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下物流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是什麼?
電子商務下物流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是什麼?
物流業特點:
自動化
自動化的基礎是信息化,自動化的核心是機電一體化,自動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還可以擴大物流作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力、減少物流作業的差錯等。物流自動化的設施非常多,如條碼/語音/射頻自動識別系統、自動分揀系統、自動存取系統、自動導向車、貨物自動跟蹤系統等。這些設施在發達國家已普遍用於物流作業流程中,而在我國由於物流業起步晚、發展水平低,自動化技術的普及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網絡化
物流領域網絡化的基礎也是信息化,這裡指的網絡化有兩層含義:一是物流配送系統的計算機通訊網絡,包括物流配送中心與供應商或製造商的聯繫要通過計算機網絡,另外與下游顧客之間的聯繫也要通過計算機網絡通信;二是組織的網絡化,即所謂的組織內部網(Internet)。
物流的網絡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活動的主要特徵之一。當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網絡資源的可用性及網絡技術的普及為物流的網絡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物流網絡化不可阻擋。
智能化
這是物流自動化、信息化的一種高層次應用,物流作業過程大量的運籌和決策,如庫存水平的確定、運輸(搬運)路徑的選擇、自動導向車的運行軌跡和作業控制、自動分揀機的運行、物流配送中心經理的決策支持等問題都需要藉助於大量的知識才能解決。在物流自動化的進程中,物流智能化是不可迴避的技術難題。好在專家系統、機械人等相關技術在國際上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為了提高物流現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為電子商務下物流發展的一個新趨勢。
柔性化
柔性化本來是為實現「以顧客為中心」理念而在生產領域提出的,但需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來靈活調節生產工藝,沒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統是不可能達到目的。20世紀90年代,國際生產領域紛紛推出彈性製造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製造資源系統、企業資源計劃以及供應鏈管理的概念和技術,這些概念和技術的實質是要將生產、流通進行集成,根據需求端的需求組織生產、安排物流活動。因此,柔性化的物流正是適應生產、流通與消費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物流模式。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據消費需求「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靈活組織和實施物流作業。
另外,物流設施、商品包裝的標準化,物流的社會化、共同化也都是電子商務下物流模式的新特點。
趨勢:
1、整體規模和需求將快速擴大。隨着我國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繼續深入,特別是信息網絡與實體經濟和人民生活結合日益緊密,電子商務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和拓展,電子商務物流需求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2014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3萬億元,接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一半。其中網絡零售額達2.8萬億元。保守估計,到2020年,國內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將達10萬億,由電子商務產生的年快遞包裹數將達到300億個,電子商務產生的日快遞量達到8000萬件。同時,電子商務交易的主體和產品類型愈加豐富,B2B、C2B、移動購物、社交網絡等將成為新的增長點。同時,隨着互聯網的普及,中小城市、農村電子商務將發展迅猛,電子商務物流發展將迎來關鍵增長期。
2、服務水平將進一步提升。當前,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深入,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新的業態和交易方式不斷湧現,對物流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在城市物流配送方面,隨着個人電腦和移動終端的普及,為適應網絡零售「多品種、小批量、高頻次」的特點,消費需求個性化、高品質、時效性的特點日益凸顯,這些都要求有精確、及時、可靠、安全的物流配送與之配套。加快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業態融合、末端整合和服務集成,形成合作互信、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配送機制已經成為城市物流配送發展的趨勢。
再比如冷鏈方面,生鮮電商要發展,冷鏈物流是關鍵。目前,服飾、化妝品、3C?等品類的電商滲透率已經達到10%以上。但是生鮮電商的滲透率低於1%,在這方面的發展潛力和空間巨大。據初步統計,生鮮電商的潛在市場空間達到2500?億元,按冷鏈宅配的成本占銷售額15%計算,僅生鮮電商物流的市場規模就接近400億。當然,隨着冷鏈基礎設施和網點布局的進一步完善,生鮮電商物流的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利潤空間有望進一步提高。
3、融合發展趨勢明顯。電子商務物流融合發展包括幾個方面,一是電子商務物流企業主體日益多元,從快遞企業、運輸企業、倉儲企業向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等擴展,湧現出了一批知名電子商務物流企業品牌。形成了自營、加盟、合營、共同配送、第三方(如電子商務倉、電商物流運輸服務商、專業第三方物流企業等)、第四方、供應鏈、平台、聯盟等多種業務模式;二是電子商務企業與物流企業彼此滲透和融合的速度加快,電商企業進軍物流領域,物流企業反向涉足電商,成為兩股相向而行的潮流,形成電商與物流融合互補的新格局;三是電子商務物流不斷開拓業務範圍,形成電子商務、物流、金融和大數據的融合發展。例如菜鳥網,海爾日日順與阿里巴巴、中信銀行的合作,1號店與郵儲銀行、平安保險、百度的合作,就是電子商務、物流、金融、大數據融合發展,跨界合作的典型。
4、跨境電子商務物流將快速增長。隨着「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構想的逐步實施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發展迎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近年來我國傳統外貿發展速度放緩,2014年增速為2.3%,但跨境電子商務活動日益頻繁和活躍,據有關數據,2013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額約3.1萬億元,增速達25%以上,2014年預計將更高。「海外倉」和「保稅倉」的設立,解決了消費者體驗和快速分銷的問題,海關通關「清單核放」方式的實施,進一步規範了跨境電商的手續流程,中國跨境電子商務「買全球」、「賣全球」和「送全球」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如何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提供支撐,對物流服務從體系到能力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當然,除了上面說的四方面外,像物流大數據、供應鏈一體化在電子商務時代也將有進一步的發展。
資料來源: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司長大會演講2024-05-29 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