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中,我們經常會用到英文字母作為數字的代表,例如表示布爾值的True和False,表示空值的None等等。本文將從多個方面對Python中字母代表的數字進行詳細的闡述,並給出相應的代碼示例。
一、常用字母代表的數字
在Python中,最常用的字母代表的數字包括:
True # 布爾值為真,等同於數字1
False # 布爾值為假,等同於數字0
None # 空值,表示什麼也沒有,等同於C語言中的NULL指針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if True:
print('布爾值為真')
if False:
print('布爾值為假')
if None:
print('空值')
輸出結果為:
布爾值為真
我們可以看到,布爾值為真可以直接用True表示,而不需要使用數字1;布爾值為假可以直接用False表示,而不需要使用數字0;空值可以直接用None表示。
二、ascii碼轉換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將字母轉換為數字,也可以將數字轉換為字母。其中,字母轉換為數字的方法是使用ord()函數,數字轉換為字母的方法是使用chr()函數。
ord()函數用於將一個字符轉換為它的ASCII碼值。例如:
print(ord('a')) # 輸出97,表示a的ASCII碼值為97
print(ord('A')) # 輸出65,表示A的ASCII碼值為65
chr()函數用於將一個整數轉換為對應的字符。例如:
print(chr(97)) # 輸出a,表示ASCII碼值為97對應的字符為a
print(chr(65)) # 輸出A,表示ASCII碼值為65對應的字符為A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代碼將一個字符串轉換為ASCII碼值:
string = input('請輸入一個字符串:')
print('字符串轉換為ASCII碼如下:')
for s in string:
print(ord(s), end=' ')
運行結果如下:
請輸入一個字符串:Hello
字符串轉換為ASCII碼如下:
72 101 108 108 111
三、魔術字符串
在Python中,如果一個字符串經常出現,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魔術字符串,也就是賦給一個變量,然後引用變量。這樣做的好處是,當該字符串發生變化時,只需要修改變量的值即可,而不需要修改代碼中的所有引用該字符串的地方。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PI = 3.14
r = 5
area = PI * r * r
print(f"圓的面積為:{area}")
輸出結果為:
圓的面積為:78.5
在代碼中,PI就是賦給魔術字符串的變量,我們可以通過修改PI的值來改變圓的面積。
四、字母與數字的轉換
在Python中,我們可以將字母轉換為數字,也可以將數字轉換為字母。如果一個字符是數字,我們可以使用int()函數將它轉換為整數。如果一個字符是字母,我們可以先將它轉換為ASCII碼值,再減去相應的偏移量,就可以得到對應的數字。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num = '236'
print(int(num) + 764) # 輸出1000,將num轉換為整數再加上764
char = 'b'
print(ord(char) - 96) # 輸出2,將b轉換為ASCII碼值98,再減去偏移量96,得到2
五、switch語句的替代方案
在C語言中,我們可以通過switch語句來實現多分支選擇,但是在Python中並沒有switch語句。不過,我們可以使用字典來實現類似的功能。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例子:
def fun0():
print('這是函數0')
def fun1():
print('這是函數1')
def fun2():
print('這是函數2')
def fun3():
print('這是函數3')
key = 'fun1'
switch = {
'fun0': fun0,
'fun1': fun1,
'fun2': fun2,
'fun3': fun3
}
switch[key]()
運行結果為:
這是函數1
我們可以看到,首先定義了四個函數fun0、fun1、fun2、fun3,然後定義了一個字典switch,用於將不同的字符串和對應的函數關聯。最後根據關聯的字符串,可以方便地調用相應的函數。
原創文章,作者:RLTQJ,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7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