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何用 Python 中的 NLTK 對中文進行分析和處理
- 2、python 格式化帶中文等字符與純英文顯示串位的問題
- 3、如何解決Python中文問題
最近正在用nltk 對中文網絡商品評論進行褒貶情感分類,計算評論的信息熵(entropy)、互信息(point mutual information)和困惑值(perplexity)等(不過這些概念我其實也還理解不深…只是nltk 提供了相應方法)。
我感覺用nltk 處理中文是完全可用的。其重點在於中文分詞和文本表達的形式。
中文和英文主要的不同之處是中文需要分詞。因為nltk 的處理粒度一般是詞,所以必須要先對文本進行分詞然後再用nltk 來處理(不需要用nltk 來做分詞,直接用分詞包就可以了。嚴重推薦結巴分詞,非常好用)。
中文分詞之後,文本就是一個由每個詞組成的長數組:[word1, word2, word3…… wordn]。之後就可以使用nltk 裏面的各種方法來處理這個文本了。比如用FreqDist 統計文本詞頻,用bigrams 把文本變成雙詞組的形式:[(word1, word2), (word2, word3), (word3, word4)……(wordn-1, wordn)]。
再之後就可以用這些來計算文本詞語的信息熵、互信息等。
再之後可以用這些來選擇機器學習的特徵,構建分類器,對文本進行分類(商品評論是由多個獨立評論組成的多維數組,網上有很多情感分類的實現例子用的就是nltk 中的商品評論語料庫,不過是英文的。但整個思想是可以一致的)。
另外還有一個困擾很多人的Python 中文編碼問題。多次失敗後我總結出一些經驗。
Python 解決中文編碼問題基本可以用以下邏輯:
utf8(輸入) —— unicode(處理) —— (輸出)utf8
Python 裏面處理的字符都是都是unicode 編碼,因此解決編碼問題的方法是把輸入的文本(無論是什麼編碼)解碼為(decode)unicode編碼,然後輸出時再編碼(encode)成所需編碼。
由於處理的一般為txt 文檔,所以最簡單的方法,是把txt 文檔另存為utf-8 編碼,然後使用Python 處理的時候解碼為unicode(sometexts.decode(‘utf8’)),輸出結果回txt 的時候再編碼成utf8(直接用str() 函數就可以了)。
對字符串中的每個字符判斷一下是不是ascii碼就是了,如果不是很大量的數據,效率也還好啦,
像這樣的用string.rjust string.ljust比較好吧
python的中文問題一直是困擾新手的頭疼問題,Python的發行版至今尚未包括任何中文支持模塊。當然,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在將來的版本中,python會徹底解決此問題,不用我們這麼麻煩了。 筆者使用的是2.5版本。Python的版本可以通過調用sys模塊的sys.version查看。在幾個月的學習中,主要遇到以下問題:
1. print打印中文的問題:
在編輯器中輸入一段測試代碼:
s=』測試』
print s
運行結果如下:
Non-ASCII character ‘\xb2’ in file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桌面\2.py on line 1, but no encoding declared; see for details: 2.py, line 1, pos 0
原因是如果文件里有非ASCII字符,需要指定編碼聲明。把2.py文件的編碼重新改為utf-8,並加上編碼聲明:
# -*- coding: utf-8 -*-
s=』測試』
print s
運行後可以正確打印中文。
2.中文路徑的問題。
在D盤下保存一個名字為『中文.txt『的文件。運行如下測試代碼:
# -*- coding: utf-8 -*-
f=open(‘D:\\中文.txt’, ‘r’)
print f.read()
運行結果如下:
IOError: [Errno 2]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D:\\\xe4\xb8\xad\xe6\x96\x87.txt’
字符串有很多的編碼,不同的系統和平台有各自的編碼 ,為了實現系統或平台之間的信息交互可能需要編碼轉換。這裡只需要先使用UNICODE編碼一下,這樣再讀取中文路徑就不會有問題了:
複製代碼
# -*- coding: utf-8 -*-
path=’D:\\中文.txt’
spath=unicode(path , “utf8”)
f=open(spath,’r’)
print f.read()
複製代碼
然後就可以正確顯示文件內容
總結:
所有的中文顯示問題都可以歸結為編碼問題,遇到其他類似的問題,那隻能仔細看文檔,靠你的經驗,靠你多做測試。而且根據python所報出來的錯誤一般也可以判斷出來。那麼當發現需要編碼轉換時,剩下的就是如何正確進行碼制轉換。
為了正確處理多語言文本,Python在2.0版後引入了Unicode字符串。從那時起,Python語言中的字符串就分為兩種:一種是2.0版之前就已經使用很久的傳統Python字符串,一種則是新的Unicode字符串。在Python語言中,一般的解決辦法是使用unicode()內建函數對一個傳統Python字符串進行「解碼」,得到一個Unicode字符串,然後又通過Unicode字符串的encode()方法對這個Unicode字符串進行「編碼」,將其「編碼」成為傳統Python字符串。
原創文章,作者:BPSX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12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