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誰知道《籃球火》劇中霹靂隊教練W的那部車是什麼牌子??
- 2、吉普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 3、積架cj原版顯示屏值錢嗎
- 4、請問現在國內那裡有買CJ-7吉普車??多少錢??給我些資料!!!
- 5、福特探險者往事(上):美國純正全尺寸SUV的起源與進化
- 6、今天在路上見到一台桑塔納的吉普。。。。。
誰知道《籃球火》劇中霹靂隊教練W的那部車是什麼牌子??
吉普(JEEP)是一個品牌,而不是一種車型。世界上第一輛吉普車是1941年在二戰中為滿足美軍軍需生產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作為吉普的鼻祖,單獨擁有這一註冊商標。在中國,吉普品牌僅限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使用。也就是說,除此之外所有的越野車,如三菱、豐田或其他公司生產的車,都不能叫吉普這個名字。
Jeep的起源
從1941年7月23日至今,Jeep品牌一直象徵著真正的四輪驅動性能、創新技術和持續改進。六十多年前,Jeep通過Willys-Overland開創了四輪驅動細分市場,並在1983年以其四門四輪驅動Jeep切諾基開闢了緊湊型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的蓬勃發展之路。如今,Jeep車依然與第一輛Jeep車血脈相連。Jeep從1950年註冊為國際性商標,已經成為全球最著名的消費品牌之一,並且已經成為越野性能的國際代名詞。如今,Jeep車銷往全球將近100個國家,銷量已經超過900萬輛。在過去60多年中,Jeep品牌已經建立了粗獷、多功能和真正四輪驅動動力的聲譽。不僅在軍用領域,而且在像耕種和自然災害救援等平凡領域,Jeep也始終佔據是主角地位。幾十年來,Jeep品牌一直提供眾多引導潮流的先鋒車型,包括戰爭年代的Willys MB以及當今的車型。Jeep品牌在汽車領域率先定義了運動型多用途車(SUV)細分市場,並將繼續引領SUV市場的未來。
Jeep的起源
1938年初期,歐洲戰火開始蔓延;美國陸軍總部向所有汽車製造公司公開徵詢一款輕型偵查車款,以便取代傳統用來傳遞軍情與負責先遣偵查任務的軍用三人座摩托車。1940年夏季,美國軍方對外表達較為具體的製造想法,希望是一款輕量化、好操作、耐用度高、可信賴及靈活的車型,同時又須符合軍方所要求的規格。最後有三家汽車公司參與競標,同時製造1,500部的車輛供軍方進行實地越野測試。結果由Willys-Overland所提交的設計構想雀屏中選,而這款由Willys-Overland所交出的車型,最後與Ford及Bantam的設計構想加以綜合改良,以更符合軍方要求的車型。美國軍方於1941年7月23日這一天,與位於俄亥俄州Toledo的Willys-Overland車廠簽訂製造Willys MB車款的合約,Jeep從此便正式開始拓展汽車市場領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約有六十萬部的Jeep車種加入作戰行列,證明了Jeep產品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軍隊陸續自歐陸撤退。當地居民以使用Jeep為樂,於是開始將它應用在日常工作上,Jeep以其優異的耐用性及可靠度,讓人們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園及版圖。由於人們太享受Jeep所帶來的寬廣生活空間,因此Jeep很快地便被用來作為營造生活樂趣的運輸工具。
Jeep大事紀
1941 Willys-Overland車型在美國陸軍軍車製造合約競標中得標
1941/7/23 位於俄亥俄州Toledo的Willys-Overland車廠與美國軍方簽訂製造Willys MB車款的合約;首次掛上Jeep品牌的車輛正式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
1945 第一輛民用Jeep車型–CJ-2A問世
1946 Willys-Overland推出一款車界首創的鋼製旅行車
1949 推出搭配六汽缸引擎的四輪傳動車型,成為今日Jeep Cherokee的前身
1948 推出搭載四汽缸引擎的雙門運動旅行車Jeepster
1949 更精緻化的CJ-3A問世,成為日後國際知名的Jeep Universal車
1950/6/30 Jeep登記為美國境內及國際間合法的註冊商標
1953 Kaiser公司買下Willys-Overland車廠,改名Willys Motors
1954 外型曲線化的CJ-5車型登場,成為搶手的四輪傳動車型,受歡迎的程度一直持續到1983年
1957 推出具有獨特的座廂底置引擎設計、車首造型為平面車頭的FC系列(Forward Control)車型
1962 嶄新的J系列–Jeep Wagoneer旅行車及Jeep Gladiator小貨車上市,這兩款車型搭載前所未有的自排變速箱,從頭到腳均是原創性的全新設計,也更具越野用途。Jeep對外稱之為」全新的純種Jeep」
同年,Willys Motors正式更名為Kaiser Jeep Corporation
1965 推出代號Dauntless的V-6引擎,可輸出兩倍於Hurricane標準式四汽缸引擎的強大馬力;以及代號「Vigilante」、可輸出250匹最大馬力的V8超強引擎
1965 全新1966年式Super Wagoneer亮相
1966 重新設計曾於1950年代持續生產的Jeepster系列,推出涵蓋旅行車、四門敞篷車、小貨車及雙門敞篷車等車款的1967年式Jeepster Commando新車型
1970/2/5 美國汽車公司(AMC—American Motors Corporation)接收Kaiser Jeep公司,再度刺激了Jeep產品線的成長及擴張,並為Jeep塑造了70年代的新形象—駕駛Jeep上山下海是一件有趣的事!
1971 推出限量版Renegade第二代車型,相當於CJ-5的四輪傳動車型
1972起 所有的Jeep車型全採用了AMC製造設計的新引擎–排氣量4,982c.c.及5,899c.c.的兩具V8引擎。而Jeep Universal的名號也改為更為簡潔的Jeep
1973 Wagoneer車系採用了Jeep的獨家專利技術:Quadra-Traca,首創自動化全時四輪傳動系統
1974 Jeep家族新添一款動感十足的Cherokee兩門車型(四門車型於1977年推出)
1976 陸續推出CJ-7首創附有可拆卸模製塑料車頂的選用配備,與CJ-8 Scrambler後廂開頂式貨卡車型
1978 添加真皮座椅、冷氣空調系統及立體音響等標準配備的Wagoneer Limited問世,提供Jeep的車主更豪華先進的駕車感受
1984 推出全新Cherokee–唯一一款既提供四門車型、又有全時(CommandTrac)或可切換式非全時(SelectTrac)兩種四輪傳動系統可選擇的產品
1984 Jeep停產著名的CJ-5,將主力放在CJ-7及CJ-8 Scrambler的製造上
1985 Jeep Comanche輕便貨車上市,成為Jeep首輛全新貨車系列
1986 暢銷的CJ-7停產,1987年式全新Wrangler亮相
1987/8/5 克萊斯勒汽車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買下AMC,開啟了Jeep歷史上嶄新的一頁
1990/3/22 Jeep共計已生產一萬部的Cherokee
1991 Grand Wagoneer及Comanche貨車自生產線退休
1993 全新的Grand Cherokee問世
1996 推出全新Wrangler,其受歡迎的程度再次為汽車界創立了新的里程碑
1998/11/7 戴姆勒奔馳公司(Daimler-Benz)與克萊斯勒公司(Chrysler)合併為戴姆勒克萊斯勒集團(DaimlerChrysler Group),Jeep再度易主
1999 全新改款的Grand Cherokee,以全新的造型及更精緻奢華的風貌襲卷豪華越野車種市場
2001 全新一代的Cherokee於美國正式上市
補充資料
吉普名稱的起源:Jeep一詞的來歷,要確切地考證已經不可能了。目前存在以下很有趣的三種說法:
說法一:在字典中,Jeep一詞的意思,一是指「護航的小型航空母艦」,另一個就是我們在這裡要談的小型的越野車——吉普車。但是按照美國海瑞頓先生的說法,早在1934年人們就把一種擁有特殊裝備的鑽井大卡車稱為「吉普」了。
說法二:40年代當第一輛吉普的樣車交到軍方試驗車場時,管理車場的美國大兵按照習慣要給每一種試驗車輛取一個綽號, 「吉普」的發音,是源於一種四分之一噸重美國軍隊偵察車的名字——GP,GP即General Purpose,中文意思為「通用功能」,所以就按GP的諧音取名為Jeep。另外有趣的是,二戰期間,吉普曾被士兵們戲稱為「Just Enough Essential Parts(僅有足夠的零件)」的首字母縮略詞。
說法三:在明尼阿波利斯——摩蘭能源公司有一位試車司機,非常喜歡當時流行的、一個很可愛的又相當頑皮的細長的中性小動物漫畫形象——「尤金尼吉普」,它來自1936年美國的一本讀者很多的滑稽連環畫”Popeye”(波沛),就是我們在電視中看的系列卡通片《大力水手》的初期版本。連環畫中有一個既象貓又象狗的卡通動物,它的叫聲是「Jeep,Jeep”,因而被叫作—“Eugene the Jeep”(尤金尼吉普),這個綽號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正規的名稱反而被遺忘了。尤金尼吉普喜歡到處亂跑,機智勇敢並且善於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險境且屢屢化險為夷。這位司機看上了他所駕駛的汽車也有同樣的特點,便乾脆把他駕駛的「四輪驅動汽車」叫做「吉普」了。人們認為管越野車叫吉普車很貼切,也隨着叫起來了,軍隊的士兵們更是喜歡把四輪越野汽車叫做吉普。二戰結束後,威利斯公司敏感地察覺到這個名稱中蘊藏着的巨大商機,於1950年6月13日,將Jeep正式註冊為商標品牌,並配以「在強有力的吉普面前,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經典廣告詞,打響了吉普車的商戰。後幾經易手,1987年歸於克萊斯勒旗下。人們習慣將所有的輕型越野車稱之為吉普車。Jeep註冊商標經Chrysler授權後可以使用,如印度早期生產的馬辛德拉吉普和我國的「北京JEEP」,現在連「北京」兩個字都去掉了,得到Chrysler公司的正式認可。其他生產越野車的廠家則盡量避免使用JEEP一詞,以免引起糾紛,而多用SUV、RV等縮寫詞。
吉普公司歷史變遷
公司名稱中英文對照:
Bantam Car Company 班塔姆汽車公司
Ford 福特汽車公司
Willys-Overland Motors 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
Willys-Motors 威利斯汽車公司
Kaiser-Jeep Motors 凱瑟吉普汽車公司
American Motors Corp. (AMC) 美國汽車公司
AM General (AMG) 美國通用:AMC的軍品生產公司,現在生產悍馬
Jeep Corp. 吉普公司:AMC的民品生產公司
Daimler Chrisler 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
30-40年代:最早生產吉普的有三家公司:班塔姆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在文中我們簡稱:班塔姆、福特、威利斯。
50年代:1953年,亨利凱瑟公司購買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新的公司被命名為威利斯汽車公司。
60年代: 1963年,威利斯汽車公司改名為凱瑟吉普汽車公司。
70年代:1970年2月,美國汽車公司(AMC)收購了凱瑟吉普汽車公司,並將軍品和民品生產分為AM General ( AMG ) 和Jeep Corporation 兩個公司。
80年代:80年代初期,法國雷諾(Renault)曾入股AMC成為大股東,這一歷史非常短暫;1987年8月5日,克萊斯勒公司兼并了AMC。
90年代:1998年11月17日,克萊斯勒與戴姆勒奔馳合併成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
補充 JEEP服飾 :
設計風格:Jeep®服飾產品設計風格充分體現個性化、功能性及自然、舒適、實用的特點,令穿着者相信Jeep®服裝不僅僅適合他們,更適合他們所鍾愛的生活方式。款式、面料都強調了戶外活動服裝所應該具備的功能性和舒適性。設計、生產嚴格遵循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產品理念,每款都必須經美方嚴格審批才得以上市。
這一季的風格是帶有一點鄉村和懷舊的感覺,意味着回到一種寧靜又恬適的生活狀態,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得到了心靈的凈化,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處理問題。享受詩意的棲居,遠離工業社會的喧鬧和繁華,並有一種優雅的鄉村味道。
吉普是哪個國家的品牌
jeep是美國的品牌。
Jeep翻譯成中文就是吉普,這是一個美國的汽車品牌,只生產發售SUV車型。jeep創立於1941年,jeep越野車最初是為二戰中美國軍方使用的,但由於耐用可靠空間大,日常生活也實用,就一直沿用至今。
jeep旗下擁有多款名車,例如牧馬人、自由光、指南者等,在中國*些年發展越來越差,主要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多,出現一年召回兩次的情況。而且在空間上,它也不再有優勢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jeep在美國國內價格是大眾化類型的,但在中國市場,就定位為了豪車,價格高了不少。
jeep的經典車型
1、威利斯MB
在1941年-1945年,威利斯一共生產了三十多萬輛吉普MB,在戰爭結束後,美國大兵帶領了塵土、疲倦和英雄返回了美洲大陸,吉普MB這款車型,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Jeep鼻祖。
2、第一輛民用Jeep,型號CJ-1
在二戰結束後,隨着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工業也在不斷的提升,威利斯考慮到自己的生計問題,隨後就推出了第一款民用版車型-CJ系列。CJ就是「Civilian Jeep」的縮寫,第一輛民用Jeep的型號就叫CJ-1,後來還相繼生產了CJ-2、CJ-3、CJ-5等車型。
3、威利斯Jeep Station Wagon
這款車型的推出提高了JEPP自身品牌的影響力,上市之後十分受歡迎,它也是歷史上首款全鋼旅行車。在1946年推出的這款車;直到1965年才停產。
積架cj原版顯示屏值錢嗎
值錢。
積架XJ型號。積架汽車於1935年成立,創始人是威廉·里昂爵士。積架汽車是英國豪華車、跑車和轎車SUV品牌,現在歸印度塔塔集團所有。12.3英寸全液晶儀錶板,是積架XF內飾的亮點之一。12.3英寸液晶屏幕還支持3D虛擬導航地圖的全屏顯示,非常酷。
請問現在國內那裡有買CJ-7吉普車??多少錢??給我些資料!!!
在1944年,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開始研製CJ-1A(CJ代表民用吉普)。第一輛車型,取名為多用途CJ-2A,在1945年投產,價格為1090美元,該車型具有豪華的特性,如尾門及自動風擋雨刷。這是世界公認的吉普系列產品——堅固耐用的民用車。 二戰以後,威利斯·奧夫蘭多這個名字名揚四海。但是,在 1953年,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被亨利凱瑟公司購買。新的公司被命名為威利斯汽車公司。在這期間,威利斯公司誕生了富有傳奇色彩的CJ-3系列吉普。最著名的就是CJ-3B了。 這是 威利斯 公司 CJ-3A的升級產品。從1953年新車下線至1968年車型停產,CJ-3B整整15年的生命期讓它成為了一種汽車文化廣為傳播。此外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如《獵鹿人》、《巴頓將軍》、《早安,越南》,也不乏CJ-3B的身影。1954年威利斯汽車公司推出頗受大眾歡迎的CJ5四輪驅動車。雖然在以後幾年裡不斷地對該車型加以改造,但是這種車型基本特性和造型卻一直保持到1983年。 其實作為民用吉普的 CJ-5從1948年開始是首先裝備在美軍部隊里的,此後,出於對它經典車型的認可,同時又受到大眾的廣泛推崇,CJ-5迅速成為了吉普發燒友們的最愛,我國上海也曾仿製過CJ-5吉普車,牌號為’長江牌’60年代是吉普汽車史上最有意義的時期。因為真正的民用運動型多用途汽車市場誕生了。這期間比較有代表性的是JEEPSter,它是一款 敞篷式運動休閑型車,顯現出了六十年代運動型多用途車( SUV)的些許雛形,而在後續的幾代車型中,它都沒有停止過發展與變化。 而 62年推出的 吉普 Wagoneer正式上市以來,它就一直保持着四輪驅動車的技術先進性,造型新穎而時尚的內飾豪華性以及車身寬敞舒適的三大特點,可以說Wagoneer就是近幾年風光無限的’SUV’車系的起始點。在它成就了吉普汽車史上第一款民用車型封號之後的三十年間,Wagnoeer也為’SUV’車種的定型書寫下重要的一筆。1970年2月,美國汽車公司(AMC)購買了凱瑟吉普汽車公司,重新推動了吉普系列的發展和擴大。 就在收購之後的 1976年, JEEP推出了有史以來最為引以自豪的車型–CJ-7。CJ-7後期的絕大部分款型,則都是以在吉普車系中首次裝備塑模車頂和鋼製車門為主要特點的,而其中幾款甚至使用到軟棚和鋼樑的車身結構來體現精緻的靈巧動感。所以,CJ-7突出個性的設計造型受到了一大批吉普迷的喜愛。
福特探險者往事(上):美國純正全尺寸SUV的起源與進化
開門見山毫不掩飾,如果你要問我「什麼是一台預算四十萬的完美三排座SUV?使用場景是五天城市兩天郊野」,那我會回答你:全新福特探險者。
▲全新福特探險者
福特探險者Explorer,這是一個誕生至今已經30年的名字,比起 汽車 工業大把年過半百的經典名號自然還算年輕,但它過去三十年的經歷,卻非尋常之輩可比——從誕生之日起,福特探險者Explorer就以成為一台完美的三排座SUV為目標,不斷進化,而且每一步進化的腳步,都無比堅定。
「如何讓一個擅長跋山涉水、酷愛爬石頭的叛逆小伙變身柏油大道上健步如飛的奶爸?」
一切要從探險者Explorer的前身說起。雖然福特探險者的 歷史 只能追溯到三十年前的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可它的前身卻是早已名聲在外的、福特旗下除了Mustang之外另一款佩戴馬標的車型,那是一匹前腿踩地、後腳撩起蹶子向後猛踢的烈馬——福特Bronco。
▲福特作為一家很喜歡用小動物命名產品的公司,馬標顯然不止一匹
就像很多其他SUV製造商喜歡宣傳自己的產品是業界首創、SUV始祖一樣,烈馬Bronco雖然首次亮相於1965年的8月——晚於1960年底就誕生的萬國牌Scout以及從二戰之後從美國軍車小步改進的Willys CJ系列、大西洋對岸的路虎衛士前身Series I——但福特卻有一個相當理直氣壯的理由來稱呼自己的Bronco才是現代SUV始祖。
前面提到的這些同年代產品要麼源自卡車衍生、要麼是軍車改進而來,硬軸設計加上行程較短、硬度太高的板簧大行其道,其實並不適合城市道路行駛。
而Bronco的設計師在它的前軸用上了螺旋彈簧,雖然現在的民用車裡螺旋彈簧顯然已經是稀鬆平常的東西,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Bronco給那些嘗鮮購買平時城裡通勤、周末郊野爬溝的SUV初代客戶帶來了出色越野性能與舒適公路性能雙全的深刻印象。
而螺旋彈簧在SUV上的首次應用,卻是福特後來執迷於不斷折騰、持續改進硬件基礎來保證駕乘舒適性的初次印證。
▲福特對於初代Bronco可以兼顧越野路況與日常路面的均衡性能非常有信心
對了,福特也不會承認Jeep是二戰美利堅軍車Willys Jeep的唯一創造者,由一家小公司Bantam、福特、當時還保持獨立的Willys-Overland三家共同參與的軍方訂單競標中,這台車型有過三種設計原型,Bantam是最早完成樣車參與測試的、但財務上無力支撐軍方的大規模訂單,福特的GP車型是最終軍方統一車型設計之前產量最高、首批供給美軍自己而非盟軍、底盤設計懸掛最為出色的那一個,而Willys-Overland則是在軍方最終統一車型設計之前因動力最強而受到士兵青睞的那一個。
實際最後美國軍方統一軍車標準時,最終成為Jeep CJ系列前身的這台小吉普同時有着兩個名字——
Willys MB與Ford GPW,Willys是公司名,MB首字母M指的是Military軍方訂單、B指的是設計上比Willys原來的A型設計改進一版;
福特這邊的GPW則是G為Government政府訂單,P為福特對該車型80英寸軸距的稱謂,W則是軍方統一車型設計並由Willys開始大批生產但依然需要福特的大規模流水線來支持,從而讓Willys授權福特同時生產,兩者最終的產量比大約是9:7。
此外,後來被Jeep註冊成自己外觀專利的平頭髮動機蓋與衝壓七孔前臉還是最初福特的原型車Pygmy、以及後來福特設計的量產版本GP車型首先使用的。至於「Jeep」這個名字,也是大兵們口口相傳軍車型號GP(實際上是福特版本型號)的讀音演變而來。
▲最初測試中的福特GP原型車Pygmy
給福特解釋過為何他們認為自己是現代SUV創始者後,再來講講從Bronco到Explorer的演變,Bronco的誕生可以說迎合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 社會 的多方面的需求。
一方面二戰結束二十餘年經濟恢復且蓬勃發展促使了人們對於精神 娛樂 上層需求的渴望,除了城市與公路的柏油大道可以被大馬力肌肉車與由另一匹小馬Mustang帶領的Pony Car大軍滿足,廣闊的北美平原與大農場間多樣化的溝壑與丘陵、砂石地貌迫切需要一台周中通勤、周末爬石頭沖沙子的多面手來滿足;另一方面,經歷過戰爭的歸國退伍大兵對戰場上縱橫輾轉於歐洲戰場或是東南亞半島、太平洋戰場的Willys MB與Ford GPW青睞有加,全地形征服的痛快之感遠非尋常城市用車所能滿足。
於是乎,與Lee Iacocca一起提出Mustang車型想法(1964年誕生並大獲成功)的福特產品經理Donald Frey,又提出了Bronco車型最初的設想,不錯的越野能力必須與出色的公路舒適性結合,簡單的車身造型可以提供敞篷、硬頂與皮卡三種選擇—— 一個提供自由暢享鄉間野趣而又不犧牲日常通勤需求的方案。
對了,福特在這台車型上首次提出了「Sports Utility」的概念,這也是現代SUV稱謂縮寫「Sport Utility Vehicle」的開始。
▲被福特成為「跑車新物種」(New Kind of Sports Car)的Bronco,皮卡版本的型號名稱就用了「Sports Utility」
Bronco誕生之後,不可避免地與它的小馬兄弟Mustang一樣遇到了與競品一起體型越長越大的命運,從1965年獨有平台車長3米85、軸距2米34、車寬1米74的爬石頭神車,到1977年起的第二代就開始與全尺寸皮卡福特F系列皮卡同平台,數代之後又漲到了1991年長4米66、寬2米01、基於F-150全尺寸皮卡平台的雙門大型SUV(對的,你沒看錯,日常爬石頭需求當然得堅持雙門設計);
福特的調研部門發現,80年代的年輕人與那些60年代的前輩一樣,也需要一台體積更為緊湊、短小精悍的SUV——順理成章的,福特旗下除了F系列全尺寸皮卡外的另一個皮卡平台,中型皮卡Ranger的平台被賦予了這一使命,一台長度剛剛超過4米的Bronco II誕生了;
▲重新回歸本源的Bronco II,純粹、小巧、精幹,目標客戶是當時的美國年輕人
不過作為全尺寸大哥Bronco的小兄弟,Bronco II並不是本文的重點,但這台車的懸架卻是我要說的。Bronco II在1983年誕生之時,使用了福特在60年代時為旗下F系列卡車發明的一種前懸掛形式——「Twin I-Beam」與後來的「Twin Traction Beam」(後驅與四驅區別)。
這種懸掛在六十年代誕生之時,相比大把競爭對手使用的硬軸整體式懸掛,可謂領先了一個時代、並且完美契合城市道路與郊野道路混合的使用工況,相比於完全獨立的雙叉臂與麥弗遜前懸掛,「Twin I-Beam」懸掛行程更長,在跋山涉水、爬溝過坎時更為輕鬆,相比於行程接近、但設計原始的硬軸整體式懸掛則又可兩邊獨立上下調節壓縮彈簧、一邊車輪吸收路面振動衝擊時不會影響另一邊車輪貼伏地面,公路行駛更為舒適。
而這個設計也成為福特旗下皮卡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到世紀之交的優勢賣點。又一個福特堅持不斷折騰、持續改進硬件基礎來保證駕乘舒適性的證明……
▲「Twin I-Beam」與 「Twin Traction Beam」,成為福特六十年代到二十世紀末皮卡及SUV車型兼顧越野與公路性能完勝北美競爭對手的殺手鐧
Bronco II的產品生命周期並未堅持太長的時間,八十年代末期,福特北美的調研部門又發現這種SUV車型正在偏離個人通勤承載生活、周末爬石頭尋找樂趣的原始用途,越來越多的家庭用戶開始考慮購買空間更大、乘坐更舒適的SUV而非大型轎車(當時北美的大型與中大型轎車市場還是十分暢銷的,但此後開始下滑直至近十年來銷量幾乎被SUV市場蠶食殆盡),一個四門的、可以方便坐下一家人而非讓家人從翻起的前排爬上爬下的車型方案初現其型——
1990年2月福特啟用了旗下F系列皮卡在60年代曾經用過的車款名字「Explorer」,來命名一款四門五座,在Bronco II基礎之上衍生而來的SUV車型,也就是第一代探險者,同時不願意放棄雙門市場的福特依然保留了雙門Explorer,將其命名為Explorer Sport。
▲初代探險者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廣告,依然以兼顧郊野越野路面與城鎮公路行駛作為賣點
初代福特探險者Explorer還是Bronco II所基於的中型皮卡Ranger的U1非承載平台,並使用「Twin I-Beam」/ 「Twin Traction Beam」前懸掛以改進駕乘舒適性,不過折騰硬件上癮的福特顯然不會滿足於此。
1994年誕生的二代探險者Explorer將U1非承載平台的前懸掛更改為雙叉臂形式,雖然損失了一部分越野能力,但對於即將到來的世紀之交,越來越多SUV買家面向城市的用車需求更為貼合。對了,1997年二代探險者Explorer增加了第三排座位作為選配,這幾年北美市場的三排座SUV老二——漢蘭達當時還有3年才會出生,而七座版本則還有7年。
▲將「Twin I-Beam」/ 「Twin Traction Beam」前懸掛更新為雙叉臂全獨立懸掛的二代探險者Explorer
不過二代探險者對於前懸架的改進只是又一場對駕乘舒適性追求(折騰)的開始,在世紀之交2000年即將亮相的三代探險者是福特的重頭戲,雖然在北美本土遙遙領先所在級別,但福特的管理層決定要把探險者更多地賣到全球市場,依然使用傳統的非承載底盤,但駕乘舒適性研發目標全面對標當時在北美市場頗受好評的初代雷克薩斯RX車型——非承載縱置平台對標承載式橫置平台,一個看似不可能贏下的挑戰。
▲世紀之交的第三代探險者,福特開始把目光投向歐洲市場與亞洲市場
說到這裡又得提一個題外話:大部分全球車企一般都以本土研發中心為基礎,北美、歐洲、日系品牌在世紀之交全球化浪潮開始之前幾乎都是如此,但福特卻是特立獨行的一個,看過我前幾年文章的讀者應該記得,福特是一家二戰前後即開始確立歐洲、北美雙中心布局的全球 汽車 公司,北美部分更強勢的皮卡與SUV車型、以及大排量動力總成;歐洲分部更強勢的中小型車、緊湊級車與小排量動力總成,形成互補。
而歐洲分部這一次貢獻給三代探險者車型的是駕駛性與乘坐舒適性等多方面傳統歐洲車更強的項目。2000年底到來的三代探險者在底盤上的改進包括但不限於:對於二十世紀傳統美系車非常難得的四輪獨立懸掛、改進350%扭轉剛性的車架、垂向與縱向屈服強度各自改進26%等等,持續改進硬件基礎來保證駕乘舒適性的又一步升級。
▲小步快跑又一次獲得改進的四代探險者,非承載平台的潛力即將被福特壓榨到極限
2005年中,四代探險者到來。在重大改進的三代探險者之後,將車架供應商從Tower International改為麥格納之外,車架剛性進一步增強,並將後懸架進一步設計改進、大幅削減後懸架對於第三排腿部空間的影響,新增的眾多電子車身穩定系統與更新的內置DVD導航系統也使得四代探險者的日常易用性顯著增強。
不過這個時間點對於一路改進至此的四代探險者來說卻略微尷尬,承載式車身的SUV正開始大批量出現在市場上,雖然越野性能基本沒有,美國人民喜聞樂見的拖拽性能也與非承載大梁車架所賦予的天生神力無法相比,但那些非豪華品牌抑或是近豪華品牌從轎車平台上衍生而來的橫置承載式SUV,顯然比非承載式的四代探險者在乘坐舒適性上有先天優勢,四代探險者就算再怎麼依賴於懸架設計、避震阻尼等等調教方面的改進,也無法不為下一代車型所面臨的競爭局面感到擔憂。
▲科幻效果的概念車身軀之下,是福特宣布要將五代探險者改為承載式平台的大變革
2008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上,福特展出了一台被命名為「Explorer America」的概念車,開始變得有些圓潤的造型之下,福特告訴媒體這會是一台承載式Unibody車身的橫置平台SUV,Boooom,對於探險者的「死忠粉」簡直是世界末日:探險者,怎麼可以沒有大梁!
但隨後2010年底到來的五代探險者證明市場非常歡迎這一次改變,五代探險者再一次成為北美大型SUV的銷量冠軍,這一次,它靠的是成為橫置承載式Crossover後的內部乘坐空間、後備箱空間、以及在硬件上與競爭對手同一起跑線、調教上更佳的駕乘感受與舒適性、還有與時俱進的車機系統配置等等,同時數款使用渦輪增壓技術的EcoBoost發動機也讓五代探險者保持了在本土市場對日系競爭對手的動力優勢、與對北美本土競爭對手的油耗優勢。
對了,這一代探險者開始正式進入了中國市場,純正美式進口大三排的身份、並不算太弱的四驅系統與高低搭配的兩款動力總成,讓它順利成為進口SUV市場的「三排奶爸」車銷量冠軍。
▲五代探險者的前後數個版本均在國內有售,以進口身份常年月均銷量保持在一千台上下
至此,跋山涉水、擅長爬石頭的Bronco與Ford GPW的後代探險者Explorer,變身柏油路上健步如飛的奶爸……
預告: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一起回顧了探險者——這部「美國國民SUV」的前身、起源,以及從一代到五代的一次次進化……而誕生於承載式縱置發動機布局、福特最新CD6平台的全新第六代探險者,則是這部車型一次更為劇烈的蛻變——在「福特探險者往事(下)」中,你將讀到全新第六代探險者又是如何從一個「超級奶爸變身為魅力大叔」,以及對它競爭力的詳細分析。
文|Jenwayz
圖|網絡
今天在路上見到一台桑塔納的吉普。。。。。
什麼叫桑塔納的基普?我認為樓主提出這個概念有兩種可能:
1\樓主認為吉普型的車都是吉普.其實吉普是美國汽車的一個品牌,是越野車的一個品牌.吉普
吉普,可能是到目前為止最為人們所熟悉的車型。一輛車不認識,如果它外表夠威猛,輪胎夠粗大,我們乾脆就叫它 —-吉普!這在知識產權上多少侵犯了克萊斯勒公司的權益,因為只有它們才有對吉普這個名稱的使用權利,這當然是玩笑話。不過也從中看出了吉普車的知名度。
要想全面認識吉普這個車型的來龍去脈,還是先讓我們將時鐘調回到 66年前吧。
吉普的雛形
早在 1938年,西歐戰火爆發之際,美國軍方向全美所有汽車生產廠家言明,他們正在尋求一種執行通訊及先遣偵察任務的新車並以之替代傳統的三輪摩托車。到1940年夏季,軍方把其想法確定為尋找一種通用功能的車。該新車應該是一種輕型、容易駕駛、堅固、具有可靠安全性以及操作靈敏的特點且其設計規格必須達到軍方提出的要求。有三家公司對此做出反應: 威利斯、福特、班塔姆。
威利斯公司和福特公司按照軍方提供給他們的班塔姆公司的設計方案生產出了樣車。在班塔姆公司設計方案的基礎上,威利斯生產的 ‘quad’和福特的’pygmy’樣車分別做了改動和改進。威利斯的樣車因為發動機的塊頭太大,整車重量大大超出了軍方規定的車身重量。孰料威利斯’因禍得福’,後來軍方提高了對車身重量的限量,配備強勁發動機’go devil(無畏)’的’威利斯’反倒成了唯一滿足軍方對馬力規定標準的車輛。也許這就是歷史開的一個小玩笑。不過,由於班塔姆是一家很小的汽車公司,產品滯銷,行將破產,而威利斯汽車公司實力比較雄厚,軍方最終把這筆單子交給了威利斯,因為美軍需要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的車輛。
這種車型在戰場上一炮打響,它用途廣泛,適應能力強,且零件可互換,成本低廉。 「吉普」一詞就是在這個時期逐漸產生的,不過,關於它的起源,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流傳至今的有兩個版本:
第一種說法 可以追溯到 19世紀30年代連環漫畫形象,那是個相當頑皮的細長小動物,取名為尤金尼吉普。尤金尼吉普喜歡到處亂跑,機智勇敢並善於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險境且屢屢化險為夷—–正如一輛吉普車。
依照另一些人的說法,「吉普」的發音,是源於一種四分之一噸重美國軍隊偵察車的名字 —–「通用功能」 ( general purpose) 的兩個英文單詞詞首字母「 gp」連續讀音的效果。
正在戰火紛飛時,精明的威利斯公司意識到了 ‘吉普’這個名字的巨大感召力,不失時機地把它註冊成了自己的商標。從此’吉普’這個詞就成了一個汽車品牌的名稱,不再局限於特指哪一種汽車。
在1944年,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開始研製cj-1a(cj代表民用吉普)。第一輛車型,取名為多用途cj-2a,在1945年投產,價格為1090美元,該車型具有豪華的特性,如尾門及自動風擋雨刷。這是世界公認的吉普系列產品——堅固耐用的民用車。
二戰以後,威利斯·奧夫蘭多這個名字名揚四海。但是,在 1953年,威利斯·奧夫蘭多汽車公司被亨利凱瑟公司購買。新的公司被命名為威利斯汽車公司。在這期間,威利斯公司誕生了富有傳奇色彩的cj-3系列吉普。最著名的就是cj-3b了。 這是 威利斯 公司 cj-3a的升級產品。從1953年新車下線至1968年車型停產,cj-3b整整15年的生命期讓它成為了一種汽車文化廣為傳播。此外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如《獵鹿人》、《巴頓將軍》、《早安,越南》,也不乏cj-3b的身影。
1954年威利斯汽車公司推出頗受大眾歡迎的cj5四輪驅動車。雖然在以後幾年裡不斷地對該車型加以改造,但是這種車型基本特性和造型卻一直保持到1983年。 其實作為民用吉普的 cj-5從1948年開始是首先裝備在美軍部隊里的,此後,出於對它經典車型的認可,同時又受到大眾的廣泛推崇,cj-5迅速成為了吉普發燒友們的最愛,我國上海也曾仿製過cj-5吉普車,牌號為’長江牌’。
60年代是吉普汽車史上最有意義的時期。因為真正的民用運動型多用途汽車市場誕生了。這期間比較有代表性的是jeepster,它是一款 敞篷式運動休閑型車,顯現出了六十年代運動型多用途車( suv)的些許雛形,而在後續的幾代車型中,它都沒有停止過發展與變化。
而 62年推出的 吉普 wagoneer正式上市以來,它就一直保持着四輪驅動車的技術先進性,造型新穎而時尚的內飾豪華性以及車身寬敞舒適的三大特點,可以說wagoneer就是近幾年風光無限的’suv’車系的起始點。在它成就了吉普汽車史上第一款民用車型封號之後的三十年間,wagnoeer也為’suv’車種的定型書寫下重要的一筆。
吉普ster
吉普ster
而 62年推出的 吉普 wagoneer正式上市以來,它就一直保持着四輪驅動車的技術先進性,造型新穎而時尚的內飾豪華性以及車身寬敞舒適的三大特點,可以說wagoneer就是近幾年風光無限的’suv’車系的起始點。在它成就了吉普汽車史上第一款民用車型封號之後的三十年間,wagnoeer也為’suv’車種的定型書寫下重要的一筆。
吉普 wagoneer
1963年生產的吉普瓦格尼爾貨車以及吉普鬥士卡車是第一次完全為民用而不是為軍隊設計出的兩種車型。並且 在吉普卡車系列中配備了四輪驅動,所以才真正意義上為人們提供了運動和冒險的雙重體驗。由於是吉普向皮卡車型的引入,因此為了保證品牌的認知, willys將其’w’字樣的標誌安排在了車尾擋板的正中位置,同時,也為了不抹殺人們對於jeep的印象,在早期的宣傳上,willys公司也繼續沿用了醒目的’jeep’名稱以確保市場形象。
吉普皮卡
而 1967年推出的jeepster commando是為了對抗福特新車bronco(1966年)的威脅而設計的,但是就正處於城市發展期的當時來講,這種類似於轎車形式的吉普卻受到了空前的歡迎。其中軟頂、敞篷和皮卡三種型式都成為了jeep很多後輩車型的典範,甚至被其他汽車生產廠商吸取為轎車車型的樣本。
吉普jeepster commando
1970年2月,美國汽車公司(amc)購買了凱瑟吉普汽車公司,重新推動了吉普系列的發展和擴大。
就在收購之後的 1976年, jeep推出了有史以來最為引以自豪的車型–cj-7。cj-7後期的絕大部分款型,則都是以在吉普車系中首次裝備塑模車頂和鋼製車門為主要特點的,而其中幾款甚至使用到軟棚和鋼樑的車身結構來體現精緻的靈巧動感。所以,cj-7突出個性的設計造型受到了一大批吉普迷的喜愛。
吉普cj-7
吉普cj-7(換裝大輪胎)
1981年,cj-8 scramblers替代cj-5開始量產,由於其外形設計給人以短小精悍的感覺,所以很多人也稱它作’short jeeps’。cj-8是美國民用吉普cj系列中最有特色的一款,其實多數時候,人們倒是更希望把它當作一種小型的皮卡車來使用。這款車的外形在當時受到了頗多非議,但是不管人們對它是褒是貶,在八十年代,cj-8的銷售業績都是屬於前列的。
吉普cj-8
1974年切諾基誕生了,並由此被載入吉普的歷史。’切諾基’取自美洲印第安部族切諾基土著人。他們世代居住在山區,由於生活和狩獵的需要,他們擅長在山地攀行,以此表示’切諾基’汽車能攀過岩石、涉過泥沙,征服艱難險阻,到達勝利的彼岸。
1984年新切諾基問世了。它是唯一的裝有四門的緊密性運動型多功能車。問世之後 便迅速風靡全球,此後其外形和內部鮮有改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切諾基 1997型面市之前。1997型內飾煥然一新,外部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進,並配備了雙安全氣囊,在兩輪驅動車型上採用了新的v8發動機。一直到1997年年底,吉普1997一共生產了200萬輛,成為那一年的「年度四輪驅動車」。這些都是後話。
1987年8月5日,克萊斯勒公司兼并了美國汽車公司(amc),這為吉普歷史的新紀元開創了一個新舞台。
1992年,大切諾基問世,它成為一種能夠在運動型多用途車領域裏獨樹一幟的汽車,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6年,全新「牧馬人」投產。新「牧馬人」的目標和大切諾基的目標相同——在汽車工業中樹立又一個新的楷模。
吉普牧馬人
切諾基1997型 切諾基1997型
1998年11月17日,克萊斯勒與戴姆勒·奔馳合併成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從那以後,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就成了傳奇吉普的衛士。
大切諾基99款
大切諾基99款
隨着全新的 1999吉普大切諾基的登場,吉普公司的工程師和設計師把他們對高端suv市場的理解再次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業內人士評價它是一款’有史以來最無所不能的suv’,它配備了吉普技術最先進的四輪驅動系統,並贏得了無數的獎項,其中包括’年度北美卡車獎’。之後切諾基一直在不斷的改進升級之中,一直到今年推出了05款的大切諾基。
2\有可能是把吉普車裝上了SANTANA的車標.所以,樓主稱桑塔納的吉普.
3\至於大家所說的途銳(The Touareg)是豪華SUV(Sports Utility Vehicle, 運動型多功能車),集越野和運動的各種性能於一身。途銳在中國上市的車型將裝備的是3.2升的v6汽油發動機或4.2升v8汽油發動機。v6發動機功率為162千瓦/220馬力,最大扭矩305牛/米。技術上,途銳的這台v6與輝騰所裝備的發動機一樣,但途銳的發動機根據越野的需要特別進行了調校。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改進了進氣方式的油泵以及與之相配的適應前後左右傾斜的油底殼,皮帶傳動也作了修改,從而提高途銳的涉水性能。裝備v6的途銳最高速度可達203公里/小時,排放符合歐4標準,在美國它屬於「低排放」車型。
全新的4.2升v8發動機堪稱世界上最具魅力的汽油發動機之一,它的動力輸出可達到228千瓦(310馬力)的最大功率和410牛/米的最大扭矩,0-100公里每小時加速只需8.1秒,最高時速達225公里/小時。
途銳3.2 V6
63萬元 – 86萬元
途銳4.2 V8
82萬元 – 119.8萬元
原創文章,作者:RI57K,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27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