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和東亞共同體是什麼?
東盟和東亞共同體是什麼?
東南亞國家聯盟
〔 簡稱東盟。英文Association of South East Asian Nations (=ASEAN)〕的前身是馬來亞(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1976年8月28-29日,馬、泰、菲三國在吉隆坡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由東南亞國家聯盟取代東南亞聯盟。成員10個(截至2009年底):汶萊(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亞、老撾(1997年)、馬來西亞、緬甸(1997年)、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1995年)。總面積約44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億。觀察員國:巴布亞新幾內亞。候選成員國:東帝汶。東亞共同體(又稱亞洲共同體)
是在歐洲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反省所做的歐洲共同體(及之後的歐盟)和同樣地、在東亞所構想的共同體。這是地理鄰近的東亞各國希望通過長期的相互合作和一體化進程而形成一個緊密整體。它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地區認同的基礎上,並非一個排他性的集團,也不針對任何區域外國家。
「東亞共同體」應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基石,通過自由貿易區、經濟共同體、貨幣聯盟等形式,由低級到高級,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織、相互聯結而成一體的關係狀態,並由此進一步發展為安全共同體和社會共同體。其潛在成員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菲律賓、越南、泰國、緬甸、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新西蘭、汶萊
,東盟成員國候選國 東帝汶東盟現在的合作機制是10+1(10+3,10+n)的拓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於2010年建成,這個自貿區是中國實現區域定價權,話語權和人民幣結算的試點,起主導地位。東亞共同體還沒有成熟,主要是日本想在這樣的一個區域概念里掌握話語權,在日本方面,其外務省被視為在這個概念的實現上較為積極的一方。自民黨及民主黨均在他們的政綱中提到要在東亞地區建設一個共同體的構想。
2024-06-04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