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easure.label的基本信息
measure.label是Python中的一個圖像處理函數,屬於skimage.measure模塊。它的主要功能是將二值圖像進行標記,找出離散的區域,並為每一個區域分配一個唯一的標籤。
該函數的語法結構為:
skimage.measure.label(image, connectivity=1, background=None, return_num=False)
函數參數說明:
- image:要處理的二值圖像(即黑白圖像),可以是任何維度的數組
- connectivity:標記時考慮的像素鄰域,默認為1(即只考慮上下左右四個方向)
- background:二值圖像的背景,默認為None,表示自動識別
- return_num:是否返回圖像的label數量,默認為False
二、measure.label的用途
measure.label主要用於圖像的分割,即將一個大的區域分成多個小區域,並為每個小區域分配一個唯一的標籤。這個過程通常用於圖像識別、目標檢測、計算圖像面積等操作中。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有一張二值圖像,其中包含若干個黑色的圓形,我們可以使用measure.label函數對圓形進行標記,並為每個圓形分配一個唯一的數字,這樣就可以對每個圓形進行單獨的處理。
三、measure.label的功能演示
以下是一個使用measure.label函數的簡單演示,展示了如何對圖像進行分割,並為每個分割出的區域分配一個唯一的標籤。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image import measure
# 創建一個包含兩個圓的二值圖像
image = np.zeros((100, 100), dtype=np.uint8)
rr, cc = measure.disk((50, 50), 30)
image[rr, cc] = 1
rr, cc = measure.disk((70, 70), 20)
image[rr, cc] = 1
# 對圖像進行標記
labels = measure.label(image)
print(labels)
上述代碼中,我們首先創建了一個包含兩個圓的二值圖像,並使用measure.label函數對圖像進行標記,並將結果打印出來。輸出結果如下:
[[1 1 1 ... 1 1 1]
[1 1 1 ... 1 1 1]
[1 1 1 ... 1 1 1]
...
[1 1 1 ... 2 2 2]
[1 1 1 ... 2 2 2]
[1 1 1 ... 2 2 2]]
可以看到,我們標記出了兩個圓,並為每個圓分配了一個唯一的數字。
四、measure.label的高級用法
1. 自定義標記算法
通過設置connectivity參數,可以改變measure.label函數標記像素點的算法。
當connectivity=2時,標記像素點的算法將考慮8個鄰域中所有的像素點。這樣可以將更加複雜的形狀分割出來。
以下是一個使用connectivity=2的例子: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image import measure
# 創建一個包含兩個形狀的二值圖像
image = np.zeros((100, 100), dtype=np.uint8)
image[10:20, 10:30] = 1
image[30:40, 80:90] = 1
# 對圖像進行標記
labels = measure.label(image, connectivity=2)
print(labels)
上述代碼中,我們使用connectivity=2標記了兩個複雜形狀。
2. 計算連通區域的數量
通過設置return_num參數,可以返回圖像中連通區域的數量。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image import measure
# 創建一個包含兩個圓的二值圖像
image = np.zeros((100, 100), dtype=np.uint8)
rr, cc = measure.disk((50, 50), 30)
image[rr, cc] = 1
rr, cc = measure.disk((70, 70), 20)
image[rr, cc] = 1
# 對圖像進行標記,同時返回連通區域的數量
labels, num = measure.label(image, return_num=True)
print(num)
上述代碼中,我們將return_num參數設置為True,並返回標記結果和連通區域的數量。輸出結果為2,即該圖像中有兩個連通區域。
3. 指定二值圖像的背景
通過設置background參數,可以指定二值圖像的背景。這在圖像分割時非常有用,可以將背景與目標區域分離開來。
以下是一個使用background參數的例子: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image import measure
# 創建一個包含兩個圓和一個矩形的二值圖像,矩形作為背景
image = np.zeros((100, 100), dtype=np.uint8)
rr, cc = measure.disk((50, 50), 30)
image[rr, cc] = 1
rr, cc = measure.disk((70, 70), 20)
image[rr, cc] = 1
image[10:30, 60:80] = 2
# 對圖像進行標記,將矩形指定為背景
labels_bg = measure.label(image, background=2)
print(labels_bg)
上述代碼中,我們將矩形區域的值設為2,並指定2為圖像的背景。輸出結果與之前相似,只是背景區域被單獨分配了一個標籤。
總結
measure.label是Python中非常常用的圖像處理函數,它可以用於對二值圖像進行分割,將圖像中的區域分為若干個小塊,並為每個小塊分配一個唯一的標籤。
除了基本的標記功能,還有很多高級用法,包括自定義標記算法、計算連通區域數量、指定二值圖像的背景等。這些用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處理圖像,並在圖像識別、目標檢測、計算圖像面積等應用中發揮作用。
原創文章,作者:FAYNG,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ant/n/360894.html