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企業以前只做內貿,現在想做跨境電商,怎麼做比較好?
我們企業以前只做內貿,現在想做跨境電商,怎麼做比較好?
都說現在的經濟形勢不好,外貿形勢太差,進出口不賺錢,但是還是有很多的原來內貿做的很好的企業加入到外貿的洪流中來。這些企業具有天然的優勢,資金雄厚或者有一定的資金支持,產品成熟至少是經營多年的產品,同時這些企業也經常犯一些非常類似的錯誤,可以成為通病:
1.試試看的態度
很多企業開始做外貿是基於嘗試,往往是試試看的態度,往往投入極低,例如就投入某一個平台,甚至建一個網站找一個外貿員放在那,就開始做外貿。要知道外貿業務員不是神仙,他們需要公司的支持,需要有完善的宣傳體系才能有成效。這種試試看很難成功,你投入個萬把塊錢試試看,業務員也稍微投入點精力試試看,如何能成功呢?
2.缺乏耐心
很多企業老闆很着急,很迫切,很正常,但是要知道外貿不同於內銷,內銷可以打電話,登門拜訪,可以搞關係,即便你是一個新公司,可能第二天就會找到客人,通過公關拿下。而外貿呢,打電話消耗過高,登門拜訪更是不可能,一般都是網絡銷售,要知道,網絡的效果是需要時間沉澱積累的,一個網站建起來,一個網絡平台做起來,往往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被搜索引擎所認可,所收錄。即便是你做了效果比較快的平台,由於對報價,付款方式,包裝方式等等都需要不停的摸索,這個過程需要在不停的拿丟失客戶交學費。
3.做外貿,賺大錢
是的,做外貿是可以賺大錢的,但是並不意味着,單筆利潤可以高於內銷。甚至可以這樣說,絕大部分的產品,外貿的利潤都遠遠的低於內銷!
這個方面不知道有多少企業吃過虧,我們公司當時一開始做外貿也是在這個方面吃虧很大,拿着做內銷的利潤去做外貿,丟了一個又一個的客戶,後來,通過詢問客戶,「諮詢」同行才了解到外貿的利潤設置,才開始慢慢的找到感覺,慢慢的出單,賺錢,賺大錢(量大)。
4.做外貿就是做平台,做B2B
很多內貿企業老闆轉型做外貿,就認為是做個b2b就可以,例如alibaba,當他們進來之後才發現,這些平台上面供應商太多,同行都殺紅了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還有低的不能再低的騙子!於是他們才開始感嘆,做個外貿原來這麼難,這麼苦逼!自己真的不應該趟這個渾水!
我想說的是,苦逼是因為你選了一條苦逼的路,做了好多年外貿的同行都有自己的老客戶,有保證利潤的客戶,人家做個b2b,是選擇性的做,篩着做,就算是拼起來,人家也不怕,只是靠這裡走個量,降低一下單位成本,而你卻打算在這裡賺錢,怎麼可能?
做外貿的途徑多的你數都數不過來,你卻打算在b2b平台上血拚,小心出師未捷身先死!
我按照我的經驗給廣大想投入外貿行業的內貿企業一些意見和建議:
1.兵馬未動,宣傳先行
上面說了,網絡宣傳的效果絕對不是今天做,明天或者後天有效果的,可能要經過3個月甚至更長的沉澱,所以既然你打算要做外貿,就不如先找一個專業的建站服務商給你先行設計建站,畢竟建站也是需要一個月時間甚至更長,人員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招聘。沒有英文資料怎麼辦?有這個想法的老闆要去面壁,你有那麼多同行,照抄照搬總會吧?很多內貿企業做外貿都是靠同行起家,拿來主義,永遠是最簡單最實用的!至於差異化,可以等到你招聘的員工到來之後再進行!一個月都招聘不到人?這個,恐怕,很難!至於宣傳方法,一定是多種方式相結合,不要死守着平台,有那麼多的宣傳方式,要敢於投入一些,慢慢的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的宣傳方式!
2.要拉幫結夥
不要圖省錢,找一個人過來做外貿。新公司,新外貿,意味着業務員一開始要撲在宣傳上,枯燥乏味的工作讓他們如坐針氈,尤其是只有一個人的時候,無助,迷茫會讓他們萌生去意!就算是收到詢盤也只是高興一會,因為對行業不了解,對行情不了解,報出去的價格石沉大海,對他們自信心和耐心是個殘酷的摧殘。所以招聘一般要找兩個或者以上,一方面兩個人會有個比較,還可以分擔一些工作,不至於忙的焦頭爛額.
3.長期打算
這個方面其實很有意思,大部分老闆都說,我可以接受第一年不出單,不賺錢,我是為以後打算。說的都很好聽,但是做到的寥寥無幾,幾個月過去,沒有詢盤就開始慌,有了詢盤沒有訂單就開始急,開始天天的問,天天的催,業務員開始心浮氣躁,更沒有心思去做一些基礎工作,得不償失!外貿真的是一個需要極大的耐心的事業,心浮氣躁者還是不要進入這個圈子的好。
4.了解行業信息
這個上面我們提到了,很多老闆進入外貿圈是想提高利潤,這個很少有產品如此,所以,要有心理準備,更要去想辦法了解行業和行情。價格永遠是競爭中的重要手段,雖然有些時候價格高也能拿下客戶,但是那是在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價格高的離譜就會直接嚇跑客戶,往往是報價一去不回頭。如何去了解同行的信息方法有很多,如果你認為同行會給你說實話,你可以直接去問,如果你沒有把握,就想辦法去套取價格.
5.善用人才
內銷做的成功的老闆,肯定是比較優秀的,肯定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但是內銷的工作方法未必一定會讓外貿也成功!很多企業諮詢過我,他們內銷做的非常好,但是外貿遲遲沒有起色,細問下來才知道一直用內銷那一套來做外貿,如何能夠成功呢?既然你招聘了做外貿的人,就盡量按照他們的思路來,當然,如果你沒有任何經驗,建議你招聘一個有經驗的過來,他會告訴你每一步如何走。盡量採納他的建議,要不然就別用他,不要用你之前的認知來判斷現在他的提議,因為領域不同!當他反饋給你信息的時候,認真考慮,還是那句話,內銷外貿很多方面差別很大,內銷帶給你的認知,未必適應外貿!
6.量化激勵
很多老闆很有意思,非要等到出單再定提成,這樣業務員工作的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會賺多少錢,自身的動力也就減弱了不少。所以不管有沒有訂單,招聘的員工一到位,就要明確的告訴員工,提成是按照營業額還是利潤,利潤是毛利潤還是凈利潤,例如我是按照毛利潤,出口的FOB減去進項發票,乘以一個比例,例如20%,就是員工的工資,還有的產品按照營業額,例如營業額的3%。這樣一來,員工很輕鬆就會知道,自己想賺多少錢應該做多少業績,這種激勵,是其他的任何規章制度都比不了的!2024-05-29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