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entOS中緩存的概念
緩存是指將數據暫時保存在內存中,以加快其後續訪問速度的過程。CentOS系統從多個方面使用緩存來優化性能。例如,內核緩存可以用來緩存文件系統的元數據和文件數據,以避免頻繁的磁盤訪問。
此外,應用程序還可以使用內存來緩存結果和數據,以避免重新計算這些結果。不幸的是,這些緩存在一段時間後也可能佔用太多內存。當系統需要更多內存時,它可能會釋放這些緩存,但在某些情況下,釋放緩存可能需要時間,因此,可手動清理緩存以釋放內存。
二、清理緩存的必要性
即使linux系統通過自身機制進行管理,智能地銷毀緩存,一些惡意程序、Bug或缺陷仍可能導致CentOS系統緩存里佔用太多內存。這會導致系統變慢,甚至可能導致服務器的宕機。因此,我們需要使用手動方式清理緩存。
如果緩存佔用較小的內存,我們不必手動清除它。但如果在檢查系統狀態時發現緩存已經佔用大量內存,即可使用如下方法手動清理以釋放內存。
三、清理內存緩存詳細步驟
1.清理pagecache緩存
# Clear dentries and inodes 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 Clear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sync;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 Clear pagecache, dentries, and inodes forcefully sync;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上述命令用於清理pagecache緩存。其中,頁面緩存是文件數據緩存。它保存已經存儲在磁盤上的文件內容的副本,以便在未來訪問文件時快速讀取。
執行這些命令會清除pagecache緩存中的所有數據,這將強制CentOS系統重新讀取磁盤上的文件。
2.清理dentries和inodes緩存
# 僅清理dentries和inodes sync;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dentries和inodes存儲了ext文件系統的數據結構,並與文件系統中的文件和目錄有關。執行以上命令可以清理dentries和inodes緩存,但不會清理pagecache緩存。
3.緩存清理注意事項
1. 在生產環境中慎重使用該操作。
2. 因為該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執行的時候需要注意執行命令的權限,建議使用root用戶執行,以避免出現其他問題。
四、系統自動清理緩存的方法。
Linux系統有許多方法可以自動清理緩存。例如,通過調整內核參數或使用第三方工具,將可以配置系統定期清理緩存,以避免緩存佔用過多的內存。
然而,清理緩存並不總是最佳解決方案,因為系統緩存的設計就是為了優化性能。如果系統沒有遇到內存佔用的問題,則沒有必要強制清理緩存。如果要清理緩存,建議在系統不忙碌或CPU和內存處於空閑狀態下執行清理緩存的操作。
原創文章,作者:OOUBH,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7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