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Python中的入棧和出棧操作,包括示例代碼。
一、棧的概念
棧是一種遵循後進先出(LIFO)原則的一組元素的集合,即最後進入的元素最先被取出。棧可以簡單地實現為一個容器,可以在末尾進行插入和刪除操作。棧的插入操作被稱為入棧(push),刪除操作被稱為出棧(pop)。
二、Python中的棧實現
Python使用list列表作為棧的底層實現方式。list作為一種動態數組,可以方便地進行插入和刪除操作。通過將元素添加到list的末尾實現入棧操作,將末尾元素刪除即可實現出棧操作。
stack = [] #創建一個空棧
#入棧
stack.append("apple")
stack.append("orange")
stack.append("banana")
#出棧
stack.pop()
三、使用棧解決問題
棧可以用於許多應用問題的解決,如括號匹配、表達式求值等。
1. 括號匹配
括號匹配是指對於給定的一個字符串,判斷其中的括號是否匹配。例如”()[]{}”和”[{()}]”是匹配的,而”([)]”則不匹配。
使用棧可以解決該問題,遍歷字符串中的每一個字符,如果遇到左括號即入棧,如果遇到右括號即出棧並判斷是否與棧頂元素匹配。
def match_parentheses(s: str) -> bool:
stack = []
mapping = {")": "(", "}": "{", "]": "["}
for c in s:
if c in mapping:
#遇到右括號,出棧並判斷與棧頂元素是否匹配
top_element = stack.pop() if stack else "#"
if mapping[c] != top_element:
return False
else:
#遇到左括號,入棧
stack.append(c)
#棧為空則所有括號都匹配了
return not stack
2. 表達式求值
使用棧可以解決表達式求值問題。遍歷表達式,遇到數字直接入棧,遇到運算符則彈出棧頂兩個元素進行運算,並將結果入棧。最後剩下的棧頂元素即為表達式的結果。
def eval_expression(s: str) -> int:
stack = []
operand = 0
result = 0
sign = 1
for c in s:
if c.isdigit():
operand = operand * 10 + int(c)
elif c == '+':
#將算式結果累加到最後的結果中
result += sign * operand
#重置操作數和正負號
operand = 0
sign = 1
elif c == '-':
#將算式結果累加到最後的結果中
result += sign * operand
#重置操作數和正負號
operand = 0
sign = -1
elif c == '(':
#入棧當前的算式結果和正負號
stack.append(result)
stack.append(sign)
#重置結果和正負號
result = 0
sign = 1
elif c == ')':
#將棧頂的正負號和算式結果結合起來
result += sign * operand
operand = 0
pre_sign = stack.pop()
pre_operand = stack.pop()
result = pre_operand + pre_sign * result
#最後的算式結果
return result + sign * operand
四、總結
Python中使用list實現棧結構,方便進行入棧出棧操作。棧可以實現許多常見問題的解決,如括號匹配、表達式求值等。希望今天的內容讓您更好地理解Python的棧操作。感謝閱讀!
原創文章,作者:YRTF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73901.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