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配英特爾酷睿 Ultra 200 系列的 800 系主板已經正式上市,相較上代,800 系主板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它擁有更多的 PCIe 通道,支持更高頻率的 UDIMM DDR5 內存以及最新的 CUDIMM DDR5 內存,並且原生支持 雷電4 和 USB4 接口,傳輸速度最高可達 40Gbps,外接擴展能力顯著提升。
銘瑄終結者 B860M 是銘瑄最新推出的入門級 B860 主板,定價不到 900 元,卻配備了罕見的 USB4 接口,這可能是目前唯 一 一 款在 千 元內配備該接口的主板,別說同級別了,許多入門級的 Z890 主板也難以做到。為此,昭華也是首發就入手了這款主板,接下來就分享 一 下使用體驗。
外觀賞析
主板為標準 MATX 版型,黑色 PCB 搭配銀白色的散熱裝甲,展現出低調而內斂的氣質。整體外觀顏值出色,黑白撞色設計使其能夠輕鬆融入各種主機風格。
左側裝甲採用多層堆疊結構,中間設計有鏤空區域,便於散熱。裝甲與 MOS 管的接觸面使用了高品質導熱硅條,確保高效導熱。靠近後置 I/O 接口的 一 側採用了金屬拉絲工藝,讓整體觀感不再單調,更具質感。
拆除散熱馬甲後,可以看到散熱鰭片的布局十分均勻,且面積較大,能夠充分覆蓋供電模組。在散熱鰭片的中間部分,還配備了高導熱係數的導熱貼,進 一 步提升了整體的散熱性能,從而為處理器提供強勁的電力支持。
拆解供電
供電方面,主板採用雙 8 pin 接口、 10 + 1 + 1 60A SPS 供電設計,也就是俗稱的開關電源。SPS 供電系統的核心在於其高頻開關電路,能夠將輸入的交流電壓整流為直流電壓後,再通過高頻開關元件(如MOSFET)進行脈衝寬度調製(PWM),最終通過變壓器轉換為所需的低壓直流輸出。這種設計使得 SPS 在能量轉換過程中損耗較低,效率可達 90%,遠高於傳統的線性電源。
每相核心供電都配備了單獨的 SPS 芯片,芯片上的絲印模糊不可辨,大概觀察了下好像是來自 MPS,印刷編碼為:MP62428?
供電控制器同樣來自 MPS 芯源半導體,絲印 MP29000-A ,不過芯片和控制器都屬於新品,在 monolithicpower 官網查不到更詳細的信息。
內存插槽
內存方面主板配備 4 條高速 DDR5 插槽,單邊卡扣設計,銘瑄表示它最高支持 DDR5-8800+(OC)。多提一嘴,酷睿 Ultra 200S 系全系支持 CUDIMM 內存,頻率更高穩定性更好,預算足夠的的朋友可以考慮下。
PCIe 和 M.2 插槽
銘瑄終結者 B860M 提供了 3 個 M.2 插槽,靠近處理器的插槽走的 CPU 直出 PCIe 5.0 x 4,支持安裝 M.2 2280 規格的 SSD,並配備了獨立的散熱馬甲,比較遺憾的是沒有提供快拆設計。
顯卡插槽下方則是芯片組引出的兩條 M.2 插槽,均為 PCIe 4.0 x 4 ,最高支持到 22110 的長度規格,玩家可以根據自己硬盤的長度把固定螺柱安禁裝到對應的長度。
PCIe 插槽主板提供了 3 條,最上方的為顯卡專用的 PC1e5.0 X 16 ,配備了合金裝甲差,可以為大型顯卡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下面兩條為 PCle4.0 X 4 插槽和 PC1e4.0 X1 插槽,可以為小型板卡提供位置。
聲卡網卡
主板配備的網絡模塊為為瑞昱 RTL8125BG,支持 2.5Gb 高速傳輸;聲卡模塊則是 5.1 聲道的 Realtek ALC897,搭配專業 HIFI 級音頻電容,足以滿足普通用戶的音頻需求。
無線方面,手頭這塊銘瑄終結者 B860M 是無 WiFi 芯片的版本,但是預留了安裝位置,後續有需要可以自行加裝,嫌麻煩的話可以考慮 WiFi 版(AX201),價格要貴 70 左右,不過這個差價已經可以買 AX211 了,所以個人比較推薦無 WiFi 的版本。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