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區在香港是什麼地位
外貿 3
屯門區在香港是什麼地位
屯門位於香港新界西部,北接元朗區、東連荃灣區、西臨珠江口、南面與大嶼山隔海相望。區內中心由西部有青山(高583米)、東面是九徑山(高507米)、北面是圓頭山和元朗平原、南面入海有青山灣。區內中心區被青山和九徑山2座高山夾著,而屯門河則由北向南流入青山灣。
屯門區作為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也是香港人口最多的住宅區域之一。屯門區南面的青山灣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被填海,連同周邊沿岸一帶發展成屯門新市鎮。屯門區包括整個屯門新市鎮外,還包括藍地、大欖涌、小欖、掃管笏、龍鼓灘、爛角咀等地。
在成為衛星城之前的屯門自古就是與貿易、漁業聯繫在一起的港口街鎮。遠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5)已有鹽業及漁業發展,中央政府為保護這些產業,在此駐紮士兵,所以屯門這一名稱也來源於「軍隊駐紮守衛的門戶」。
(6)屯門跨境小學擴展資料:
在唐朝(公元618-907年),宋朝(公元960-1279年)有很多為同中國做生意而前往廣州的波斯人及印度人,將此作為居留地,屯門隨之繁榮起來。明朝時(公元1368-1644年)葡萄牙人又將此作為侵略中國的基地,在此登陸。清朝(公元1644-1911)末期,英國人將此作為向中國販運鴉片的轉運站,之後屯門並沒有做為貿易港延續到現在,是因為這裡不是「割讓」的土地,而是「租借」的土地的緣故。
因為是新興的住宅區,郊外有道教寺院的青松觀、青山寺、妙法寺等踏青的地點。截止2019年9月屯門佔地約8200公頃,人口達489300,其中約70%的人口居住於公共房屋。 區內古今風貌共存,仍保留着不少特色的鄉村、自然地帶及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如的紅樓及青山寺,同時亦有具歐陸色彩的的香港黃金海岸。
2024-06-04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