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AT概述
1、NAT的基本概念
網絡地址轉換(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縮寫NAT,它是將私有網絡地址轉換為可以在公網上使用的地址的一種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在私有網絡和公網之間架設一道“屏障”,將私有網絡的地址轉換為公網地址以使得私有網絡可以訪問公網。
2、NAT分為哪幾種類型
NAT的類型分為靜態NAT和動態NAT。靜態NAT是指將內部設備的地址與公網地址進行一一映射,這種NAT只適合於有限數量的內部設備需要訪問公網的場景;而動態NAT則是使用一組共享的公網地址,在內部設備訪問公網時將內部地址與共享公網地址進行映射。
3、NAT實現原理
static_nat(ip, port, public_ip, public_port) for each packet from internal_network to ip:port do modify packet source to public_ip:public_port send packet to external_network
二、PAT概述
1、PAT的基本概念
端口地址轉換(Port Address Translation),縮寫PAT,是一種在網絡地址轉換(NAT)時使用的方法。它是將一個單一的公共IP地址與許多私人的IP地址進行關聯,以允許在單個公共IP地址下運行多個設備。
2、PAT的優點
PAT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夠倍增內部網絡的IP地址數目,從而避免公共IP地址過於緊張的情況。
3、PAT實現原理
動態PAT(找空閑端口) for each packet from internal network to ip:port do if this flow is not in the translate table then allocate a new public port for this flow add this entry to the translate table fi modify packet source to public_ip:new_port send packet to external network
三、NAT VS PAT (優缺點對比)
1、NAT優點
(1)增加網絡安全性:NAT可以將內部網絡與外部世界進行有效隔離,不直接暴露IP地址,增強了網絡安全。
(2)降低IP地址的需求,延長可用IP地址的壽命。
2、NAT缺點
(1)無法很好地支持多媒體應用、視頻會議、文件共享等,因為這些應用的端口協議多樣,其路由表較大,難免會有數據包轉發錯誤的情況。
3、PAT優點
(1)能夠將多個內網地址對應到同一個外網地址上,這個外網地址是公網地址,很容易實現Internet訪問,比NAT更具擴展性和適應多樣性。
(2)更大的安全優勢,建立了規則映射表,屏蔽了內網用戶的真實IP地址,只暴露身份不暴露IP地址,大大地提高了內部網絡的透明性。
4、PAT缺點
(1)無法支持多媒體應用、視頻會議、文件共享等,因為這些應用的端口協議多樣,其路由表較大,難免會有數據包轉發錯誤的情況。
四、NAT和PAT在實際應用中的場景
1、NAT的應用場景
(1)小型企業:大部分小型企業無法承受過大的費用,NAT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訪問Internet的方式,同時減少了對一個公司/機構的公共IP地址需求。
(2)家用網絡:家庭網絡中的路由器使大部分家庭用戶享受到了NAT的便利。無論用戶家中內網有多少台計算機,家庭網絡都可以通過單一的IP地址共享Internet連接。
2、PAT的應用場景
(1)企業:許多企業需要多個計算機或服務器共享單個公共IP地址,PAT為他們提供了最合適的解決方法。
(2)網絡遊戲:在網絡遊戲中,許多玩家需要使用ISP提供的網關,使用PAT實現多個用戶在一個公共IP地址下訪問服務器,並避免服務器重複處理同樣的IP地址。
五、總結
本文對NAT和PAT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介紹了它們的基本概念、優點及缺點,並對NAT和PAT在實際應用中的場景進行了說明。希望此文能給需要了解NAT和PAT的讀者提供幫助。
原創文章,作者:KPXNU,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