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共同體的建設歷程

小星 外貿 5

東盟共同體的建設歷程

回復

共1條回復 我來回復
  • 跨境外貿通的頭像
    跨境外貿通
    各類外貿跨境電商知識和技巧
    評論

    早在1992年舉行的第四次首腦會議上,東盟就提出建立自由貿易區,力爭通過推進貿易自由化提高區域合作水平和經濟一體化建設,增強東盟的整體實力。隨着經濟合作的不斷深化,特別是經歷了1997年-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東盟國家普遍認識到,只有在政治、經濟、安全、社會與文化等領域加強合作,建立區域自覺應對外部衝擊的多種機制,才能保證區域的安全、穩定與發展,建立一個類似於歐盟的「東盟共同體」的設想便應運而生。
    2003年10月,第九屆東盟首腦會議發表了《東盟第二協約宣言》,正式宣布將於2020年建成東盟共同體,其三大支柱分別是「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這標誌着東盟將由較為鬆散的以進行經濟合作為主體的地區聯盟轉變為關係更加密切的、一體化的區域性組織。
    為進一步推進東盟一體化建設,2004年11月,第十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了為期6年的《萬象行動綱領》,以及《東盟安全共同體行動綱領》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行動綱領》,並正式將制訂《東盟憲章》列為東盟的一個目標,為東盟共同體建設尋求法律保障。
    2007年1月,第12屆東盟峰會簽署《宿務宣言》,決定提前於2015年實現三個共同體。
    2007年11月,第13屆東盟首腦會議通過了《東盟憲章》,明確將建立東盟共同體的戰略目標寫入憲章。與此同時,會議還通過了《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重申在2015年之前建成東盟經濟共同體。這是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也是一份指導性文件。2008年,東盟也逐步完成了政治安全共同體藍圖、社會文化共同體藍圖以及第二次東盟一體化行動計劃藍圖的起草工作。
    2009年3月,第14屆東盟峰會發表《東盟共同體2009-2015年路線圖宣言》,簽署《東盟政治安全共同體藍圖》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藍圖》,就如期在2015年實現東盟共同體提出了戰略構想、具體目標和行動計劃。
    2012年11月18日,柬埔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國務秘書高金洪在第21屆東盟峰會後舉行的發佈會上說,在當天召開的全體會議上,東盟十國領導人同意將在2015年底建立東盟共同體,201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屆時將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此外,與會領導人還通過了在柬埔寨建立東盟地區排雷行動中心的聯合聲明。
    第21屆東盟峰會18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開幕。本屆東盟峰會的主題是「東盟:一個共同體,共同的命運」。此後還將舉行東盟分別與中國(10+1)、東盟與中日韓(10+3)和東亞峰會等系列會議。
    高金洪說,在當天下午舉行的東盟經濟顧問委員會會議上,與會者就在當前全球經濟背景下如何提升東盟影響力進行了討論。在此後的小範圍會議中,東盟國家領導人就南海問題、中東局勢、朝核問題等交換了意見。
    柬埔寨是2012年東盟10國峰會的主席國,該國首相洪森在開幕式上呼籲要「找到能進一步加快東盟一體化建設進程的合適的解決辦法」,並說這是東盟的「首要任務」。洪森說:「要在2015年前實現東盟一體化目標,我們現在僅有兩年多的時間,仍有不少艱巨的任務沒能完成。」他提到的重點領域包括關稅與非關稅壁壘、投資自由化、互聯互通、制度建設和行政管理改革。
    當天,東盟國家領導人共同簽署了《東盟人權宣言》,以推動保護和解決地區人權問題。此外,與會領導人還啟動了旨在維護東盟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和平與和解機構」。
    東盟高度重視增強自身的總體經濟實力,除了致力建設東盟自由貿易區以外,還在2002年的東盟首腦會議上達成了成立「東盟經濟共同體」(AEC)的共識,同意加緊在2015年建成東盟經濟共同體,比原定時間提前 5 年(原定於2020年建成)。同時,由於泰國在所有東盟國家中的優越的中心地理位置、物流樞紐優勢、經商自由度、國際化程度,各國企業將泰國作為其進軍整個東盟區域的完美跳板。
    2015年12月31日,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發佈聲明說,東盟共同體當天正式成立。

    為什麼東盟經濟共同體不是專門性國際組織(東盟經濟共同體跨境貿易)

    2024-06-04 05:27 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