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sar是系統性能測試工具,它可以用來監控系統負載、CPU使用率、內存使用情況、磁盤I/O等指標,同時也支持實時監控、歷史數據查詢和圖表展示等功能。sar指令是其命令行工具,常用於調試系統性能問題。
二、指令參數
sar指令支持多個參數,常用的參數有:
- -u:查看CPU使用情況
- -r: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 -b:查看磁盤I/O情況
- -n:查看網絡情況
- -p:查看進程情況
- -q:查看負載情況
$ sar -u
sar命令默認輸出所有統計周期的平均值,可以使用”-s”參數指定開始時間,”-e”參數指定結束時間。
$ sar -u -s 09:00:00 -e 10:00:00
三、CPU使用情況
使用”-u”參數查看CPU使用情況,sar命令默認展示的內容有:
- %user:用戶態進程使用CPU時間佔比
- %nice:NICE值為負的進程使用CPU時間佔比
- %system:內核態進程使用CPU時間佔比
- %iowait:CPU等待I/O操作的時間佔比
- %steal:Hypervisor偷走虛擬機CPU時間的佔比
- %idle:空閑時間佔比
四、內存使用情況
使用”-r”參數查看內存使用情況,sar命令默認展示的內容有:
- kbmemfree:空閑內存
- kbmemused:當前已用內存
- %memused:內存使用率
五、磁盤I/O情況
使用”-b”參數查看磁盤I/O情況,sar命令默認展示的內容有:
- tps:每秒鐘磁盤I/O次數
- rtps:每秒鐘磁盤讀取次數
- wtps:每秒鐘磁盤寫入次數
- bread/s:每秒鐘讀取的塊數
- bwrtn/s:每秒鐘寫入的塊數
- bwrtn:寫入的總塊數
- bread:讀取的總塊數
六、網絡情況
使用”-n”參數查看網絡情況,sar命令默認展示的內容有:
- IFACE:網絡接口名稱
- rxpck/s:每秒鐘接收的數據包數
- txpck/s:每秒鐘發送的數據包數
- rxbytes/s:每秒鐘接收的字節數
- txbytes/s:每秒鐘發送的字節數
- rxerrs/s:每秒鐘接收錯誤數
- txerr/s:每秒鐘發送錯誤數
- coll/s:每秒鐘衝突檢測數
七、進程情況
使用”-p”參數查看進程情況,sar命令默認展示的內容有:
- PID:進程ID
- %usr:用戶態CPU時間佔比
- %system:內核態CPU時間佔比
- %guest:GuestOS使用CPU時間佔比
- %CPU:CPU使用率
- %MEM:內存使用率
- COMMAND:進程命令行
八、負載情況
使用”-q”參數查看負載情況,sar命令默認展示的內容有:
- runq-sz:運行隊列長度
- plist-sz:進程列表長度
- ldavg-1:過去1分鐘負載平均值
- ldavg-5:過去5分鐘負載平均值
- ldavg-15:過去15分鐘負載平均值
九、輸出數據格式
使用”-o”參數可以指定輸出的數據格式,支持多種格式,如:
$ sar -u -P ALL -I SUM -o sar_cpu.txt $ sar -r -B -n DEV -o sar_mem_io_net.txt
以上是對sar指令的詳細介紹,該指令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系統的運行情況,解決性能問題,提升系統的安全和穩定性。
原創文章,作者:RFXEY,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