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MAN備份介紹
Oracle Recovery Manager(RMAN)是Oracle數據庫的備份和恢復工具,提供了數據備份,恢復和複製等重要功能,有利於保證數據庫的可用性和可靠性。RMAN的備份是基於備份集來進行備份的,備份集是由一組RMAN備份文件的集合而形成的。備份集包含了數據文件、控制文件、聯機重做日誌和歸檔日誌等重要的文件。
使用RMAN進行備份可以在備份數據時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1、備份可以在不鎖定表級鎖的情況下完成,保證了運行環境穩定性。
2、備份基於備份集的方式,提高了數據恢復的效率。
3、可以進行增量備份,縮短備份時間。
4、可以對數據庫進行全量或部分恢復。
二、RMAN備份命令
RMAN備份的實現是通過執行備份命令來完成的。在備份命令中,需要指定需要備份的數據庫和備份方式,這些決定了備份集的生成方式。
$rman target / RMAN> backup database plus archivelog;
備份集通常需要存放在備份集目錄下,為了達到更好的備份效果,可以在備份命令中指定備份集的關鍵字。
RMAN> backup as compressed backupset database plus archivelog include current controlfile tag ‘TAG_NAME’;
在備份命令中,參數說明如下:
1、database:備份數據庫
2、plus archivelog:備份歸檔日誌
3、compressed backupset:啟用壓縮備份
4、include current controlfile:備份控制文件
5、tag ‘TAG_NAME’:標記備份集
三、RMAN恢復命令
RMAN的恢復命令通常用於全庫或部分數據庫恢復,可以在沒有數據丟失的情況下進行數據恢復。恢復命令依據備份集和時間點等來確定恢復點。
RMAN> restore database validate; RMAN> recover database validate;
在恢復命令中,參數說明如下:
1、restore database:恢複數據庫
2、recover database:進行恢復操作
3、validate:驗證操作
四、RMAN備份恢復策略
RMAN的備份和恢復策略是設置備份和恢復方法的具體方案,包括備份類型、備份方式、備份時間等。RMAN的備份恢復策略需要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1、備份類型
在備份類型上,主要有粗粒度備份和細粒度備份兩種。兩種備份方法的區別在於粒度大小,細粒度備份是指對數據庫系統中的每一個數據塊備份和恢復;而粗粒度備份則是對整個塊設備、整個文件系統、整個數據庫或特定的表、分區進行備份和恢復。
大多數情況下,由於備份粒度大,粗粒度備份是最常用的備份和恢復操作方法,可以保證恢復的速度和質量。
2、備份方式
主要分為全量備份和增量備份兩種。
全量備份是指備份所有的數據文件,整個控制文件和歸檔日誌文件等;而增量備份僅備份自上次備份以來發生變化的數據文件、控制文件和歸檔日誌文件。
3、備份時間點
備份時間點是指備份的具體時間,主要為了區分是完整的備份,還是增量備份。
對於完整備份,可以利用冷備份,即對於整個數據庫系統進行全備份。而對於增量備份,則可以通過增量備份策略,在對數據庫進行部分備份的同時也保證了數據的高可用性。
4、備份集的保存
備份集的保存主要是指對備份集的存儲方式和存儲位置。可以將備份集儲存在數據庫服務器的硬盤上,也可以將備份集通過網絡傳輸到其他位置上(如磁盤,磁帶等)。
五、總結
以上就是RMAN備份恢復的基本介紹。掌握了RMAN備份和恢復基本思路,就可以針對實際業務場景制定相應的備份和恢復策略,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可靠性。
原創文章,作者:INZRI,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