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介紹跨域通信浮標的使用方法,該浮標可以實現客戶端之間的跨域通信,解決了瀏覽器同源策略的限制,讓開發者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跨域通信。
一、浮標的原理
跨域通信浮標的原理是基於浮動框架的,該框架內嵌兩個框架,一個用於加載1.html,另一個用於加載2.html。由於同源策略的限制,1.html和2.html無法直接進行通信,因此引入了浮標iframe.html。
當1.html需要向2.html傳遞數據時,1.html會將數據發送到浮標iframe.html中的input元素,並將input元素的value值設置為數據。同時,1.html會向2.html發送一個get請求,請求url為iframe.html中的iframe元素的src屬性加上一個hash值(hash值即是input元素的value值)。
2.html中通過監聽hash值的變化,可以獲取到1.html傳遞過來的數據,並通過修改hash值觸發onhashchange事件,通知1.html數據已經接收到了。注意,2.html需要在窗口首次加載時就監聽hash值的變化,否則無法正常接收到數據。
二、實現方法
1、將浮標iframe加入到頁面中
<iframe id="bpost" name="bpost" src="iframe.html" style="display:none"></iframe>
在頁面中加入一個id為bpost的iframe元素,並將其src屬性設置為iframe.html。由於該iframe元素並不需要展示在頁面上,因此style屬性可以設置為display:none。
2、發送數據
function postData(data) { var bpostIframe = document.querySelector("#bpost"); var bpostForm = bpostIframe.contentDocument.querySelector("#bpostForm"); var bpostInput = bpostForm.querySelector("input"); bpostInput.value = data; var url = bpostIframe.src + "#" + data; var bpostImg = new Image(); bpostImg.src = url; }
在發送數據的方法中,首先獲取到id為bpost的iframe元素,並獲取到其中的form元素和input元素。將數據設置到input元素的value值上,並將iframe元素的src屬性加上一個hash值,此處hash值即為數據。最後,通過創建一個Image對象,並將src屬性設置為url,實現發送請求,同時將數據傳遞給目標頁面。
3、接收數據
var lastHash = document.location.hash; setInterval(function() { if (document.location.hash !== lastHash) { lastHash = document.location.hash; var data = lastHash.slice(1); // do something with data } }, 200);
在接收數據的方法中,首先獲取到當前的hash值,然後通過setInterval定時器不斷監聽hash值變化。當hash值發生變化時,獲取到新的hash值,並將其作為數據進行處理。此處需要注意,hash值的第一個字符為“#”,需要將其去除,才能得到真正的數據。
三、浮標使用場景
跨域通信浮標適用於需要在客戶端之間進行跨域通信的場景。例如,A域名的頁面需要向B域名的頁面發送數據,或者A域名的頁面需要與B域名的頁面進行雙向通信。
四、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跨域通信浮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浮標iframe.html和目標頁面必須在同一級域名下才能正常通信;
- 接收數據的頁面需要在窗口首次加載時就監聽hash值變化,否則無法正常接收數據;
- 浮標iframe.html中的form元素必須添加name屬性,並且name屬性的值為“bpostForm”,否則無法正常工作;
- 在發送數據時,hash值的長度不能超過2000個字符,否則可能會被瀏覽器截斷;
- 浮標iframe.html中的input元素的name屬性必須為“data”,否則無法正常工作。
五、總結
跨域通信浮標是一種實現客戶端之間跨域通信的簡單、有效的方法。通過浮標iframe.html中轉數據,可以解決跨域通信的限制,並且在實際使用中具有很高的可擴展性。
原創文章,作者:SPIPJ,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74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