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全站儀放樣步驟
- 2、全站儀放樣步驟有哪些?
- 3、如何使用全站儀放樣或放點。
- 4、全站儀點放樣的具體步驟.
- 5、用全站儀坐標放樣步驟
- 6、全站儀放樣的具體操作過程?
全站儀放樣步驟
1、將全站儀架設到基準點,打開儀器,轉動望遠鏡後,打開激光器對中,進行整平,只上下調動其中兩個腳架,將圓水準器調平後再調管水準器精平,再看對中點是否居中,如有偏差,只移動儀器,再進行精準調平,直到對中為止。
2、打開全站儀,進入菜單選項,選擇放樣測量,進入測站設置,按照圖紙輸入測站基點坐標後,進入後視點輸入,將儀器十字絲對準後視點稜鏡中心後,按確定鍵,這樣儀器已經設置好坐標方位。進行反覆測站,防止誤差較大。
3、進入測距選項,將稜鏡架設到複測點位,整平,望遠鏡十字絲對準稜鏡中心,選擇坐標測量,打出坐標與現有坐標進行對比,相差不大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放樣程序。
4、進入放樣測量中的放樣數據,輸入要測定的未知點坐標進行測定,輸入坐標後按儀器顯示角度方位進行調整,將稜鏡移動到正確方位進行距離測量,根據儀器上顯示距離稜鏡進行適當的前後調整。
5、對測出來的點,畫圈打差,打上木樁,在木樁上訂上釘子,對木樁周圍進行壓實操作防止木樁鬆動,並在記錄本上記錄好數據。
全站儀放樣步驟有哪些?
1、設站。\x0d\x0a在控制點上擺設儀器,對中整平。\x0d\x0a設置測站參數,輸入測站坐標,儀器高。\x0d\x0a2、定向。\x0d\x0a望遠鏡瞄準後視方向。\x0d\x0a設置後視參數,輸入後視坐標\x0d\x0a完成後視後,可直接測量一下後視點坐標,作為校核。\x0d\x0a3、放樣。\x0d\x0a在菜單中(多數儀器在主菜單)選擇放樣功能\x0d\x0a輸入放樣點的坐標,確認後儀器會顯示距離及角度參數。\x0d\x0a按顯示屏提示轉動望遠鏡,當水平角偏差為0時固定。\x0d\x0a指示跑稜鏡者走到視線方向,按儀器給出的距離,估計他應該去到的位置。\x0d\x0a測量一次。儀器會顯示距離的差值,一般負數表示往儀器方向移動,正數則往相反方向移動。\x0d\x0a再測量一次。重複這個步驟,知道距離差值符合要求為止。\x0d\x0a這就是要放樣的點了,施測一下坐標,記錄。
如何使用全站儀放樣或放點。
一:站點在已知點上:
1、然後開始建站, 先輸入站點坐標,然後 根據提示 輸入 後視點坐標,把儀器對準後視點,然後按設置, 測好後站就建好了, 這時候要反測下後視點,看測量出的後視點坐標和你輸入的坐標差多少,如在允許範圍內,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放樣。
2、根據儀器提示輸入放樣點坐標,輸入後 一般儀器會顯示 角度 、 距離、 這表示根據你輸入的數據儀器算出要放樣的點和站點的關係, 然後 把儀器轉到水平角數據顯示為0°0分0秒,這表示要放樣的點在這條線上。
3、在儀器前方另一人拿稜鏡對準儀器,測量下,會顯示比如 -30米 或+30 米, 表面你所要放的點前進或後退30米, 不同正負號表示前進後退可能不同。 那持稜鏡人就按照操作儀器人的提示前進或後退至點位時就可以打樁了,然後在樁上打釘,繼續精確定位。 等精確好了,這點也就放好了。
二: 儀器架在未知點上:
1、那就是在操作第一種情況前 加上個後方交會 程序就可以了。
2、儀器進入後方交會程序,先輸入已知點A坐標然後照準A點測距,後輸入B 點坐標然後照準B點測距. 然後 計算 可以算出站點坐標。
擴展資料
1、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測距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2、全站儀與光學經緯儀區別在於度盤讀數及顯示系統,根據測角精度可分為0.5″,1″,2″,3″,5″,7″等幾個等級。
3、全站儀幾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測量領域。電子全站儀由電源部分、測角系統、測距系統、數據處理部分、通訊接口、及顯示屏、鍵盤等組成。
4、同電子經緯儀、光學經緯儀相比,全站儀增加了許多特殊部件,因此而使得全站儀具有比其它測角、測距儀器更多的功能,使用也更方便。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全站儀
全站儀點放樣的具體步驟.
第一:選擇一個已知點,架設儀器,整平-對中,輸入該點坐標以設置測站點,同時由另一人在另外一個已知點架設稜鏡。\x0d\x0a第二:輸入後視點坐標後,將全站儀瞄準稜鏡進行後視,測距-記錄。\x0d\x0a第三:放點,輸入需要放樣點的坐標。\x0d\x0a第四:將全站儀旋轉使得水平角為0度,然後將稜鏡架設至全站儀目鏡的延長線上,前後移動,使得測量的水平距離為零,至此該點放樣完成。
用全站儀坐標放樣步驟
有些初入職場的同學可能對全站儀有些不太了解不會使用坐標放樣,下面我們就來用全站儀坐標放樣步驟吧。
01
將全站儀平穩的放置在測試站點位置,取好測試距離,避開路面不平凹凸位置。
02
放置好之後,按電源鍵將全站儀開機啟動。開機後,將目鏡轉動360度,使屏幕顯示垂直過”0″。
03
轉動望遠鏡,按住MUNE菜單鍵進入菜單界面。
04
按F2進入角度測量程序界面。
05
按住S.O鍵,按F3進入放樣程序進行坐標放樣。屏幕會有提示:選擇一個文件,可以按F4鍵跳過這個文件選擇過程。然後屏幕進入坐標放樣1/2菜單。
06
按F1輸入測站點,屏幕會有測站點名顯示。按F3(坐標提示)依次輸入:N,E,Z坐標位置,輸入完成再按ENT鍵。
07
按F1鍵,屏幕顯示輸入位置——,再按鍵盤上數字鍵輸入具體的放樣NEZ坐標數值。重複輸入一次NEZ坐標值,再按回車鍵。
08
按F1鍵,屏幕顯示輸入位置——,再按鍵盤上數字鍵輸入全站儀儀器高,輸入完成按ENT鍵,確認輸入數值,屏幕進入坐標放樣1/2菜單。
09
按F2鍵,依次輸入後視點。
10
按F3鍵,屏幕顯示:輸入N,E坐標值後,照準稜鏡,儀器發出響聲。鬆開水平和垂直制動螺旋,上下轉動全站儀器,調整確認後視點。
11
按F4鍵,確認全站儀測量現場的方位,屏幕進入坐標放樣1/2菜單。
12
按F3鍵,進入放樣點界面,屏幕顯示放樣點名。按F3鍵,依次輸入:N,E,Z坐標位置。輸入完成按F4鍵進行確認回車。
13
屏幕顯示全站儀稜鏡的高度數值,按F1鍵,輸入稜鏡高度數值,輸入完成按F4鍵回車確認。再按F4回車繼續,確認屏幕顯示角度差為0。
14
水平制動全站坐標儀器,調整水平指數達到屏幕顯示dHR為0即完成。
15
對全站儀的望遠鏡進行上下轉動調整,當稜鏡對準中心,按F3鍵,屏幕顯示dHR,dHD,dZ大致距離。
16
按F1鍵進行精確測量,指揮持稜鏡人在全站儀望遠鏡上十字絲豎線方向進行上下前後移動操作,達到屏幕顯示dHD為0。
17
當dHR,dHD,dZ均為0時,表示放樣點的測試完成。稜鏡桿尖位置即為放樣點。
18
按全站儀上的F4鍵繼續下一個站點的放樣,步驟參照前面第五步,後續轉移站點放樣的步驟也重複操作即可。
全站儀放樣的具體操作過程?
具體操作如下:
1、將我們的全站儀架設到已知點(基站點),打開儀器,轉動望遠鏡後,打開激光器對中,進行整平,只上下調動其中兩個腳架,將圓水準器調平後再調管水準器精平。再看對中點是否居中,如有偏差,只移動儀器,再進行調精平,反覆直到對中為止
2、然後進入儀器菜單項,選擇放樣測量,進入測站設置,輸入測站基點坐標後,進入後視點輸入,將儀器十字絲對準後視點稜鏡中心後,按確定鍵。這樣儀器已經設置好坐標方位,再找個已知坐標點進行坐標複測,確認無誤後就可以進行外業測量工作
3、進入菜單項,將稜鏡架設到複測點位,整平,望遠鏡十字絲對準稜鏡中心,(看儀器性能而定)選擇坐標測量,打出坐標與現有坐標進行對比,相差不大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放樣程序
4、還是進入放樣測量中的放樣數據,輸入我們要測定的未知點坐標進行測定,輸入坐標後按儀器顯示角度方位進行調整,將稜鏡移動到正確方位進行距離測量。
根據儀器上顯示距離稜鏡進行適當的前後調整。(這一過程中一定要把稜鏡調平-圓水準器)直到儀器上顯示為幾毫米甚至更小為止,這就是我們要測定的未知點的點位。
5、測定出未知點位後,我們最好打上木樁,訂上釘子,再用混泥土沿木樁四周圍護好以免鬆動,這樣放樣就完成了。
一:站點在已知點上:
開始建站, 先輸入站點坐標然後
根據提示 輸入 後視點坐標,把儀器對準後視點
按設置, 測好後站就建好了, 這時候要反測下後視點,看測量出的後視點坐標和你輸入的坐標差多少
如在允許範圍內,就可以進行下一步放樣,如不在,則需要找出原因,原因來自三方 面: 儀器問題, 人問題, 點坐標問題。 在解決好後可以進入下一步放樣了。
根據儀器提示輸入放樣點坐標,輸入後 一般儀器會顯示 角度 *** 距離*** 這表示根據你輸入的數據儀器算出要放樣的點和站點的關係, 然後 把儀器轉到水平角數據顯示為0°0分0秒,這表示要放樣的點在這條線上。
在儀器前方另一人拿稜鏡對準儀器,測量下,會顯示比如 -30米 或+30 米, 表面你所要放的點前進或後退30米, 不同正負號表示前進後退可能不同。 那持稜鏡人就按照操作儀器人的提示前進或後退至點位時就可以打樁了
在樁上打釘,繼續精確定位。 等精確好了,這點也就放好了。
二: 儀器架在未知點上: 在操作第一種情況前加上個後方交會程序就可以了。
儀器進入後方交會程序,先輸入已知點A坐標然後照準A點測距,後輸入B 點坐標然後照準B點測距. 然後 計算 可以算出站點坐標,.
算出站點坐標後,就又回到上面第一種情況了,繼續按照一的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原創文章,作者:MWXL,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3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