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atelimiter 簡介
Ratelimiter 叫做限流器,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對請求進行限流的一個工具。它可以限制每個接口允許的請求次數、時間範圍等,以防止服務器被惡意攻擊,保障服務器正常運行。
Ratelimiter 是一個很常見的限流工具,有許多優秀的開源庫可以使用,比如 guava 中的 RateLimiter。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些 Ratelimiter 的使用方式。
二、常見的限流算法
限流器具體實現的算法有很多,這裡介紹幾種比較常見的限流算法。
1. 固定時間窗口算法
在此算法中,限流器會預先設定一個固定的時間窗口,例如 1 秒,限制請求次數不超過 x 次。如果在該時間窗口內請求次數超過 x 次,則直接拒絕請求;否則可以接受這個請求。
固定時間窗口算法的優點是實現簡單,但是難以應對短時間內突發流量的情況。
2. 滑動時間窗口算法
與固定時間窗口算法不同的是,滑動時間窗口算法會隨着時間不斷滑動,而不是像固定時間窗口算法那樣將時間窗口限制在某個時間段內。
滑動時間窗口算法可以解決瞬間突發請求的問題,但是算法實現起來會變得複雜。
3. 令牌桶算法
令牌桶算法是最常用的一種限流算法,它會預先將令牌放在一個桶中,每次請求需要獲取令牌進行訪問,當桶中令牌數量不足時則拒絕該請求。
令牌桶算法可以較好地應對瞬時流量過高的情況。
三、Ratelimiter 的使用方式
在介紹 Ratelimiter 的使用方式前,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1. Ratelimiter 的使用需要定義一個限制速率,即在指定的時間窗口內允許通過的請求數量。
2. Ratelimiter 同時可以限制線程的個數。
1. 使用 guava 中的 RateLimiter
// 初始化限流器,限制每秒鐘只能通過 10 個請求
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RateLimiter.create(10.0);
// 處理請求
if (rateLimiter.tryAcquire()) {
// 請求通過,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
} else {
// 請求被拒絕,告知用戶請求過於頻繁
}
2. 使用令牌桶算法進行限流
// 定義桶的容量,即可以通過的請求數量
double capacity = 10.0;
// 每秒鐘新增 10 個令牌
double permitsPerSecond = 10.0;
// 初始化限流器
RateLimiter rateLimiter = RateLimiter.create(
permitsPerSecond, Duration.ofSeconds(1L), ReservoirBuilder.newReservoirBuilder().withCapacity(capacity).buildBucket()
// 處理請求
if (rateLimiter.tryAcquire()) {
// 請求通過,可以進行下一步操作
} else {
// 請求被拒絕,告知用戶請求過於頻繁
}
四、結語
Ratelimiter 是我們經常使用的限流工具,通過本文,我們對限流器的概念以及常見的限流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FGPGG,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71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