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329_1,11G32911圖集

本文目錄一覽:

為什麼圖集11G329-1中沒有填充牆及隔牆的抗震措施?

329系列圖集都是針對結構構件的。非結構構件的填充牆構造措施要見另外兩本圖集:

06SG614-1《砌體填充牆結構構造》和02SG614《框架結構填充小型空心砌塊牆體結構構造》

圖集11G329一1中鋼筋搭接長度

鋼筋類型 混凝土強度等級

C20 C25 高於C25

R235鋼筋 35d 30d 25d

月牙紋 HRB335鋼筋 45d 40d 35d

HRB400鋼筋 55d 50d 45d

注:1.當帶肋鋼筋直徑d不大於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表中值減少5d採用;當帶肋鋼筋直徑d大於25mm時,其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表中值增加5d採用。

2.當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受力鋼筋易受擾動時,其搭接長度宜適當增加。

3.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受壓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200mm。

4.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低於C20時,R235、HRB335牌號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表中C20的數值相應增加10d,HRB500鋼筋不宜採用。

5.對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鋼筋的搭接長度,當抗震烈度為七度(及以上)時應增加5d。

6.兩根不同直徑的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的鋼筋直徑計算。

能用得着不?

11G329-1圖集43頁剪力牆豎向鋼筋連接構造

●牆問題(1):在03G101-1 圖集中剪力牆豎筋在頂端要求錨入板中有個錨固長度,當剪力牆頂有暗梁AL 時,是否只需錨入AL 夠錨固長度即可?■答牆問題(1):剪力牆豎向鋼筋彎折伸入板內的構造不是「錨入板中」(因板不是牆的支座),而是完成牆與板的相互連接。暗梁並不是梁(梁定義為受彎構件),它是剪力牆的水平線性「加強帶」。暗梁仍然是牆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獨立於牆身而存在,所以,當牆頂有AL 時,牆豎向鋼筋仍然應彎折伸入板中。●牆問題(2):剪力牆鋼筋、AL 鋼筋之間相互關係是怎樣,圖集中為什麼不畫出?端頭直鉤是從麵筋上過,還是從下面過?直鉤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圖集中剪力牆豎筋要求穿越AL,是否理解為剪力牆豎筋從AL 鋼筋中穿過,若這樣剪力牆豎筋保護層又增加了一個AL 鋼筋直徑?■答牆問題(2):比較合適的鋼筋綁紮位置是:(由外及內)第一層為牆水平鋼筋(水平鋼筋放在外側施工方便),第二層為牆豎向鋼筋及AL 箍筋,第三層為AL 縱向(水平)鋼筋。端頭直鉤與AL 箍筋為同一層面,所以從麵筋上過。牆筋直鉤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標高與牆頂標高的關係(特殊情況下二者可能有較小的高差),當二者一平時,牆筋直鉤位置在板的上部。●梁問題(1):03G101-1:平法梁縱筋伸入端柱支座長度的兩種計算方法:以第54-55 頁為例,梁縱筋伸入端柱都有15d 的彎錨部分,如果把它放在與柱縱筋同一個垂直層面上,會造成鋼筋過密,顯然是不合適的。正如圖上所畫的那樣,應該從外到內分成幾個垂直層面來布置。但是,在計算過程中,卻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算法,這兩種算法都符合圖集的規定;第一種算法,是從端柱外側向內側計算,先考慮柱縱筋的保護層,再按一定間距布置(計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縱筋、第二排上部縱筋,再計算梁的下部縱筋,最後,保證最內層的下部縱筋的直錨長度不小於0.4laE;第二種算法,是從端柱內側向外側計算,先保證梁最內層的下部縱筋的直錨長度不小於0.4laE,然後依次向外推算,這樣算下來,最外層的樑上部縱筋的直錨部分可能和柱縱筋隔開一段距離。這兩種算法,第一種較為安全,第二種省些鋼筋。不知道圖集設計者同意採用哪一種算法?■答梁問題(1):應按第一種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較大,按54 頁注6 實行。●梁問題(2):關於03G101 圖集第54 頁「梁端部節點」的問題,是否「只要滿足拐直角彎15d 和直錨長度不小於0.4laE 的要求,則鋼筋錨入支座的總長度不足laE 也不要緊。」■答梁問題(2):laE 是直錨長度標準。當彎錨時,在彎折點處鋼筋的錨固機理髮生本質的變化,所以,不應以laE 作為衡量彎錨總長度的標準,否則屬於概念錯誤。應當注意保證水平段≥0.4laE 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滿足,應將較大直徑的鋼筋以「等強或等面積」代換為直徑較小的鋼筋予以滿足,而不應採用加長直鉤長度使總錨長達laE 的錯誤方法。● 梁問題(3): 對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圖集,在最早的《96G101圖集》的「原位標註」中有「第4 條」:「當梁某跨支座與跨中的上部縱筋相同,且其配筋值與集中標註的樑上部貫通筋相同時,則不需在該跨上部任何部位重複做原位標註;若與集中標註值不同時,可僅在上部跨中注寫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圖4.2.4a)。」然而在後面兩本圖集中,這一條不見了,但「圖4.2.4a」依然存在中間一跨的上部跨中進行原位標註的實例。再以《03G101 圖集》的「圖4.2.7」為例,在KL3、KL4、KL5 的中間跨,也都採用了「上部跨中注寫」的方法,可見這種方法還是很適用的。建議在《03G101 圖集》中,肯定《96G101 圖集》「原位標註」中的「第4 條」。■ 答梁問題(3): 應該在03G101 修版時還原該條規定。● 梁問題(4): 《03G101-1 圖集》第24 頁「註: 2、當為梁側面受扭縱向鋼筋時,……其錨固長度為 la 或 laE 」。 現在的問題是:當抗扭鋼筋伸入端支座時,若支座寬度(柱寬度)太小,不滿足直錨時,是否進行彎錨? 如果進行彎錨,「彎折長度」如何取定?我想到兩種辦法:

關於(11G101-1混凝土施工圖集)中現澆混凝土框架抗震構造 與 (11G329-1建築物抗震構造詳圖圖集)區別

11G101-1是只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來表達出混凝土構件的(包括抗震和非抗震的)構造及大樣做法。

11G329-1專說混凝土結構抗震的構造及大樣做法,並不拘限於平面整體的表達方法。

兩本圖集的依據都是現行的各種設計規範,有同等的效力。相互如有抵觸,應以相應規範為準。

11G329-1圖集剪力牆水平筋三級抗震混凝土C30接頭50的鋼筋搭接長度是多少求

哦給老婆11G329-1圖集剪力牆水平筋三級抗震混凝土

C30

接頭50的

鋼筋搭接長度

是多少求

領口

原創文章,作者:TGVH,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3266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TGVH的頭像TGVH
上一篇 2024-10-03 23:53
下一篇 2024-10-03 23: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