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經濟學解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
用經濟學解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
到目前為止,美國已頒佈了一系列有關電子商務的稅收法規,其要點是:免徵通過互聯網交易的無形產品(如電子出版物、軟件等)的關稅;暫不徵收(或稱為延期徵收)國內「網絡進入稅」(internetaccesstaxes)。美國國內在對電子商務免徵關稅問題上達成一致後,於1998年,美國依仗其電子商務主導國的地位,與132個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簽訂了維持互聯網關稅狀態至少一年的協議;1999年,美國又促使世界貿易組成員國通過了再延長維護互聯網零關稅狀態一年的協議
在電子商務發展規模上稍遜於美國的歐盟成員國,於1998年6月發表了《關於保護增值稅收入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報告》,並與美國就免徵電子商務(在互聯網上銷售電子數字化產品)關稅問題達成一致。但歐盟也迫使美國同意把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數字化產品視為勞務銷售徵收間接稅(增值稅),並堅持在歐盟成員國內對電子商務交易徵收增值稅(現存的稅種),以保護其成員國的利益。
在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剛剛開展尚未起步。發展中國家,對國際上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研究、制定的反應多為密切的關注。發展中國家大多希望、主張對電子商務(電子數字化產品)徵收關稅,從而設置保護民族產業和維護國家權益的屏障。
與一般電子商務相比而言,跨境電子商務專指通過電子商務方式完成貨物進出境交易的活動。其特徵主要有:一是通過電子商務完成;二是貨物在國家監管下完成貨物出入境;三資金支付方式或通過匯款或通過支付寶電子結算方式,四跨境電子商務目前主要為個人交易,直接採取郵匯方式完成,由個人在互聯網上看過樣品後直接下單,不見賣家、不支付現金。在國家和省的積極推動下,一些地方迅猛發展,2012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200多億元,廣東省則領先全國,約佔70%,東莞市在2014年還成立了「跨境辦」,開展為期三年的跨境電子商務專項工作,並安排3000萬元作為專項經費,在啟動園區建設,平台建設,、業務測試等工作積極探索。根據PAYPAL預計,僅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全球前五大跨境電子商務目標市場,2013年對中國商品的網購需求就達到近700億元人民幣。
跨境電子商務,目前分為廣義上和狹義上的,廣義的,其特徵是交易方藉助各種信息和手段,實現貨物和資金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實現流動。狹義的,主要是指B2C及C2C模式,即通過互聯網各類交易平台,某國的企業直接向國外消費者發佈產品信息。直播開展小額批發和零售業務,通過第三方支會平台、銀行卡、電匯或現金方式進行支付,並藉助國際航空小包或國際快遞等物流方式將產品直接送達國外消費者或零售商的新貿易方式。
2024-05-28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