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p函數概述
Python的map函數是一種高階函數,它接受一個函數和一個可迭代對象作為輸入,並將該函數應用於可迭代對象中的每個元素。它返回一個由函數應用後的結果組成的新的可迭代對象。
前面第一個參數是函數,第二個參數是一個或多個可迭代對象,map函數會將所有可迭代對象的每個元素都傳入函數中,返回值會包含各個調用函數的結果。
def square(x): return x ** 2 numbers = [1, 2, 3, 4] result = map(square, numbers) print(list(result)) # 輸出結果為 [1, 4, 9, 16]
二、與列表解析以及for循環的對比
在Python中,對於一些簡單的迭代運算,我們可以使用map、列表解析以及for循環三種方式完成相同的任務。對於大規模數據,map會比列表解析快些。
# 使用map實現 words = ['cat', 'window', 'defenestrate'] lengths = map(len, words) print(list(lengths)) # 輸出結果為 [3, 6, 12] # 使用列表解析實現 lengths = [len(word) for word in words] print(lengths) # 輸出結果為 [3, 6, 12] # 使用for循環實現 lengths = [] for word in words: lengths.append(len(word)) print(lengths) # 輸出結果為 [3, 6, 12]
可以發現,map和列表解析的代碼非常簡潔,for循環的代碼比較冗長。同時,在代碼執行時間上,map要比列表解析快,因為map中使用的是C語言的底層循環,而列表解析則是Python的內部實現。
三、map函數的進一步使用
1、複合調用
map函數可以和Python的lambda表達式結合使用,以實現複合調用。通過逐級套用lambda函數,可以從一個參數序列生成另一個序列。
def square(x): return x ** 2 def double(x): return x * 2 numbers = [1, 2, 3, 4] result = map(lambda x: double(square(x)), numbers) print(list(result)) # 輸出結果為 [2, 8, 18, 32]
2、多個可迭代對象的傳入
map函數可以傳入多個可迭代對象,只需保證每個可迭代對象中元素的個數相等。函數將從每個可迭代對象中取出一個元素組成元組,輸入到map的函數中。
from math import pow list1 = [1, 2, 3] list2 = [4, 5, 6, 7] result = map(pow, list1, list2) print(list(result)) # 輸出結果為 [1, 32, 729]
3、map函數與filter函數的對比
Python中的filter函數和map函數類似,但是它篩選出由函數返回值為True的輸入元素組成的迭代器。
def is_odd(x): return x % 2 == 1 numbers = [1, 2, 3, 4] result = map(is_odd, numbers) print(list(result)) # 輸出結果為 [True, False, True, False] filtered_result = filter(is_odd, numbers) print(list(filtered_result)) # 輸出結果為 [1, 3]
可以看出,map函數返回的是經過函數處理後的結果,而filter函數返回的是函數返回值為True的元素。
總結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深入了解了Python中的map函數,體會到了它作為高階函數在代碼實現上的便捷。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一些map函數的高級用法以及與filter函數的對比,這些技巧在開發中也非常有用。
原創文章,作者:XJPHM,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