握這項技術。
原創文章,作者:TMHU,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4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