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醫院安卓中文版(主題醫院中文版下載)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主題醫院》和倔強的牛蛙

1987年,勒斯·埃德加和彼得·莫利紐克斯成立了一家英國電腦遊戲開發公司,取名叫做牛蛙(Bullfrog Productions)。至於名字的由來,倒也有趣,因為恰巧勒斯·埃德加的女兒,超級喜歡青蛙。

接下來,他們在阿米加以及雅達利ST這樣的個人電腦平台開發了兩款遊戲,可以算是名不見經傳,但接下來的第三款遊戲,便是讓其名聲大噪的《上帝也瘋狂》初代。

其實遊戲的英文名稱《Populous》,也僅僅是人口密集的意思,但由於這款遊戲,基本算是開創了上帝模擬遊戲這個類型,即God game,所以中文名稱被叫做《上帝也瘋狂》倒也貼切。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主題醫院》和倔強的牛蛙

這款1989年陸續在各個平台發售的遊戲,最終還在1990年獲得了Origins Award所頒發的最佳軍事或戰略電腦遊戲獎,可謂是頗為風光。順便一提,《上帝也瘋狂》一共出了三作,除了初代,還有1991年的《上帝也瘋狂2:諸神的審判》,以及1998年發售的《上帝也瘋狂3:開天闢地》。

而在《上帝也瘋狂》二代發售到三代發售之間的這幾年,牛蛙經歷了許多波折,出的經典遊戲,也的確風靡一時。或許也正是《上帝也瘋狂》系列的成功,讓他們堅定了一條創造與特立獨行的道路吧。

其中在1995年的時候,牛蛙的發行商EA收購了這家工作室,這也並非沒有緣由,因為在1994年的時候,牛蛙的創始人之一彼得·莫利紐克斯已經在EA擔任副總裁兼顧問的職務,而他給公司帶來的最後一款遊戲,便是1997年的《地下城守護者》。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主題醫院》和倔強的牛蛙

當時的電子遊戲品類,不管從類型上如何劃分,玩家們所操控的一方,大都是扮演英雄。玩家是勇者,拯救全世界,是正義的化身,這種思想根深蒂固。

而《地下城守護者》則完全相反,玩家所要扮演的是徹徹底底的反派,需要建造一個地牢,製造出怪物,然後避免被勇者們洗劫財物。遊戲中的設定,處處都充滿着新鮮感,比如某兩種怪物性格不合,給他們放到一起,就會引來互相廝殺,當然這樣給某隻怪升升級也好。甚至是環境不適合這個怪物,其也會開始不滿,破壞地下城的設施。還有的怪物,本身厭惡於某些事情,即便玩家下達指令,他們也有可能會拒絕執行。

當然,遊戲里除了和英雄對立之外,還有其他的地下城主存在,而怪物們可不會有什麼同陣營的概念,很容易就會爆發爭鬥,這都是需要妥善處理的。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主題醫院》和倔強的牛蛙

而在當時,《地下城守護者》也擁有網絡對戰的功能,允許最多四名玩家同時對戰,算是功能非常齊全了。

彼得·莫利紐克斯在《地下城守護者》這個項目中,除了撰寫了遊戲設計,測試台,可算是居功至偉,而在採訪中,他說這個創意竟然是來自於一次交通堵塞。

這個遊戲的主程序員Simon Carter則從1994年的年末開始進行開發,而遊戲則是在1997年的6月底發售,據說Simon Carter大概編寫了80萬行的代碼……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主題醫院》和倔強的牛蛙

而稍早一點點的時候,牛蛙幾乎是並行推出了其另外一款古靈精怪的遊戲:《主題醫院》。

玩家要運營一家醫院,面對客人的各種疑難雜症,甚至是匪夷所思的要求,可謂是創意滿滿。

當然了,《主題醫院》在開篇動畫中,也不忘為《地下城守護者》造勢,如果細心的玩家就可以發現,醫生在玩的遊戲,正是《地下城守護者》,而這框款遊戲,也基本算是牛蛙公司在當年風靡全球的絕代雙驕了。

而在1995年,GamePro就稱牛蛙已經成為最具創新性的行業領導者,看來這句話,真的成為了牛蛙的志向,並一步步走向了輝煌。

當我和世界不一樣,那就讓我不一樣,《主題醫院》和倔強的牛蛙

可惜的是,這家公司在歸入EA之後,也有些水土不服,在做出了《地下城守護者》之後,彼得·莫利紐克斯離開了牛蛙,創建了Lionhead Studios。而後其他對EA不太滿意的牛蛙成員,同樣離去,成立了Mucky Foot Productions,最終在2001年,牛蛙工作室被EA解散,划上了一個句號。

可惜的是,那些創意,那些倔強,那些和世界不一樣的探索精神,牛蛙已經無法延續,而《上帝也瘋狂》,《主題醫院》與《地下城守護者》,便是這家特立獨行的遊戲製作公司,奉獻給玩家們的最好禮物。

原創文章,作者:方糖文庫,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771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方糖文庫的頭像方糖文庫
上一篇 2025-04-11 13:55
下一篇 2025-04-11 13:55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