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遊戲廠商育碧,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育碧旗下的遊戲,估計你也能很輕鬆的說出不少。
如今育碧已經有了一片自己的豪華陣容,這有賴於它對新IP的開發和探索。但IP往往是守恆的,公司的開發力也是有限的,新IP的誕生,也伴隨着老IP的雪藏。
對於育碧來說,被雪藏的IP並不在少數,而且這些IP都有各自的輝煌。
波斯王子
提到育碧就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波斯王子》(Prince of Persia)系列,它少有的把跑酷元素融入到動作遊戲中,成就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系列在育碧手中一共推出了近10部作品,曾經是育碧的主打產品,即使到今天還是有不少人在等着它的續作。
但隨着系列的不斷開發,《波斯王子》逐漸有了力不從心的感覺,不論是時之沙系列的續作還是重啟世界觀的《波斯王子》始終沒能突破時之沙的影響力。
另外育碧已經不滿足於線性的動作冒險遊戲,而是有了更大的野心。
正值PS3和Xbox 360的“次世代”來臨的節點,育碧決定以《波斯王子》為基礎打造一個全新的、重新定義動作冒險遊戲類型的遊戲——《刺客信條》。
《刺客信條》中有很多元素都承襲了波斯王子。爬牆、跑酷,與真實歷史混搭的世界觀,超越人類文明的神跡,包括初代阿泰爾的故事也發生在中東。
可以說《刺客信條》是《波斯王子》的精神傳人,只不過更加複雜和多元化了。這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但《波斯王子》的旅程未必就此結束,2018年育碧稱《波斯王子》的開發狀態是暫停,也就是說並沒有否定續作的可能。而在《刺客信條:奧德賽》中,就有個特殊的支線任務,主角會遇到一個來自波斯的盲人,讓主角去替他見識下世界,而任務的名字就是波斯王子。
當玩家問及製作人是否會有《波斯王子》新作時,製作人回答:“我們正在盡全力實現它。”
也許波斯王子回來的日子不遠了。
獵殺潛航
《獵殺潛航》(Silent Hunter)是以二戰潛艇為主題的軍事模擬遊戲系列,初代開發於1996年。玩家利用潛望鏡等設備,發現、追蹤並擊沉附近的敵船,配置船員,維持潛艇上各個區域的正常運轉。遊戲發布後獲得了媒體和玩家的一致好評,銷量超過35萬套,併入圍當年的最佳模擬遊戲。
《獵殺潛航》第2代由育碧在2001年發行,但由於原開發組Aeon Electronic中途退出,育碧只能找新的製作組臨時接手,遊戲的最終素質平平,反響不如初代。
2005,育碧推出了《獵殺潛航3》,這次的開發交由育碧內部工作室-育碧布加勒斯特負責,系統玩法上有全方位的提升,在擬真和情景還原上有了長足的進步,本作的媒體平均分達到了90分,成為了軍事模擬遊戲中的經典之作。
隨後育碧由於2007年和2010年推出了4代和5代,因為bug增多和進步緩慢,評價開始走下坡,導致《獵殺潛航5》的媒體綜合評分只有62分。
《獵殺潛航5》也成了最後一代《獵殺潛航》。
熾天使與鷹擊長空
隨着《獵殺潛航》系列的落寞,育碧布加勒斯特還在同時開發另一個軍事遊戲,這次戰場從海底來到了天空,《熾天使》(Blazing Angels)是二戰飛機為主題的飛行遊戲,但在玩法和手感上更接近街機。
在第二年就發布了續作《熾天使:二戰秘密任務》,整體的系統與前作相同,只是在劇情和任務上進行了擴充。
《熾天使》兩代的評價均比較普通,沒能造成什麼話題。
於是育碧布加勒斯特又把背景推到了現代,在2009年推出了一款現代軍事飛行模擬遊戲:《鷹擊長空》(Tom Clancy's H.A.W.X)。
《鷹擊長空》的直接競爭對手是著名的《皇牌空戰》系列,玩法設計上也十分相似。但與《皇牌空戰》使用架空世界觀不同,《鷹擊長空》使用了湯姆·克蘭西的世界觀,因此其中的戰場均為現實中的標誌性地點,劇情也更加貼近現代。
《鷹擊長空》一共發布了兩代,但因為系統和玩法與《皇牌空戰》及類似的遊戲大同小異,並無亮點,評價也比較一般。
此後《鷹擊長空2》系列也銷聲匿跡了。
狂飆
《狂飆》(Driver)是1999年推出的一款動作駕駛遊戲,由英國工作室Reflections製作。在遊戲中,玩家扮演一名卧底探員,靠着駕駛技術打入犯罪集團內部。玩家可以在邁阿密、舊金山、洛杉磯和紐約四個城市中駕車自由馳騁,遊戲有巨大的開放地圖和很高的自由度。同時車輛的控制和物理碰撞效果都有很好的表現,受到了廣大玩家的好評,在當時經常被拿來和《GTA》比較。
Reflections之後又推出了2代和3代,遊戲玩法逐漸GTA化,開始加入開車之外的內容,玩家可以走下車了。但遊戲的品質卻急轉直下,難以滿足玩家們愈發挑剔的口味。第三代DRIV3R的平均評分只有5分。
2006年雅達利宣布將Reflections的大部分資產,包括《狂飆》系列的版權轉賣給育碧,工作室更名Ubisoft Reflections。
第二年育碧和雅達利聯合發行了《狂飆》系列的新作,《狂飆:平行線》,之後還在PSP平台推出了外傳《狂飆76》。口碑較之前有所回升但仍比較普通。
時隔4年後,2011年,育碧推出了《狂飆:舊金山》,這次遊戲的開發完全由育碧負責。本作的特點是移除了可以走出車外的設定,回歸了系列的本源。作為彌補,加入了創新性的“Shift”能力,在遊戲中玩家可以隨時傳送到其他車輛中並獲得控制權,以此來完成各種任務。
《狂飆:舊金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也入圍了當年的最佳競速遊戲。
而由於多人遊戲的盛行,2013年Ubisoft Reflections暫停了單機為主的《狂飆》系列,轉而開放一款開放世界的多人競速遊戲:《飆酷車神》,利用他們多年開發競速遊戲的經驗,開始了新的旅程。
衝突世界
2007年瑞典開發商Massive Entertainment推出了即時戰略遊戲《衝突世界》(World in Conflict),由維旺迪發行。遊戲設定在冷戰沒有停止的平行世界中,最終引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遊戲的玩法偏向於即時戰術遊戲(RTT),開局時玩家要根據手中的戰術點來配置陣容,並在戰鬥中使用戰術點呼叫各種支援。
《衝突世界》的任務設計、演出效果、戰術系統獲得了一致好評,Gamestop打出了9.5分的高分,並稱之為Massive工作室的集大成之作。《衝突世界》還有一批忠誠的粉絲,直至2015年,遊戲的多人服務器才被關停,到了2017年玩家們又自發組織開設了民間服務器,繼續在這款遊戲中戰鬥。
在完成了《衝突世界》之後,維旺迪與動視合併,組成了動視暴雪,並把Massive Entertainment擺上貨架。育碧收購了Massive,作為內部工作室。
之後Massive始終在參與配合育碧各遊戲的開發工作,直到2013年,Massive宣布了自己的新作《全境封鎖》,成為了育碧的主力陣容之一。如今非常忙碌的Massive,可能暫時不會有時間考慮《衝突世界》的續作了。
終結戰爭
《終結戰爭》(Tom Clancy's EndWar)是育碧上海在2008年開發的一款即時戰術遊戲,背景設定在近未來,圍繞歐美與中東恐怖主義展開。
為了改善主機平台的操作體驗,加入了語言指令功能,玩家只需要使用特定命令組成的短句如“Unite one attack hostile one”,即可完成操作,語言識別度高,比手動操作方便得多。
《終結戰爭》在當時的評價褒貶不一,雖然在戰鬥和語音識別方面很出色,但故事和戰役模式都不出彩。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終結戰爭》其實是一款概念超前的遊戲,其畫面和新奇的玩法在現在依然可圈可點。
《終結戰爭》發售後,育碧上海的一個小團隊已經在着手準備續作的開發了。但在2010年,育碧宣布由於商業上的業績不佳,取消《終結戰爭》續作的開發。之後育碧上海還曾計劃開發《終結戰爭Online》,但之後也音空信渺了。
隨着RTS、RTT遊戲的逐漸衰落,《終結戰爭》再見天日的時間也遙遙無期。
育碧和它的遊戲們
被育碧雪藏的遊戲遠不止這些,喜歡雪藏IP的發行商也絕不僅是育碧。
但育碧雪藏IP的理由卻很特別,未必是因為銷量不好,未必是因為口碑崩盤,有時也許只是面臨多人遊戲、開放世界、次時代時,需要作出方向上的改變。
當面臨這些重大的轉折時,育碧往往喜歡創造一個新的IP,而不是把老的IP硬塞進新的管道里,強行改變它的調性。雖然不是沒有過,但至少不那麼喪心病狂。
育碧喜歡創造新IP,卻也很少浪費老IP,他們通常讓一個IP演變成另一個IP。或把幾個IP,合成為更大的IP。
在《刺客信條》里我們能看到《波斯王子》的跑酷,在《看門狗》里我們能看到《狂飆》系列的影子,在《飆酷車神2》里我們看到的海陸空無縫切換,也許就帶着《鷹擊長空》和《獵殺潛航》的血統。
而且被雪藏的遊戲也並非沒有翻身之日。
之前,育碧就充滿野心的復活了《超越善惡》系列,這距上一代發售已經過去了10多年。之所以暫停了這麼久,一個重要原因製作者認為之前的技術水平不足以作出理想中的《超越善惡2》。
而這次歸來的《超越善惡2》,即將成為育碧的下一個拳頭產品。
所以這裡就要榮譽提名一下《細胞分裂》了。
作為育碧最著名的IP之一,細胞分裂並沒有被育碧雪藏,但也很久沒有退出新作了。最近還不停被育碧拿出來暗示和串場,新作的流言滿天飛,但就是遲遲沒有官方的消息。
我相信育碧只是在等待最好的時機,相比於很多廠商,育碧對手下的IP有更多的關心與呵護。如果說在資本的面前談不到感情,那麼至少可以說,相比於一味榨取IP剩餘價值直到徹底報廢的做法,育碧更懂得細水長流的道理。
杉果正在舉行育碧廠商周活動,育碧遊戲1折起,其中也包括很多已被育碧雪藏的經典老遊戲。去逛一逛,也許你就能在這些遊戲中發現隱藏的瑰寶。
原創文章,作者:杉果娘Sonkwo,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5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